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3601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菏泽高一检测)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为沉积岩,为岩浆岩),完成12题。1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导学号:63380125】ABCD2若为石灰岩,则在与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A花岗岩B页岩C大理岩D玄武岩【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岩石埋藏越深,大范围的保存越完整,其形成年代越久远。按照先下后上,先完整后断续的原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与之相接触的石灰岩在岩浆活动所提供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易变质形成大理岩。【答案】1.A2

2、.C(2016贵阳高一检测)某校学生中午做下图的实验:将甲、乙两个规格与质量相同的玻璃箱同时放在日光下,甲箱底部放有沙土,1小时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是甲箱内的气温比乙箱内的气温高。据此完成34题。3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是因为()A太阳辐射强B大气逆辐射影响C大气吸热弱D沙土增温的影响4该实验主要目的是说明近地面()A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B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D大气的温室效应【解析】第3题,甲、乙两箱气温的差异关键是二者箱内下垫面的不同,由于甲箱底部放置了沙土,吸收太阳辐射快而多,传递给其上部大气热量多,温度高。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说明了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答案】3

3、.D4.C(2016大庆模拟)2015年2月21日,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区普降大雪,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封闭,给人们出行带来严重影响。据此完成56题。5形成此次降雪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6该天气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压势力强B亚洲高压势力强 C东南季风势力强D印度低压势力强【解析】2月份为冬季,此时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强大的冷高压,受其影响亚欧大陆东部形成冷锋,给其影响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降雪。【答案】5.C6.B读“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该气候类型是() 【导学号:63380126】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8与甲区域比较,乙区域该气候

4、类型的分布()A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暖流影响B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C纬度低,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D纬度低,受地形和季风环流影响9导致甲、丙两区域气候特征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海陆位置的差异B洋流的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纬度位置的差异【解析】第7题,结合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知其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8题,结合图示知,乙区域相对甲区域分布纬度位置较高,这是因为其位于西太平洋,同时受日本暖流影响增温增湿的结果。第9题,甲、丙两区域背靠的大陆和面临的海洋不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答案】7.B8.A9.C(2015全国卷)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

5、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1011题。ab10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11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解析】第10题,读图b可知,蒙特利尔一年内气温低于0 的月份为1月、2月、3月和12月,共4个月,故选C。第11题,比较四个河段,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纬度较低,加上上游有水电站,受水电站冷却水影响水温应当最高,因而其冬季可能不结冰,故选B。【答案】10.C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6、(1)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_岩,M地质作用名称是_。(4分)(2)图中的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2分)(3)图中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干旱地区人工收集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_。(6分)【导学号:63380127】(4)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处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_处。(4分)(5)甲处地质构造是_,其地形成因是_。(8分)(6)分析乙处不适合修建水库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通过图示可以分析,A岩石是由岩浆生成的,是岩浆岩,M作用把C岩石变为了岩浆,

7、因此是重熔再生作用。第(2)题,图中的反映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故可判断其为海陆间水循环。第(3)题,表示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的水汽输送环节;表示陆地降水,人工收集雨水主要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第(4)题,图示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判断为向斜,乙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丙处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背斜构造有利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隧道应修在背斜处,因为背斜的岩层呈拱形弯曲可起到支撑作用,不易塌方。第(5)题,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形为山地。第(6)题,乙处是断层,易发生断层活动,影响水库安全;断层附近岩石破碎,容易发生渗漏,威胁周围的安全,因此断层附近不易修建水库。【答案】(1)岩浆

8、重熔再生(2)海陆间循环(3)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4)丙丙(5)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6)易诱发断层活动,影响大坝安全;易出现渗漏。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气压带和_风带(填数码)控制而形成的。(6分)(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8分)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

9、原因。(12分)【解析】第(1)题,判断半球可以根据极地风向,由极地高气压吹向低纬度,风向向右偏,应为北半球;D地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其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即、。第(2)题,材料二中的气候资料显示各月均温都在0以上,并且全年降水均匀,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的图中欧洲西部为该类型的气候。第(3)题,欧洲和北美洲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差异的成因,主要是因为两地地形的差异,即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而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同时欧洲还受海陆分布的影响。【答案】(1)北(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