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453806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评审管理办法(2013版)1 总则1.1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以下简称“关键技术”)是电力建设工程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为规范关键技术成果的评审,正确引导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制定本办法。1.2 本办法适用于火力发电、水电水利、输变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电力工程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调试、生产运行等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完成的科技成果、工法及各种课题的关键技术成果评审。1.3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组织评审。1.4 关键技术成果评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1.5 鼓励企业在研发关键技术过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2、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2 申报2.1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遵循企业自愿申报原则,由主要研制单位组织申报。2.2 关键技术成果应是企业自主研发应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并通过企业内部评审。2.3 申报应提供下列资料(相关证明文件提供复印件)2.3.1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申报表(见附件1)。2.3.2 成果文本。2.3.3 所依据的国家现行标准名称及标准条文。2.3.4 测试分析报告。2.3.5 使用说明书或作业指导书。2.3.6 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出具的使用情况证明。2.3.7 申报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的经济效益证明。2.3.8 技术情报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2.3.9 专

3、利证书及其他获奖证书。2.3.10 期刊发表的论文。2.3.11 申报成果报告(包括研发背景、技术原理、创新亮点、试验检验结果、操作流程及使用说明,采用PPT格式)。2.4 申报资料装订成册,一式十份,并附电子版。3 评审3.1 关键技术成果评审分为申报资料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中电建协审定批准三个阶段。3.2 中电建协负责组建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911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3.3 评审委员会组成不应少于5家单位,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应由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常委担任,委员应具备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3.4 关键技术评审委员会应填写“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评审

4、报告”(见附件2),主任委员对评审结论负责。3.5 评审实行评审委员回避原则。3.6 评审应保护企业知识产权。3.7 评审应根据技术成果的正确性、创新先进性、成熟可靠性、工艺原理科学性、工艺流程合理性、应用广泛性、节能减排合规性、文本结构逻辑性、申报资料完整性、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进行综合评定。3.8 关键技术成果评审结果分为三个等级。评审总得分95分及以上的为国际先进水平;90分及以上的为国内领先水平;80分及以上的为国内先进水平;80分以下的不通过评审。4 评审会议程序4.1 关键技术成果评审采用会议形式。会议前应将成果文本提供评审委员,熟悉成果内容,并准备评审意见。4.2 评审委员会主任委

5、员宣布评审委员会组成名单,并审议通过关键技术成果评审大纲。4.3 申报单位课题负责人采用PPT格式,介绍成果的研发背景、技术原理、创新亮点、试验检验结果、操作流程及使用说明等内容。4.4 评审委员对成果进行评审并提出质疑,课题研制单位负责人答疑。4.5 评审委员分别按“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评审报告”中的评审表评分。4.6 评审委员集体评议、达成共识,并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4.7 评审委员会形成评审结论意见,并填写“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评审报告”。5审定批准5.1 关键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由中电建协审定批准。5.2 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版权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5.

6、3 已审定批准的电力建设关键技术,如发现有剽窃、作假等重大问题,经查实后,撤销其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结论。6附则6.1 本办法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负责解释。6.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申报表(年度)成果名称申报单位申报时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成果名称主要研制单位联系人手机电子邮箱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研制人员姓名(按贡献排序)工作单位职称学历手机任务来源投入费用万元开始时间年月日结束时间年月日关键技术成果简介:关键技术成果创新亮点: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专利名称:获奖名称: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中报单位技术负责人意见:签字:中报单位意见:附件

7、2: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评审报告成果名称:申报单位:评审单位:评审日期: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编号:成果名称:申报单位主要研制单位关键技术评述:关键技术成果评审表序号评审内容评审结果优良(810分)(58分)较差(05分)1止确性(1)全部内容正确(2)核心内容止确(3)有局部瑕疵2创新先进性(1)国际先进(2)国内领先(3)国内先进(4)技术一般3应用广泛性(1)有推广前景(2)可晋遍使用(3)局部使用(4)特定使用4工艺原理科学性(1)创新、量化、可操作(2)创新、可操作(3)可操作5工序流程合理性(1)合理、有序、量化(2)合理、有序(3)合理6成熟可靠性(1)多次使用(2)首次使用(3

8、)风险评估全面、措施有效、抗风险能力强(4)措施后效7节能减排合规性(1)符合国家标准,效果明显(2)符合国家标准,效果较好(3)符合国家标准,效果一般8文本结构逻辑性(1)命题准确、层次清晰、逻辑性强(2)命题准确、层次清晰(3)层次清晰9中报文件完整性(1)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成果申报表(2)成果文本(3)所依据的国家现行标准名称及标准条文(4)测试分析报告(5)使用说明书或作业指导书(6)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出具的使用情况证明(7)中报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的经济效益证明(8)技术情报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9)专利证书及其他获奖证书(10)期刊发表的论文(11)中报成果报告PPT10经济效益、社会责任(1)效果明显(2)效果较好(3)效果一般评审总得分评审委员会结论意见: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年月日评审单位意见: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章)年月日主要研制人员名单序号研制人员姓名(按贡献排序)职称学历工作单位评审委员会委员名单序号评审委员会职务姓名工作单位专业职称/职务签名1主任2副主任3副主任4委员5委员6委员7委员8委员9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