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43504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一、不定向选择题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 使得全部的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亲密的有( ABCD )。P4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爱护供应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2、( BD )。百度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峻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殊爱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5.环境规划的作用是( ABCD )。P3A.合理安排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爱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配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急废物( C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

3、。P910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依据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A.大气污染限制规划 B.水污染限制规划 C.自然爱护规划 D.固体废物污染限制规划10.环境规划从性质上可分为( AB )。P14A.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B.生态规划 C.部门环境规划 D.专题规划11.固体废物能否用焚烧法处理的最重要依据是( B )。A.废物的比重 B.废物的热值 C.废物的可生化性 D.废物的粒度12.环境承载力指标可以分为( ACD )。P30A.资源供应指标 B.环

4、境管理指标 C.污染物容纳指标 D. 社会影响指标1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BCD )。百度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ABD )。百度A. 人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 B.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需求,一般通过合理的生活模式来实现C.经济发展是不行取的 D.经济发展是在有限制条件下的发展15.可持续发展的公允原则,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ABD )。A.同代人之间的公允 B.共同平均共享有限的资源 C.可持续的安排有限资源 D.代与代之间的公允1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 BCD

5、 )。答:公允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A.科学性原则 B.公允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17.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有( ABCD )。P38A.生产 B.生活 C.还原 D.信息传递18.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有( ABCD )。P39A.人工性 B.脆弱性 C.可塑性 D.地带性19.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有( ABCD )。P44A.企业的集聚效应 B.功能区的邻近效应 C.时间的经济效应 D.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20.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有( ABC )。书目A.环境承载力理论 B.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 C.空间结构理论 D.循环经济理论21.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

6、求有( ABCD )。P48A.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 B.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 C.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 D.保证目标的先进性22.按规划目的,环境规划目标可以分为( ABD )。P49A.环境污染限制目标 B.生态爱护目标 C.环境污染总量目标 D.环境管理目标23.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有( ABCD )。P50A.环境规划目标要求能做时空分解、定量化 B.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意现有技术经济条件 C.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意人类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D.与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24.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有( ABCD )。P53A.选择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规范性

7、原则 D.科学性原则25.环境规划指标中的相关性指标是指( ABCD )。P54A.污染物总量限制指标 B.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 C.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D.环境质量指标26.平安土地填埋是固体废物的( B )。A.预处理方法 B.最终处置方法 C.资源化方法 D.减量化方法27.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区划分的目的是( ABD )。P65A.合理布局 B.确定详细的环境目标 C.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D.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28.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影响机制有( ABCD )。P74A.决策风险的影响 B.决策时效的影响 C.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 D.决策机会的影响 29.环境

8、管理的基本手段有( AB )。P81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扬教化手段30.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有( ACD )。P82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谁污染谁治理 C.排污许可证制度 D.污染集中治理制度31.常用的环境质量的费用评价方法有( )。A.补偿意愿法 B.机会成本法 C.支付意愿法 D.防护费用法 32.工业固体废物常用的预料方法有( ABD )。P109A.排放系数预料法 B.回来分析法 C.弹性系数法 D.灰色预料法 33.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有( ABC )。P113A.非结构化特征 B.多目标特征 C.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 D.结构化特征34.目前运用较为

9、普遍的决策分析技术方法包括( BCD )。P117A.系统分析法 B.数学规划 C.多目标决策分析 D.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35.水资源系统规划可以分为( ACD )层次。P139A.流域水资源规划 B.水资源设施规划 C.地区水资源规划 D.专业水资源规划 36.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 AD )有关。答:水体特征、水质目标、污染物特性P140A.水体特征 B.污染物排放方式 C.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D.水质目标37.按降解机制,水环境容量可以分为( AD )。A.稀释容量 B.自然水环境容量 C.管理水环境容量 D.自净容量 38.总量限制的类型有( ACD )。P154A.容量总量限制 B.区

10、域总量限制 C.行业总量限制 D.目标总量限制39.筛选大气环境规划指标的方法有( ABCD )。P179A.综合指数法 B.加权平分法 C.层次分析法 D.矩阵相关分析法 40.我国对大气污染实行总量限制的区域有( ACD )。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 B.省会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 D.“两控区”41.土地资源爱护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208A.综合爱护的原则 B.连续爱护的原则 C.因地制宜的原则 D.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42.土地资源评价内容包括( ABD )。P211A.土地相宜性评价 B.土地潜力评价 C.土地质量评价 D.土地资源经济评价

11、43.土地资源爱护规划的类型( ABCD )。P212A.基本农田爱护规划 B.名优特产地爱护规划 C.风景名胜和历史纪念地规划 D.特殊物种生长栖息地规划 44.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置的原则是( B )。百度A.最小化、无害化、资源化 B.规范化、最小化、无害化C.无害化、资源化、规范化 D.最小化、资源化、规范化45.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目的是( )。A.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B.避开产生二次污染 C.以备将来重新利用 D.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降低污染46.限制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的措施有( AD )。A.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 B.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C.逐步变更燃料结构 D.净菜进

12、城 47.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BCD )。A.影响大气环境 B.影响土壤环境 C.影响水环境 D.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48.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方法有( BD )。P226A.焚烧 B. 厌氧发酵 C.分选 D.好氧堆肥 49.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能有( )。A.宏观指导 B.统筹规划 C.组织协调 D.供应服务 50.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是由( )组成。A.规划决策者 B.环境系统 C.用户系统界面 D.决策支持系统硬件 三、名词说明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规律,对其发展变更趋势进行探讨

13、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支配。P12.环境容量:是一个困难的反映环境净化实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更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P283.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反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实力。P294.环境系统的功能:5.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将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P476.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探讨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P537.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

14、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得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P588.环境预料:是指依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驾驭的信息、资料、阅历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将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更进行描述和分析。P619.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须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运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它探讨各环境单元的承载力(环境容量)及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变更趋势,揭示人类自身活动与环境及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P6510.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实力和效益的状况下,提出详细的污染防治和自然爱护的措施和对策。11.环境管理:12.污染物总量限制13.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是用于识别和度量一项活动或规划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P11714.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