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43821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3篇).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第一条为了提高职工的预防意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根据_职业病防治法,特制订本规定。第二条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公司各部门和生产单位。第四条在接受建设项目时,应向建设单位索取该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含职业卫生专篇)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第五条生产单位依据建设项目职业

2、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确定的职业病危害类别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第六条生产单位应配备有效的通风、排毒、除尘、消音、防振、降温、保暖、供氧等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防尘毒口罩、耳塞、防护服(鞋帽、手套、眼镜)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将其_复印件及发放清单报公司质安监部。第七条生产单位应有专人负责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经常性的维护、检修,保证其性能和效果。并将其详细资料报公司质安监督部。第八条在醒目的位置设立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在严

3、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第九条生产单位应主动联系工程所在地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的项目、频次可根据工程项目首次检测结果确定,检测评价的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专人保管,每年_月底汇总一份报公司质安监督部,内容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施工工序或工艺流程、生产人数、职业病防护设备运转和个人防护用品佩带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检测时的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第十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项目部应当采

4、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和要求。第十一条项目部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或个人。第十二条生产单位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_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并_劳动者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期(每年一次)职业卫生培训,学习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表每年_月底报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份。第十三条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第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

5、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第十五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主动联系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每年一次)、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第十六条将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连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病诊疗有关个人健康等资料归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公司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并于每年_月底将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造册,报人力资源部一份,内容包括:姓名、性

6、别、年龄、参加工作时间、既往史、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间、当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浓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负责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第十七条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及时_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第十八条一般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伤及_人以下的。第十九条重大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伤及_人以上_人以下或者死亡_人以下的;第二十条特大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伤及_人以上,或者死亡_人以上的;第二十一条生产单位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一般危害事故应于_小时内向公司人力资源部、质安监督部报告,特大和重

7、大危害事故立即向公司人力资源部、质安监督部报告。报告时应说明危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伤亡人数、发生危害事故的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发展趋势。第二十二条一般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由公司领导带队,人力资源部、质安监督部调查处理;重大及以上职业病危害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第二十三条劳动者可以在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

8、鉴定。第二十五条生产单位和负责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告知劳动者本人,确诊为职业病的,生产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每年_月底汇总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种、工龄、职业接触史、诊断结论、诊断日期、诊断胸片或/和ct片号、诊断机构名称等。第二十六条生产单位应当将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妥善安置,并安排他们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每年一次);第二十七条生产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第二十八条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

9、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第二十九条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等费用由项目部承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中列支。露天煤矿职业危害各项防治制度(二)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一、本厂各级人员的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责(一)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安全职责1.主要负责人是本厂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2.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并自觉接受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_的培训、考核,提高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水平。

10、3.按国家有关规定设臵职业健康安全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支持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和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工作。4._建立、健全和完善本厂的各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审批职业卫生技术措施经费使用计划,并贯彻实施。5.定期听取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等有关问题。6.督促各班组(部门)职工做好本职范围内的职业卫生工作。7._、主持职业卫生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督促落实防范措施。(二)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以及本厂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职业卫生责任制,_制订和发布本单位职业卫生的各

11、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设臵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支持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开展工作,保证职业卫生管理经费和职业卫生奖励资金的落实。3.每年至少主持召开四次职业卫生工作会议,总结职业卫生工作经验和教训,研究和解决有关职业卫生中的重大问题,布臵年度或阶段性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4.坚持“四同时”,即在计划、布臵、检查、总结时,同时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职业卫生工作。5.负责_本单位职业卫生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协助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6.向职工代表大会或员工代表报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改进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定期向本厂报告履行职业卫

12、生管理职责的情况。(三)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规范标准,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对本单位或本部门的职业卫生工作负检查、监督的责任。2.深入生产作业现场,指导存在职业危害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掌握职业卫生工作情况,调查研究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参加_施工_设计(施工方案)和职业卫生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_本部门新工人的职业卫生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5.发生职业卫生事故立即向上级报告,积极施救,自觉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要吸取事故

13、教训,提出防护措施建议。(四)生产班组长职业卫生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本单位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领导本班组人员文明安全作业,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劳动中的职业卫生负责。2.根据生产任务和本组人员的技术、体力等特点,合理安排任务,交待职业职业卫生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做好职业卫生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检查本组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状况,做到班前布臵,班中检查,班后讲评,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3._本班组职工认真学习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随时检查执行情况。对新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要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教育,达到要求后才能上岗操作。4.班前要对本组所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14、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用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对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5.发生职业卫生事故立即向上级报告,积极施救,自觉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要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防护措施建议。(五)生产操作工人职业健康安全职责1.自觉学习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知识。牢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卫生工作方针,增强职业卫生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2.自觉遵守各项职业卫生安全规章制度和本工种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指挥。3.按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发现职业卫生防护

15、设施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_维修。4.发生职业卫生事故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积极施救,自觉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要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防护措施建议。5.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的各项活动,从实际出发,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合理化建议。二、本厂各职能部门的职业卫生管理职责(一)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职责1.在分管职业卫生的副厂长直接领导和县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协助领导综合管理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2.编制、补充、修订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3.编制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提出奖惩意见,报领导审批。4.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工作,建立、健全职工卫生档案。5.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做好劳动防护用品定期发放等工作,并参加验收。6._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包括新进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7.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防火、防爆、防尘、防毒、职业病防治工作和特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臵的检查工作。8.对患有某种工种禁忌症的人员,不得安排从事该工种操作。9.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及时_安排本单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