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377582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板书课题,围绕借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 向谁rarr;借r;结果 怎 样 2.观察课件演示,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说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评:直入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第至第5

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自悟,围绕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上批注。 2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指导。)例如: 生: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师:再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它们的尾巴各有用途,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生: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如果借给它,小鱼就没有尾巴了,它会沉到水里去的。生:小壁虎那么小,

3、老牛那么大,尾巴怎么接到小壁虎的身上呢 (学生发表许多意见。)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相信大家经过努力,也能成为作家的。那么,你们读读看,小鱼、老牛、燕子的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学生有滋有味、摇头晃脑地读。) (指名学生读,组织全班评议。) (可从语气、语调、速度等方面结合动物的特点评议。)评:动态生成是新基础教育试验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备课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备学生,备可能。此处的教学,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进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了师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像这一教学片断,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4、3.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至第5自然段。 4小结延伸: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假如小壁虎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借到了没有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故事。 ()学生自由编。 ()在小组里说、评、议。 (3)指名说,全班评议。 评:加强说的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这里的教学,在学生学文悟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仿文说话,牢固地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时空。三、学习第6、第7自然段。 自读、讨论。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样呢为什么 2指导朗读。 (1)小壁虎这时心里可高兴

5、了,它说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全班评议。 (3)电脑课件录音朗读。(4)全班齐读。 评:非重点段落采用简略得当的教学方法来处理,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读得有情有趣。四、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 (1)熟悉角色,练习读,加上动作、神态。()小组书练。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改进。评议依据: (1)表演的连贯性。(2)各角色设计的动作,说话的语速、语调、语气、表情等是否符合课文的要求。 评: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儿童深入理解课文,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表演、评价、议论、比较,对语言文字就会有活生生的感受。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总结。 2作业:续编故事。 小壁虎看见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多么开心啊!它会告诉谁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编故事:小壁虎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朋友呢朋友又会对小壁虎说些什么呢 评: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这能力的发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