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395949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说课稿会昌中学 梁念荣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我将从以下几点内容进行说课。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该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 学生已经掌握植物细胞的 结构、 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 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 为以后学习物质运 输做好了铺垫。 该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第一个探究实验, 与老教材中的验证性试验不同, 它 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及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条件等问题” , 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为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

2、打下基础。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 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 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能理解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能理解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能力目标: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尝试设计实验方案,能独立完成该实验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增加自信,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迸发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三维目标将在教学中具体落实。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注意事项;难点:如何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 由于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法的限制, 学生对初学探究实验的一

3、般步骤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采取先引导式探究再自主式探究的思路来突破重难点。二、说教法层进设问引导式探究分组实验自主式探究讨论法层进设问法, 使学生容易开展科学探究,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选用分组自主探究法教 学适宜开展教学, 能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探究过程中, 让学生参 与讨论。这样,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 能力。三、说学法 本节课以分组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与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相 结合。四、说教学过程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进一步探究 课前准备

4、:1. 材料:每一组实验台上放置鲜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白色洋葱鳞片叶、洋葱根尖组织块。2. 试剂: 第一组放置 0.3g/ml 蔗糖溶液和清水; 第二组放置 0.5g/ml 蔗糖溶液和清水; 第三组利用8%KNO 3溶液;第四组利用15%KNO3溶液。3 准备实验其他相关用具和试剂。学生针对这些常见的现象很容易会想到植物细胞?”4准备相关图片和课件材料。复习导入出示幻灯片,回顾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一,半透膜;二,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引发学生思考:植物细胞能不能发生渗透作用?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干瘪的咸菜”,“植物的烧苗” 能吸水和失水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你观察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

5、植物细胞是不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具不具备渗透作用的条件?” 作出假设: 针对这两个问题,学生自然会联系上节课联系起原生质层的概念,从而形成思路,作出假设:原生质层可能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指导学生思考:假设只是一种推测,要有证据验证。如何验证?引发式实验探究1. 从实验桌上提供材料中选择哪些可用于实验呢? 学生讨论得出:材料应选用活的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表皮细胞2. 用什么试剂可以达到细胞失水、吸水的效果? 学生分析得出:蔗糖溶液,清水3. 用什么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思考: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4. 预期结果: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讨论得出: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以层

6、进设问、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体验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密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实验探究形成思路之后,要求学生依据兴趣和桌面现有的实验材料、器具和试剂简单设计的实验步骤,组织自主分组实验,老师只在一旁指导,提示一些注意事项,不做过多干涉。同 时各小组还可与旁边小组进行交叉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第一组:制作临时装片一显微镜观察一加0.3g/ml蔗糖溶液观察一15分钟后滴加清水观察 第二组:制作临时装片一显微镜观察一加0.5g/ml蔗糖溶液观察一15分钟后滴加清水观察 第三组:制作临时装片一显微镜观察一加8%KNO 3溶液观察一15分钟后再观察第四组:制

7、作临时装片一显微镜观察一加15%KNO3溶液观察一15分钟后再观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分析实验原理请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与其他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第一组:发生质壁分离,加清水后质壁分离复原第二组:发生质壁分离,加清水后不复原第三组: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自动复原 第四组: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不复原 同时,老师进一步深化,提出跟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 师:那谁能总结一下,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 很容易得出结论,这样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即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探究讨论分析该实验还

8、有哪些应用?1, 判断细胞死活2,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4, 鉴定不同种类的溶液(蔗糖溶液和KNO 3溶液)通过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说板书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三、设计实验:四、实验结论: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k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v细胞液浓度 I,植物细胞吸水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半透膜、浓度差、有细胞壁、有液泡、保持活性六、总结与反思目前的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先由老师讲解,然后学生按规定程序进行实 验操作。像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基本上不用思考,这样就达不到 预期效果。为此,我对本节实验课进行了改进,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 探究,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实验材料、试剂上供学生选择,真正体 验探究过程,极大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层进设问法、讨论 法、探究法等,训练了学生各项技能,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教师在整个 过程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但本节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从时间来看,由于内容比较多, 所以时间上比较紧凑;其次,课堂中有交叉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导致课堂秩序 有点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