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437369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工程概况二、危险源辨识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作业内容伤害类别生产的原因1技术审核触 电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配电方式等未作详细交底或操作人员失误。物体打击未按设计图纸、说明书施工。起重伤害未按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施工。车辆伤害设备存在不良状况,施工人员未作检查、带“病”运行。机械伤害使用的角磨机、电焊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未按正确方法操作。2施工准备触 电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现场积水、潮湿、接线方式或电器灯具使用不当。高处坠落高处作业部位未按规定搭设作业平台、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等。物体打击工器具未按正确

2、方法使用,构件放置不符规范要求。起重伤害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缺陷或选择错误。车辆伤害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机械伤害使用的角磨机、电焊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等。3结构矫正拼装触 电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火 灾氧气、乙炔未按规定放置,采用火焰矫正未清理周边环境等。灼 烫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起重伤害构件转运过程中的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物体打击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等。机械

3、伤害使用的矫正机等设备老化,操作人员失误及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差等原因。4中间验收触 电照明灯具,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物体打击杂物清理不彻底,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等。高处坠落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高处作业部位未按规范要求搭设作业平台,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5吊装起重伤害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物体打击吊装构件清理不仔细致使杂物高处坠落,附件绑扎不牢固,工具使用不正确等。高空坠落穿硬底鞋、照明不足、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机械伤害使用空压机、角磨机等机械设备存在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触 电电气设

4、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6定位及连接物体打击构件放置不规范,工具使用不正确,高空坠物等。起重伤害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高处坠落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灼 烫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触 电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机械伤害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7结构总装(结构拆除)起重伤害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高处坠落穿硬底鞋、高空作

5、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物体打击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构件放置不规范,高空坠物等机械伤害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车辆伤害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触 电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火 灾焊接、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或氧气、乙炔摆放不当,漏气,回火等。灼 烫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8机电设备拆装触 电使用的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等产生的危害,操作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用具等

6、。高处坠落穿硬底鞋、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物体打击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工具使用不当、高空坠物等起重伤害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车辆伤害运输电气设备车辆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火 灾线路断路等引起的火花引燃易燃物等。灼 烫电弧光灼伤等。9转运车辆伤害车辆未定期检修或保养,构件捆绑固定不牢,施工现场狭小,操作失误,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起重伤害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高处坠落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

7、防护意识不足等。10试运行高处坠落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物体打击高空坠物,工具使用不当等。触 电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机械伤害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11清点入库物体打击构件放置不规范、工具使用不当、操作人员失误等。高处坠落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机械伤害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起重伤害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触 电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产生的危害。12竣工验收触 电电气设备,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产生的危害。高处坠落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

8、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物体打击高空坠物,工具使用不正确,操作人员失误等。机械伤害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火 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或氧气、乙炔摆放不当,漏气,回火等。三、门式起重机安装(拆除)现场安全控制措施1、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包括民技工必须接受入场前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劳保着装,并佩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4、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施工,技术安全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5、施工作业前

9、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记录。6、施工中做好“三工”活动和班前“危险预知”活动,并按要求做好记录。7、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工器具,服从安全人员的管理。8、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固定位置应安全可靠,并尽量高挂低用。9、爬梯、平台、通道等必须牢固可靠,临空面、悬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10、施工设备、工器具等应经常检查、维护和保养。11、起重、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12、转运及起重作业前应对起重或捆绑用具及设施进行检查,正确选择和使用,并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确保其安全性符合要求

10、。13、大件吊装必须严格执行吊装方案,统一指挥,协同配合。14、构件对接时禁止用手探孔找正。15、电气系统通电调试时,必须有两人同时作业,其中一人监护。16、起重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并佩带袖标,并且指挥明确,信号清楚统一,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服从管理,统一行动。17、安装(拆除)部位应设置安全作业警戒线,并派设安全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18、施工现场应悬挂必要的安全标识牌。19、安全人员应坚持现场巡视,发现违规必须及时制止和处理。20、安装(拆除)作业中,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雪、大雾时应停止作业。四、门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工序安全控制措施1、技术审核安全控制措施、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进行技

11、术审核,使参与安装(拆除)项目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了解本起重设备的特点、结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进度计划要求,并对起吊手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因施工人员不熟悉施工工艺而造成各类伤害。、在安装(拆除)过程中可以组织多次技术活动,但无论何种形式的技术交底都必须做好“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并在生产过程中检查落实,避免施工人员技术上工艺上的失误造成人为伤害。、工程技术人员应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中督促落实,确保措施到位。、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履行本岗位安全职责,深入现场检查,对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及时组织处理,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2、

12、施工准备安全控制措施、疏通现场施工通道,防止因道路狭窄不平引起碰撞,倾翻,意外伤人等事故。、工作场地清理时,各种钢结构件应摆放整齐、垫稳、垫实,防止倒塌,滑落伤人。、转运构件车辆的驾驶员必须了解地形情况,严格执行驾驶员操作规程,在倒车时应有专人指挥。、准备搭设作业平台材料,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器材。、构件在装车运输时应摆放整齐,运输前应仔细检查构件是否绑扎牢固,并对运输线路进行认真勘查,超长、超宽、超高件运输进还需作好明显标识,必要时还需要专车引导。3、结构矫正、拼装安全控制措施、参与此项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为伤害。、人工转运小构件时须选用合理

13、的抬放方式,防止人为伤害。、使用机械矫正须由专人操作,统一指挥,其设备的防护装置必须齐全。、采用火焰矫正,必须清理周边环境,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火花引燃引爆其它物品。、热矫正后的构件应妥善放置,做出标识或指派专人看管,待温度降至室温后,方可撤离,防止其余热引起火灾或烫伤相关人员。、使用的氧气和乙炔气必须按规定分开放置,气瓶附近10米内不得有明火。、拼装前应检查各种机具、电动工具及照明的线路,确认其绝缘等其他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拼装使用的工器具必须放置牢固,高处作业时工器具应可靠拴挂或采用其它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其坠落伤人。、使用角磨机打磨时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打磨方向不得对准其他人员。、已拼装

14、好的部件必须摆放整齐且支垫牢固可靠,防止滑落伤人。、高处作业场地清理的杂物不得随意抛投,防止意外伤人。4、中间验收安全控制措施、验收拼装件,其工作平台和通道须满足验收工作要求。、所验收的拼装件必须满足验收条件,且做好中间验收记录。、验收场所的照明度应满足要求,电气绝缘良好。5、吊装安全控制措施、参与吊装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人为伤害。、作业前必须检查起重工器具技术性能,确保完好可靠并正确选用吊具。、合理捆绑被吊件,棱角锋利边角与吊绳接触处要加衬垫,不规则构件必须找出重心再起吊。、被吊物下方严禁人员作业、停留,其起吊速度应严格控制,防止坠物伤人,禁止施工人员随吊物起落。、构件吊装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高处作业,应搭设好必备的人行爬梯和通道作业平台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佩戴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吊装过程中应专人指挥,信号统一。6、定位及连接安全控制措施、作业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模连接孔和结合面。、使用的焊接设备、机具及照明灯具等带电设备应配备漏电保护器,且绝缘良好,电源线路需随时检查。、构件定位连接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与施工无关的工器具和构件远离吊装区。、定位连接时严格控制起吊设备的操作,其操作必须按照指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