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43781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达标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道德感 3、理智感 4、美感 5、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 A责任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 B知觉 C情绪 D气质 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 B笑 C哭 D恐惧 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5情绪是婴幼儿

2、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 B信号作用 C调节功能 D分化过程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

3、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 B华生 C柯勒 D马斯洛 - 1 - 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 B朱智贤 C皮连生 D孟昭兰 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 B动机 C意识 D注意 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 B社会性的表现 C情绪分化的表现 D自我调节的表现 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 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 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A生理需要 B情绪表

4、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需要 D社会性需要 15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是与( )的联系。 A思维活动 B自我意识 C想像 D感知 16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情绪气氛的熏陶 17婴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18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19情

5、绪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 A肢体语言 B思维活动 C面部表情 D言语表情 2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三、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这种反应是以_ _ _ _为中介的。 2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_和_ _ _。 3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_ _、_ _。 4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_ _。 5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_ _,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6由自己或别人

6、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_ _。 7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 _ _和_ _ _。 8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和_。 9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_ _ _ _ _。 10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与_ _ _有关,也与_ _ _有关。 四、判断 1、情绪是消极性体验,情感是积极性体验。 - 2 - 2、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情绪受到情感的制约和调节。 4、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5、从个体发生的过程来看,先有情感,后有情绪。 6、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具有暂时性。 7、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情绪和情感。 8、儿童早期的情感

7、创伤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9、儿童生来是无忧无虑没有情绪的。 10、儿童告状是其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11拆卸玩具的行为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12、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13、儿童的哭与笑是同时发生的,都是出生时就有的。 16、婴儿刚出生就能哭,说明人生来是痛苦的。 17、幼儿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18、拆卸玩具行为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 19、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20、情绪的产生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21、幼儿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22、幼儿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23、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24、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简答题 1、幼儿

8、情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 3 - ) ) ) ) ) ) ) ) 六、论述题 论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参考答案:(1)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详见教材P125-126 (2)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幼儿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情绪的作用十分大。这是因为游戏不仅使幼儿直接从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还可以满足幼儿的许多需要。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自己能利用的实物,做自己能做的动作,行使其改变环境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感

9、的满足是在任何其他活动中都无法获得的。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不受压抑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使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态度自然地流露出来,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感到愉快、自信、心情舒畅。 第二,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摆弄、操作、直接感知和“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适合自己特点的动作,自由变换方式,使好动的要求得到满足。 第三,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玩具或代替物模仿成人的活动,从而达到参与成人活动的目的,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并获得快乐。 (3)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

10、情绪。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七、案例分析 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答案要点) 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多种。 (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使用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

11、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带小明离开原地、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法转移小明的注意,从而达到控制小明情绪的作用。 (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可以采用给孩子擦眼泪,把孩子哭的声音录下来再让他听,然后和他讲道理的方法。 (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孩子上床睡觉一定要妈妈陪,否则哭闹,成人可以采用不予理睬的方法,孩子每天晚上哭闹的时间会逐渐减少。 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 4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责任感是道德感的一种,不是基本的高级情感。 2C这四个选项里只有情绪

12、具有组织作用。 3A幼儿基本情绪表现只包括笑、哭和恐惧。 4B情绪激动对学习与之相匹配的词汇有利。 5B在交往中,情绪起信号作用。 6D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 7D情绪主要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8A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密切关系。 9B华生提出了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10A这一观点是林传鼎提出来的。 11A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很重要。 12A恐惧与生俱有,与本能有关。 13A理智感是环境的影响,是成人的培养,是后天的影响。 14D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15B自豪感、焦虑、惭愧等主要与自我意识有关。 16D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情绪气氛的影响

13、。 17D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婴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18D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是这一现象的原因。 19B思维活动一般不是对外显示的,不能表达情绪。 20B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 二、填空题 1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2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3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4有感染性5有差别的微笑6道德感7环境的影响成人的培养8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9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10易受情境的影响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 三、名词解释 3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4美感: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5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