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41924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十)(建议用时:45分钟)读下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 602关于图中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D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1.D2.C第1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随高度的增加,不同层次温度变化不同;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由对流层的高度可知其温度变

2、化为20 60。第2题,为对流层,为平流层。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平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中纬度冬季,由于陆地降温快,导致近地面气温低,易形成逆温现象。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4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增强

3、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3.B4.C第3题,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第4题,燃烧柴草可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及烟尘,增强大气逆辐射(c),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少受霜冻影响。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56题。 5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A和B和C和D

4、和6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增强,减弱B减弱,增强C增强,减弱D减弱,增强5C6.D第5题,仔细读图,图中为太阳辐射,为经过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为地面长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第6题,多云的天气,白天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减弱;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增强。下图中甲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乙为省会武汉市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78题。甲乙7甲图中()A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只

5、表示散失的长波辐射8照片拍摄的季节,武汉市郊区的农民一般会给白色塑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则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67月,增强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B78月,削弱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C1011月,阻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D12次年1月,增强以提高土壤的温度7B8.B第7题,根据箭头方向,甲图中是太阳辐射,能量有小部分被大气所吸收,大部分到达地面;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大气逆辐射,昼夜都起保温作用;只表示大气散失的长波辐射,不表示地面散失的长波辐射。第8题,照片拍摄的季节,武汉市郊区的农民一般会给白色塑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则照片拍摄的时间是夏季,大约是78月,这样

6、做的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9南京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曲线的是_,理由为_。(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图,其原因是_。ABCD(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解析第(1)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比阴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低。第(2)题,晴天与多云天相比,多云天时昼夜温差小;陆地与海洋相比,海洋昼夜温差小。第(3)题,新疆多晴朗的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

7、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答案(1)A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时低(2)C与晴天相比,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气温低,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再加上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升温、降温慢,所以陆地晴天昼夜温差大(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1012题。10图中曲线中()A表示云层反

8、射的太阳辐射量B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11影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12近50年来,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云量增加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10D11.C12.B第10题,读图,结合纬度变化,图中曲线中的数值最大,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在赤道、副极地地区辐射量大,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南极高于北极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第11题,影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云量厚度、地势高低、植被状况无关。第12题,近50年来

9、,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冰川面积减小,反射量下降;云量增加,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环境污染、人口增加不直接影响地表的反射量。1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实验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1)实验一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2)甲箱温度应该比乙箱温度的读数_(大或小)一些。为什么?(3)实验二中放入瓶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会_(大或小)一些。为什么?解析实验一中两只玻璃箱的唯一区别是一个放了土,另一个没放土,有土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实验二中的玻璃瓶相当于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大气层,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因而玻璃瓶里的温度高于外面。答案(1)D(2)大有土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3)大太阳辐射可穿透玻璃瓶使瓶内温度升高,而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散发,所以瓶内温度会高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