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35573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力偶合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YOT46550(R16K550)型液力偶合器简介本机组实现给水泵与电动机之间的无级调速。采用的是 YOT46550(R16K 550)型液力偶合器。该类型的液力偶合器是将偶合器的主体 部分和一对增速齿轮以及工作油、润滑油管路合并在同一箱体内,箱体下部为油 箱,使得箱体和油箱组成一个整体。偶合器输入轴与电动机相连接,输出轴与给水泵的连接采用齿式联轴器。输 入轴转速经一对增速齿轮增速后传至泵轮轴,泵轮和涡轮之间的扭矩传递是靠工 作油的流体动力来实现的。泵轮使工作油加速,工作抽在涡轮中被延迟从而产生一个相等的扭矩。当泵轮 和涡轮内流体有压差时,工作油循环流动,因此,涡轮

2、转速必须低于泵轮转速。 输出转速通过调节勺管的位置,改变泵轮、涡轮间工作腔内的充油量来实现无级 变速。1. 主要技术规范传递功率:4600kW;油箱充油量:1500L;增速齿轮齿数比:133 / 33;全载滑差:2. 1%; 输人转速;1490r/min; 效率:N95%;泵轮转速:6005r/min; 最大输出转速:5855r/min;调速范围:25%100%。2. 油系统工作油和润滑油均使用32号透平油,工作油泵(离心泵)和润滑油泵(齿轮泵) 同装在一个泵壳内并由偶合器输人轴驱动。外设电动辅助润滑油泵,为电泵备用状态下提 供润滑油。工作油由工作油泵打出,经逆止阀进入油循环,工作油通过勺管出

3、偶合器腔 室,流人工作油冷油器,再经控制阀返回偶合器。工作油压力设定在。.35MPa, 由定压阀实现,工作油循环量根据偶合器的发热量由进油控制阀来调节。润滑油由润滑油泵打出,经逆止阀、润滑油冷油器、双联滤网、定压阀后进 入各道轴承及齿轮。启泵前、停泵后以及事故停机状态下,所有的轴承由辅助润滑油泵提供润滑油,以保证机组运行期间的任何时候润滑油的供给不中断。偶合器冷油器参数:单位工作油冷油器润滑油冷油器型号DILY54LY16工作压力MPa0.630.63冷油面积M25416进油温度C11065出油温度C7555冷却水量m3/h120273. 控制输出转速是由执行机构通过调节勺管位置,改变偶合器中

4、泵轮和涡轮之间的 充油量来控制的,在改变工作油量的同时还带去滑差产生的热量.勺管由凸轮控制,凸轮的转角与转速成线性关系。转动凸轮盘来调节勺管 位置,通过滚柱和连杆来带动勺管液动控制芯轴运动。当凸轮盘向增加方向转动 时,控制芯轴向下移动。压力油流入勺管控制油缸,使勺管朝偶合器全充油方向 移动,一弹簧紧压套使其紧贴勺管的斜面移动,同时控制芯轴将通道关闭,转速 达到稳定。执行机构的转角范围设有限位挡块以限制凸轮的转角不超限。4. Y0T46550(R16K550)型液力偶合器结构主要部件有:大齿轮转子、小齿轮(泵轮)转子、涡轮转子、调速机构、调节阀、 离心齿轮泵、定压阀、勺管、排油部分、排汽部分、滤

5、油器、辅助油泵、逆止阀、 溢流阀、排汽阀等,见图437。涡轮凋转轴图4-3?鞭力隅住器(1)大齿轮转子:由大齿轮轴、密封轮、大齿轮圈(甲、乙)、大齿轮体、主动斜 齿轮等组成。由中50mm径向滑动轴承支承。其输人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联,输出端通过主 动斜齿轮与离心齿轮泵相联。(2)小齿轮(泵轮)转子:由推力盘、泵轮轴、小齿轮(甲、乙)、叶片盖板、泵轮、 涡轮套组成。由120mm滑动轴承径向支承,推力轴承由轴承端盖固定在上下箱 体上。为了往工作腔供油,泵轮上开有24个中2mm孔。泵轮和涡轮套共同组成偶 合器的旋转腔。为防止旋转腔中油温过高,涡轮套设有两金屑易熔塞,当旋转腔 内油温高至160C时,易

6、熔塞熔化,油孔开放,排油量增大,旋转腔油沮下降, 转速也随之下降,但由于易熔塞的熔化仅是由于工作油循回路短时热负荷过载所 造成,此时油箱温度有所升高。(3) 涡轮转子:由涡轮、涡轮轴、推力盘、挡套、锁紧螺母(并帽)及6个8mm的 销子等组成。由1OOmm滑动轴承径向支承,由推力轴承轴向定位,并承受涡轮 轴向力。涡轮被设计放置在旋转腔中,并和泵轮组成工作腔,和涡轮套组成调节 腔.为了联通工作腔和调节腔,涡轮上开有16个8mm的孔。(4) 调速机构:见图4-38所示,由调阀、调速凸轮、调油量凸轮、滑套、单列 向心球轴承等组成。调速、调油量凸轮及单列向心球轴承均安装在电动执行器的轴上, 通过电动执行

7、器转角调整凸轮,使连接调速和调油量阀芯的单列向心球轴承上下滑 动,从而达到了调节的目的(调整转速和进油量)。为了能直观反映勺管位置,液 力偶合器在调速机构设有标尺指示,当标尺指示为“0”位置时,勺管嘴在最大 径向位置,工作腔中油量最少,因此输出转速最低;反之,当标尺指示为“100 位置时,勺管嘴在最小径向位置,工作腔中油量最多,输出转速最高。(5) 油泵、定压阀、勺管; 液力偶合器除设有辅助油泵外,内部还装有离心齿轮泵,由离心泵和齿轮泵组 成一体。离心泵由叶轮、并帽、轴承体等组成;齿轮泵由主齿轮、从动齿轮、泵 体、轴、定位套等组成。离心泵和齿轮泵安装在同一根轴上,由滑动轴承和5mm 径向推力轴

8、承承受轴向力,泵通过支架安装在下箱体上,上半部分为齿轮泵,下 半部分为离心泵,泵的驱动力来自偶合器大齿轮转子上的主动斜齿轮。 定压阀:主要由阀体、阀芯、阀套、弹簧(连座)以及调节螺钉所组成。其安装 在液力偶合器下箱体靠水泵侧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润滑油和控制油压。勺管部分:主要由排油腔体、勺管套、勺管、弹簧限位套等组成,勺管在勺管 套中自由滑动,其行程为120mm。勺管主要作用是排泄工作腔中油。(6) 滤油器:为了保证液力偶合器油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R1SK-550型液力偶合 器配有2个可以换向的滤油器。正常运行时,1个投入使用,另1个备用。滤油器由手柄、 阀盖、换向阀、 采用电动执行机构的勺管控制

9、。这里不作介绍(包括检修)导向件、弹簧、压盖、过滤片、磁铁盘等组成。当滤油器出口压差超过o. 061MPa(0.6kg/cm2)时,应切换清洗,切换时应缓慢转动手柄到位,使备用滤油器投入运行。(7)辅助油泵:辅助润滑油泵安装在液力偶合器下箱体外部,单独用7. 5kw 电动驱动。当开机、停机及因故障停机时,泵的主电机停止转动,用辅助润滑油 泵对所有轴承进行润滑。主电机需要起动,必须要润滑油压达到0.08MPa以上, 才能发出主电机接通信号,主电机才有可能送电。主电机运转后,润滑油压达到 o. 3MPa时,辅助润滑油泵应停转(自停)。在泵组运转过程中,润滑油压降至0.1MPa 时,辅助油泵应即时开

10、启(自动投运)。辅助润滑油泵如图4-39所示,由支承架、 泵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滑动轴承和弹性联轴器组成。油泵与液力偶合器润 滑母管相连接,启动泵组时对各轴承起润滑作用,泵组正常运转时停运。5.YOT46550R16K550)型液力偶合器检修检修项目工艺方法及注意事项质量标准1.拆除液力偶合器与电机及液力偶合器与I.调速机构和排油部分”:给水泵相连接的对轮防护罩.(1)勺管与勺管套径向间隙2拆除液力偶合器检修需拆的油管,卸下的为0.030.05mm,配合应灵油管要保管好,液力偶合器的各法兰、孔应活,无卡涩。做好防止异物落入措施.2)勺管在套内空行程为3拆卸偶合器两端联轴器,由于联轴器为齿1

11、20十0.20mm(指示为形连接,拆卸时要首先拆除两端压盖,推开“100” 时)。外齿轮,拆除连接螺栓.(3)错油门在长度23.14mm,4.拆除偶合器所属表计、表盘及测温元件.调整螺钉到底部长38mm(指5拆除调速机构电机,卸下调遣机构上盖帽,示为“0 ”时).旋下调速机构的底脚螺栓(4颗)及拆卸调节(4)排袖腔与涡轮配合间隙杆.为 3.54mm。6.拆除上、下箱体间连接螺栓,并拆除偶合(5)供油腔与涡轮套配合间器的推力轴承外盖.隙为 3. 14mm.7.用钢丝绳挂牢在上箱体四个角上,水平缓2.各轴承间隙:慢吊起上箱体,放在检修场地上,结合面应(1)大齿轮转子径向轴承垫上木块,以防止碰坏结合

12、面.(1、2号)间隙为O. 21 一8,拆除偶合器各轴承,捡查径向轴承有无O.30mm.磨损、脱壳等现象.(2)小齿轮转子径向轴承(59.用尼龙绳串入传动齿轮两头,缓慢平稳吊号)间隙为0.17O.23mm.起,放在检修场内.如果使用钢丝绳一定要做好防止擦伤转子措施.(3)偶合器6号轴承间隙为10.卸下轴承,上下轴瓦应肘号,并做好0.1 2O 17mm。标记,以免发生错乱.(4)偶合器7号轴承间隙11.拆卸泵轮与涡轮套的M16内六角连接螺为0. 10O. 15mm。栓,按“9”方法吊去泵轮转子.(5)推力瓦与推力盘轴向12.拆除7、8、9号轴承,拆除调节机构螺间隙、泵轮转子间隙为栓及销子.0.2

13、70.35mm ;涡轮转子13 .从调节机构中取下勺管套,取下前应间隙为 O.32-0.40mm。测量排油嘴距离。泵轮与涡轮轴向相向14.按“9”方法吊去涡轮转子,并放在铺推力间隙为1 8一2.5mm。橡胶板地面上.3.主油泵:(1)主油泵轴向窜动为(一)解体(二)调 节机构 解体1. 拆除勺管套压盖螺栓,卸下压盖及弹簧, 从套中抽出勺管,检查勺臂嘴工作时磨损 情况,并检查勺臂导向销是否完好。2. 卸下连接调节执行器的调速,调整连杆 销.3. 卸下错油门上盖螺栓,取出错油门(调 节阀).解体前应测量错油门长度,其长度 应为23.14mm(因停泵时,调节指示 d2在“O” 位).(三)油泵解体1

14、. 拆除袖泵与下箱体连接螺桂及油管法兰 连接螺栓.2. 拆除螺栓,取下传动轴,测量径向轴承 间隙.3. 用行车吊出主油泵,水平放置在检修场 地上.4. 测量主油泵的轴向窜动量,并作好记 录.然后从泵进口依次向上解体.解体时 应做好每个零件的标记,以免差错。(四)检查,清理1. 清理、检查各轴承有无缺陷,对于能消 除的要立即消除,否则更换新件.2. 检查各齿轮啮合情况及有无裂纹、剥落 等缺陷.3. 检查下箱体油箱防异物滤网有无破损, 并及时处理好.4. 检查涡轮套易熔塞是否完好,否则应更 换新件.5. 清理偶合器油箱,清洗时要求油箱各死中心距离增加(mm)A10.100.20A20.150.15

15、高度增加顺时针B0.30C0.30逆B0.350.50角不应有油垢,油箱各部应无杂物、锈斑, 擦拭时应使用无毛布.6. 清理、检查双筒可切换滤网.如有破损 应予以修补或更换滤布.7. 检查所有零部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并 清理干净,以备组装。时针C0.200.30(五)冷油器冷油器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可参照本 规程主机调速油系统部分.(六)组装组装程序与拆卸相反,以下简单叙述.1. 安装逆止阀、溢流阀、调节闷、定压阀、 滤油器及下箱体内油管.2. 把1一5径向轴承下半部对号入座,注少 量润滑油.3. 用行车把主动轮转子、泵轮转子吊装就 位,位置要对好人字齿,跑合一周,然后 用定位销及螺栓固定牢.长度增加L0.800.70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