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931协议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356398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931协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Q.931协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Q.931协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Q.931协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Q.931协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931协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931协议分析(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教材Eng-PT-0205作者苗福久 参与人张玉丰审核人吴颖日期2003年9月20日工程管理和技术支持部内部使用资料文档修订记录 序号修订人修订内容简述修订日期修订后版本号批准人1苗福久新建9月20日A0目 录1目的12适用范围13参照文件14及概述1第二层和第三层提供的功能及接口1帧结构及规程单元和字段的格式2帧结构2规程单元及字段的格式3小结75协议分析8呼叫流程消息8消息功能定义及内容概述9各消息功能定义及内容12信息单元编码28协议鉴别语28呼叫参考值28消息类型29其他信息单元31小结436呼叫消息流程分析步骤447呼叫消息流程Trace的抓取44HDLCMON工具简介44HDL

2、CMON命令格式45Trace的获取458呼叫消息流程Trace分析举例46根据cause的值确定呼叫中断的原因46GW侧设置EOC通道导致个别呼叫失败49鉴权失败50在单通或串话时确定故障链路519附录52cause原因列表52Trace分析工具Q93157业务消息流程60主叫60被叫61开机注册62关机注册621 目的 本文档主要介绍协议根本知识,及在日常的维护中使用HDLCMON抓取的呼叫消息流程Trace的分析方法,并根据不同的问题及现象,提供简单的分析解决方法。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系统的相关工程维护人员。3 参照文件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

3、N SECTOR OF ITU?Q.930?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 layer 3 General aspects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Q.931?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 for basic call control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Q.920?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 data link layer Gen

4、eral aspects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Q.921?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 Data link layer specificat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Q.850?Usage of cause and location in th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ing system No.1 and the Signalling System No.7 ISDN user part44

5、.1 第二层和第三层提供的功能及接口Q.931标准描述的是D通道第三层的各种功能,说明了在ISDN用户-网络接口处的网络层呼叫建立、进行及拆线的过程。所有这些过程都是以根本传输速率或基群传输速率通过D-信道的消息交换方式实现的。标准介绍了通过D-信道的一个呼叫控制的根本特征、过程及所需要的信息。第三层是利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功能和效劳来实现其功能的。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效劳概括如下: 建立D通路上的数据链路连接 数据的防过失传输 重新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指示信息丧失第三层执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各项: 处理与数据链路层通信的原语 产生和解释同层通信的第三层消息 管理呼叫控制过程中使用的定时器和逻辑实体 接

6、入资源的管理,包括对B通道的管理 保证所提供的业务与用户要求一致性的检查例如承载能力 另外,第三层的功能还包括:选路和中继、传递用户和网络间的信息等。 第三层和相邻层的接口:ISDN用户网络接口第三层效劳接入点SAP为上一层提供效劳,并通过数据链路层SAP从数据链路层接受效劳。第三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接口的综述在Q.921标准中规定。为了更好地理解Q.931,先对Q.921进行简单的介绍。4.2在ISDN用户网络接口处,数据链路层是采用D通道的链路接入协议LAPDLink Access Procedure on the D-channel。Q.921标准说明的是LAPD帧结构、规程单元及字段格式

7、等。LAPD的目的是通过ISDN用户网络接口采用D通道在第三层实体之间传递信息。为了使LAPD能够应用于直接的用户用户情况下的通信例如,通过租用线的PABX至PABX通信,或者在混合的公用网和专用网情况下的通信,必须在相邻的数据链路层实体之间指定用户侧和网络侧。在混合的公用网和专用网情况下,公用网假定为网络侧,专用网假定为用户侧。4.2.1数据链路层对等网络间信息的交换采用的是下面所示的帧结构方式,格式A所示的是没有信息字段的帧结构,格式B所示的是具有信息字段的帧结构。4.2.24.2.2.1 Flag所有的帧都是以Flag序列01111110开始和结束的。4.2.2.2 Address为了确

8、保D通路上多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协调工作,在这些协议之间必须分配第二层地址区域。第二层地址区域的分配如下表所示: 一个数据链路连接由每帧的地址字段中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来识别。DLCI由效劳接入点标识符SAPI和终端端点标识符TEI组成。SAPI用于标识用户网络接口处网络侧或用户侧的效劳接入点。TEI用于标识效劳接入点内一个指定的连接端点。地址字段由两个8比特组组成,地址字段识别命令帧的指定接收机和响应帧的发送机。地址字段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EA:地址扩展比特 地址字段的八比特组数由地址字段八比特组的第一个被传送的比特即EA来标识。 如果一个地址字段八比特组的第一个比特为“1”,那么标识

9、此八比特组为地址字段的最后一个八比特组。对LAPD操作的双八比特组地址字段,第一个八比特组的第1个比特应为“0”,标识下一个八比特组仍为地址字段;第二个八比特组的第1个比特应为“1”,标识该八比特组为地址字段的最后一个八比特组。C/R:命令/响应比特该比特标识一个帧是命令帧还是响应帧。在用户侧,发送命令帧时,C/R比特为“0,发送响应帧时,C/R比特为“1。而在网络侧那么相反,发送命令帧时,C/R比特为“1,发送响应帧时,C/R比特为“0。具体如下表所示: SAPI:效劳接入点标识符SAPI标识一个点,在此点处数据链路层实体为第三层或管理层实体提供数据链路效劳。因此,SAPI规定了一个处理数据

10、链路层帧的数据链路层实体,以及将接收由数据链路层帧所携带的信息的第三层或管理层实体。SAPI可以标识64个效劳接入点,SAPI值的分配如下表所示: TEI:终端端点标识符点到点数据链路连接的TEI仅对应于一个终端设备。TEI子字段允许规定128个TEI值,TEI值的分配如下表所示: 4.2.2.3 Control 控制字段用于识别帧的类型,它或者是命令、或是者响应。LAPD定义了三种类型的控制字段格式:编号信息传送I格式、管理功能S格式、无编号信息传送和控制功能U格式。各控制字段格式如下表所示: I格式用于在第三层实体间传送信息。 S格式用于执行数据链路监视控制功能,例如:确认I帧、请求重新发

11、送I帧等。 U格式用于提供附加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和无确认信息传送的无编号信息传送。 探询/终止P/F比特:所有的帧都包含有P/F比特,在命令帧中,P/F比特作为P比特使用;在响应帧中,P/F比特作为F比特使用。P比特置“1”,表示数据链路实体请求一个来自对端数据链路层实体的响应帧。F比特置“1”,表示数据链路实体所发送的帧为响应帧。 发送序号N(S):只有I帧存在N(S),为所发送I帧的发送序号。 接收序号N(R):所有的I帧和监视帧都包含有N(R),N(R)表示下一个期望接收的I帧的发送序号。N(R)说明发送这个N(R)的数据链路实体已经准确地接收了序号小于等于N(R)-1的所有I帧。下表所列

12、的是用户侧或网络侧数据链路层实体所使用的命令帧和响应帧:信息IInformation命令:其功能是通过数据链路连接传送第三层信息的编号帧。置扩展异步平衡方式SABMESet 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 Extended命令:无编号SABME命令用于将编址的用户侧或网络侧置于模128的多帧确认操作。在SABME命令中,不允许有信息字段。数据链路层实体通过发送UA响应帧来确认它已经接收到SABME命令。断开DISCDisconnect命令:无编号DISC命令用于结束多帧操作。在DISC命令中也不允许插入信息字段。数据链路层实体通过发送UA响应帧来确认它已经接收到DISC命

13、令。在接收到UA或DM响应帧确实认后,发送DISC的数据链路层实体结束多帧操作。无编号信息UIUnnumbered Information命令:在第三层或管理实体请求无确认信息传送时,无编号命令UI将信息发送到对端。准备接收RRReceive Ready命令/响应:RR监视帧可表示数据链路层实体的状态,包括:已准备好接收I帧、确认此前已接收到编号N(R)-1的I帧、去除先前通过RNR帧表示的忙状态。数据链路层实体还可以用P为“1的RR命令探询其对端数据链路层实体的状态。拒绝REJReject命令/响应:监视帧REJ用于请求重发从编号N(R)开始的I帧。接收未准备好RNRReceive Not Ready命令/响应:RNR表示发送其的数据链路层实体处于忙状态,即暂时不能接收对端发来的I帧。无编号确认UAUnnumbered Acknowledgement响应:数据链路层实体用UA帧来响应SABME或DISC命令的接收和接受。UA帧内不允许有信息字段。断开方式DMDisconnected Mode响应:数据链路层实体利用DM帧来向对端报告其处于不能实现多帧操作状态。DM响应中不允许插入信息字段。帧拒绝FRMRFrame Reject响应:假设数据链路层实体收到FRMR响应,是报告不能通过重发同一帧来恢复的过失状态。比方收到无效的N(R)等。4.3 小结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