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42264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医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研究医学的属 性、职能和发展规律,以及对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 法的宏观概括。医学模式随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发展演变, 现正处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以 下称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科学 研究、卫生保健事业和医学教育方向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 文略论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1 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贡献及其缺陷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 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认识 ,在 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 ,人们以生物学观点对人体的结构和 功能、对疾病发

2、生的机理、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控制了烈性传染病,大大提高了人类与疾 病作斗争的能力,为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益显露 ,表 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 ,脱离人体整体性进行分割或孤立的研 究,忽视人体的整体性;在临床医学中过于强调生物因素的作 用,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妨碍了对疾病 发生受多因素影响的全面认识;重医疗轻预防等1。现代疾病 谱已发生了变化 ,现代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 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带入医学领域, 医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经济发展,

3、生活改善, 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等这一系列重大变化 ,表明,现代医 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正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2 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医学模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思维结构和医学观的转变 ,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问题认识的思维结构和医学观反映了 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趋势 ,对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 践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完善临床思维结构,提高诊疗水平 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医学 ,以单一生 物因素进行临床思维和观察 ,立足于确定疾病的生物或理化 的特定原因,在疾病观察上重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 变化,在治疗上寻找消除生物病原或理化因素的手段。这种单 一生物因素的临

4、床思维结构和方式 ,限制了它对疾病观察的 视野,对现代慢性病的诊治,生物医学模式是无法解释其病因 和疾病过程的复杂变化。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发 展和转归都受到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 学应在生物医学基础上 ,把观察健康和疾病的视野向心理和 社会领域拓展,不断完善临床思维的结构 ,根据病人的生物、 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特征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提高医疗水平。更新医学观念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学 更新医学观念,以适应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 ,而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 重属性的科学,医学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

5、 ,人是具有生物属性 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2。长期以来,由于受生物医学的影响, 临床医生认为医学是纯自然科学 ,在实践中 ,仅从生物学角度 去认识和考察疾病,这是片面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 康和疾病都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 现代社会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紧张心理和环境污染是现 代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当代科学迅速发展,医学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产生一批具有明显社会科学特征如社 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综 合学科”,表明21世纪的医学除向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 外,还向着宏观的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临床医学要更新 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

6、观念 ,从医学的双重属性出发 ,全面、正 确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本质 ,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代卫生保健中 出现的问题,推动临床医学向前发展。更新生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 生物医学模式把生物因素作为唯一致病因素 ,因而限制 了它观察疾病的视野,是它的重要缺陷。现代慢性病病因复杂, 绝非由单一生物因素所致。据调查,我国现代疾病谱和死因谱 中的前 10 位疾病顺位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 外伤害、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病、传染病、泌尿系病、神经 精神病、内分泌病,这 10 类疾病死亡的 4 个主要因素是生活 方式和行为因素占%、人类生物学因素占%、环境因素占%、 保健服务制度因素占%3,美国的情况类

7、似6。这表明现代慢 性病,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因素所致 ,其发生与表 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形式发展。现代 社会生活中,如竞争激烈、婚姻失败、家庭暴力、丧偶、亲密 家庭成员死亡、过于疲劳等 ,造成紧张和恐惧心理,若不及时 进行心理和精神调节,容易引起心理和精神疾病。据报导,118 例神经精神患者中发病前有过工作紧迫繁重占 %,意外事件 惊恐占%3。紧张心理易导致身心疾病已引起社会关注。所 以临床医学要更新生;20 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从生 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在防治上要兼顾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提高医 疗服务水平。

8、树立“三维”健康观 健康观就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认识健康 ,采 取什么方法去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同的医学模式有不同的健 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从单一生物因素去认识健康,认为患了病 就失去健康 ,当疾病被治愈又重新获得健康 ,所谓“无病即健 康”,这个健康观是片面的,消极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 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 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 或虚弱”,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 概念,即“三维”健康观,从生物角度看人的健康是人体各器官 生理功能正常;从心理、精神观察人的健康是能正确对待外界 影响,有自我控制能力

9、并保持心理平衡状态 ;从社会学角度衡 量人的健康,是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 对各种意外事件的能力4,这就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现 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扩大了人们认识健康的视野 ,对卫生保 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医院卫生服务模式将由单一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 综合型转变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目的。现代慢性病的 发生发展与自然界、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必须采取 生物、心理和社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增进人类健康。21 世 纪是预防为主的世纪 ,卫生保健事业将出现重大变化 ,医院的 不仅仅是看病、治病 ,而更多的是为健康人服务 ,促进和提高 国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将出现 6 个转移:从以疾病为主导 转移到以健康为主导 ;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群为 中心;从以医疗为重点转移到以预防为重点 ;从以医院为基础 转移到以社区为基础;从以疾病防治,身心健康为目标转移到 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 ;从以主要依靠医学 和卫生部门转移到依靠众多学科和全社会参与5。医院的服 务模式将从单一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综合型转变,这是 时代的要求,也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