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34056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深度处理是本项目能否实现全部回用目标的关键,根据尾水水质浓度、特点及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水质要求,结合目前国内外工业废水尾水深度技术水平,本可行性研究提出“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多介质滤池+超滤+反渗透”、“曝气生物滤池+CMF-S+反渗透”二个处理工艺方案,并对二个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技术对比论证。(1)工艺方案比较方案一废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多介质滤池+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方案二废水采用“曝气生物滤池+CMF-S+反渗透”处理工艺,这两种工艺对于处理该污水均可达到设计出水水质的要求。两者的特点比较如下表4.2-1:表4.2-1

2、处理工艺方案对比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技术分析1采用专有专利技术,科技含量高;1工艺技术为传统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广;2由于采用了高级催化氧化工艺,水中大量污染物得以大幅度的去除。可保证后续超滤、反渗透膜的产水率和延长超滤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2系统中无针对低浓度有机物的去除单元,致使剩余有机污染物进入后续脱盐设备,易造成反渗透膜的污染,降低产水率和缩短超滤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同时浓水排放也会因COD、BOD指标过高而满足不了污水排放要求。3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性好;3CMF-S连续脱过滤系统受前端污水处理影响,存在较严重的膜污染情况。4占地面积较小;基建投资低4池体占地面积大,基建

3、投资偏高;5电耗相对方案二较低;5电耗相对方案一较高;6. 整个系统运行维护费用低。6. 整个系统运行维护费用高。(2)工艺方案的确定方案一中水处理段采用先进的获国家科技二等奖的高级催化氧化技术,通过在污水中投加复合高锰酸盐预氧化剂和臭氧,经与贵金属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后,除可去除污水中易于分解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外,并可将污水中难于氧化的有机污染物改性为易于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为后续的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运行创造有利条件。通过高级催化氧化处理后,一是减轻了后续曝气生物滤池的复荷,二是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这样可大大减少了生化处理构筑物的容积,降低了土建投资。中水段生化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可

4、将有机污染物降解至较低水平。这将大大改善后续反渗透除盐设备的运行条件,可确保超滤和反渗透出水率和降低超滤和反渗透的反冲洗频率,还将延长超滤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使更换膜组件的费用减少,从而使运行费用降低。方案二中在中水处理段采用“生物滤池+CMF-S连续膜过滤”作为除悬浮物的单元,经去除悬浮物后水直接进入后续的反渗透设备中,由于低浓度水的难处理性,工艺中去除COD、BOD污染物的措施明显不够稳定,这些污染物会对反渗透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运行微生物会滋生于膜丝上,堵塞膜丝,除会降低出水率和频繁反冲洗外,还将缩短超滤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使更换膜组件的费用增加,从而使运行费用增加。同

5、时它们会随浓水直接排出,但由于其含量较高,超出浓水排放要求。基于上述分析,方案一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土建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因此综合比较后确定方案一为本工程的设计方案。(3)工艺说明本工艺可分为2个工艺段:景观及杂用水回用处理工艺段和工业生产生活回用(达自来水标准)处理工艺段。混凝剂预氧化剂提升预沉调节池臭氧发生器高级传质氧化塔鼓风机曝气曝气生物滤池砂滤池反冲洗中间水池前端污水处理段景观水回用系统超滤主机勾兑水池城市杂用水系统一级回用管网中间水池化学清洗泵还原剂PH阻垢剂化学清洗槽碱液计量泵酸液计量泵一级反渗透主机酸液槽碱液槽反冲洗排水水力反冲洗回用水池二级回用管网图4.3-2 尾水深度处理

6、段工艺流程前端预沉调节池二级回用尾水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污水提升泵站20000m3/d污水处理段20000 m3/d臭氧催化氧化20000 m3/d生物滤池20000 m3/d砂滤7000 m3/d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景观用水水标准(GB/T18921-200213000 m3/d10000 m3/d勾兑混合超滤10000 m3/d13000 m3/d3000 m3/d回用于城市杂用水浓缩液反渗透一级回用管网10000 m3/d二级回用管网自来水标准工业回用图4.3-1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从下表4.3-1可以看出,由于RO浓水将污染物浓缩了4倍左右,导致RO浓水不能回用任

7、何水体,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与“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滤池”工艺段出水进行勾兑,使之勾兑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可回用于城市杂用水,进过计算浓水于段间水的的勾兑比例应大于1:1表4.3-1 各处理段水质情况表项 目CODcrBOD5NH3-N污水站出水50105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滤池2032超滤+RO产水50.750.5超滤+RO浓水801284.3.1景观及杂用水回用处理工艺段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预沉调节池,在进入前被投加进预氧化剂及混凝剂,在将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去除,同时再利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的强氧化性把水中易于分解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前期预氧化、改性形成沉淀物在池内内

8、过滤去除掉,为后续高级传质氧化减轻负荷,使之能发挥更高的作用。多介质滤罐内装填多种过滤滤料,以满足分离去除多种污染物的需要。中水预氧化及沉淀后提升进入高级传质氧化塔。高级传质氧化塔内装填催化剂。催化剂将随水进来的臭氧在水中电离生成自然界中具有极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在此单元内,水中一部分COD会转化为BOD,同时小分子有机物得以氧化去除。高级传质氧化的氧化剂为臭氧气体,臭氧由专业成套设备制取供给。提供臭氧发生器的气源为空气压缩机。高级传质氧化塔为316L不锈钢材质制造。中水从高级传质氧化塔流出后以重力流入后续曝气生物滤池。此时生物滤池进水中有机污染物均属于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它们是微

9、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佳养料。在曝气供氧的条件下,污水的微生物逐渐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由于有比较充足的有机营养物质并有充分的氧源,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微生物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其摄入的营养物质就要求增多,而水中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正好是其生长过程中最好的养料,这些微生物附着于池内的填料上,污水在流经填料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被微生物摄取,从滤池排出的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就得以降低,从而达到中水标准。曝气生物滤池采用下向流进水方式,在去除COD、BOD的同时,针对水中氨氮的含量也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这是因为在下向流的过程中,随着曝气,在滤池底层形成的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为滤池上部的硝化细菌提供了充足的营

10、养,促使其发挥硝化脱氮作用,完成使氨氮从污水中去除。曝气生物滤池兼具生化处理与预过滤悬浮物的作用,因此,污水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单元后,水中残余的COD、BOD、悬浮物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至此,水中各项指标均接近于中水回用标准。中水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后,设置砂滤池将水中的生物膜等悬浮物过滤去除掉。出水进入中间水池。中间水池贮存反清洗用水及脱盐系统供水水量。反清洗排水排入前端污水处理段。至此,通过前段的中水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及悬浮物等均得以较大幅度的去除,有效的保证了后续脱盐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本工艺特点 a 、由于采用了高级传质氧化工艺,水中大量污染物得以大幅度的去除。同时也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11、使得后续生化处理可以更彻底的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b、采用“高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有效的保证了后续反渗透脱盐设备不受水中有机污染物影响,从而更高效的运行,并使其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c、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在去除COD、BOD的同时具去除氨氮的功能,有利于水质进一步净化。d、采用高效的处理工艺大幅度的降低了工程占地面积,削减了工程投资,同时采用较短的处理工艺流程,降低了操作运行管理的难度。e、本工艺运行费用较低,可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投资回收期。f、本工艺流程简短,易于操作维护。4.3.2工业生产生活回用(达自来水标准)处理工艺段目前对于深度净化处理基本上都采用反渗透处理工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12、六十年代初期,反渗透和纳滤技术产品商品化投放市场。起初,反渗透主要用于海水和苦咸水脱盐,由于工业领域对保护水源、减少能耗、控制污染以及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物质的需求日益增加,反渗透和纳滤的新用途变得更有经济价值。反渗透膜的确定反渗透膜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脱盐率一般可大于95,反渗透复合膜一般大于98。膜两侧运行压差当进水为苦咸水时大于5bar,当进水为海水时,一般低于84bar。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技术。它是将进料中的水(溶剂)和离子(或小分子)分离,用高压水泵将预处理水增压后,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原水中的无机盐、细

13、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脱盐水,从而达到纯化水质的目的。该过程无相变,一般不需加热,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操作控制容易,应用范围广泛。反渗透纯水处理设备以经过微滤预处理的水作进水,其出水电导率可达2-5s/cm。在反渗透膜过滤设备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反渗透膜过滤设备进水中不利与膜长期稳定运行的因素,如氧化性杀菌剂、硬度、有机物等因素,并分别采取了预处理措施。在本项目中建议采用进口的、抗污染的反渗透元件。这种反渗透膜元件专门应用于有较严格预处理、但是原水中仍富含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应用领域,它表现了卓越的抗污染能力和可清洗特性。目前反渗透市场基本上全部采用进口RO膜

14、元件,因此本项目同样采用美国KOCH RO膜。科氏反渗透膜实际上就是过去常讲的流体膜(Fluid Systems) ,因为科氏滤膜公司在 1998 年收购了流体公司。科氏公司收购流体公司后,所有反渗透产品仍然保留使用流体公司赋予产品的名称和复合膜商标 TFC。 从制造角度,科氏滤膜的反渗透膜以其提供的材质最多、口径最多、长度最多、脱盐率最多、流道宽度最多、流道材质最好、应用领域最广泛而闻名于世,体现了科氏对客户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精益求精的企业体念。因此,科氏是唯一能够为客户精确量身定做技术方案的膜供应商。 从现场应用角度, 科氏滤膜的反渗透产品以其极强的抗污性、 持久的稳定性、脱盐率高、运

15、行压力低、节能、服务好等特点而赢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分述如下。 a、抗污染性极好 进入 90 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河水、湖水、水库水、海水、地下水等天然水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另外,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引发的回用二级市政污水和工业污水等作为特殊水源。无论是用天然水,还是用污水作为水源,反渗透膜系统均对膜本身的抗污染性首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膜的抗污染性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考虑指标。 FluidSystems流体所有的 TFC 薄膜(S、ULP、HR、XR、SS、HF 等系列)因特殊的膜表面涂层及处理技术而拥有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的抗污染性, 甚至优于某些抗污染类产品。这种优势得益于开发路线的正确性。关于抗污染膜的开发路线,有的公司以提高膜面光洁度为主,有的则主要是将膜面电性变为电中性。这两种方向均表现不理想,而科氏公司开发抗污染膜则综合了这两条路线的优点,一方面,用亲水性的高分子物质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