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33503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介绍一、ELISPOT技术概述1. 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ELISPOT全名为酶联免疫斑点检测,英文:(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它结合 了细胞培养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即ELISA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细胞因子的 分泌情况。其技术原理,一句话概括就是:用抗体捕获培养中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并以 酶联斑点显色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Sedgwick JD 2005)。该技术检测细胞因子具有三大优点:其一,灵敏度高。在一百万个阴性细胞中只要有一个分 泌细胞因子的阳性细胞即可被检测出来。这是目前为止,最为灵敏的检测技术,灵敏度比传 统的的ELI

2、SA方法高2-3个数量级。其二,单细胞水平,活细胞功能检测ELISPOT检测的 是单个细胞分泌,而非细胞群体的平均分泌。在检测的过程中,有活细胞培养与抗原刺激阶 段,检测的是活细胞的功能,而非死细胞的遗留物。其三,操作简便经济,可以进行高筒量 筛选。ELISPOT没有复杂的细胞体外扩增过程,不使用同位素,不需要大型的、专门的实验 仪器设备。按照标准化的实验操作,一个实验者可以同时处理数百个样品,效率远远高于其 它检测方法(Kalyuzhny AE 2005)。实验设计在96孔培养板上进行,直接以培养板的塑料板底或者PVDF膜以及硝酸纤维素膜为 基质,包被上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以捕获细胞分泌的

3、细胞因子。(由于涉及到细胞培养 的过程,对单克隆抗体的要求要远高于ELISA中的捕获抗体,该抗体需要无毒,不含内毒素, 亲和力高等特点。)之后,在培养板的孔内加入细胞培养基(现在无血清ELISPOT技术已经 成熟,培养基中可以不再含有血清)、待检测的细胞以及抗原刺激物进行培养。在特异性的抗原或者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数小时之内,T细胞就会开始分泌各 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当即就被位于细胞下方的膜上的单克隆抗体所捕获。在洗去细胞之后, 被捕获的细胞因子可以与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结合,然后用酶标亲和素再与生物素结合, 进行化学酶联显色,就可以在膜的局部形成一个个圆形的斑点。每一个斑点就对应了

4、当初一 个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斑点形成细胞(Spots forming cells SFCs)。统 计膜上的斑点的数目,再除以当初加入孔内的细胞总数,就可以计算出阳性细胞的频率。其 实验原理如下所示:1. 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包被在培养板的孔底部;2.封闭所能结合单瓣的其他部位;3.加入细 胞及以及刺激物培养,阳性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被细胞下方的单克隆抗体捕获;4.移出细胞, 洗涤;5.加入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双抗体夹心法ELISA类似);6.加入酶标链霉亲和 素;7加入显色底物,在酶的催化分解下,产生不可溶的色素,就近沉淀在局部的膜上形成 斑点;8.斑点计数(可以人工计数,也可

5、以使用自动的读板仪来计数),数据处理,结果分 析。2. ELISPOT的发展历史ELISPOT方法从创立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1983年,在地球南北两个半球地理位置 相距遥远的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独立的创立了这项技术。一个研究小组位于澳大利亚西 部的柏斯Peth,牵头人是当时正在当地Margaret女王医院儿童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 Jonathon D. Sedgwich (Sedgwick JD et. al., 198)。另一个研究小组位于北欧瑞典城 市哥德堡Gothenburg,带头人是哥德堡大学医学微生物系的学者 Cecil C. Czerkinsky (Czerkinsk

6、y CC et. al., 1983a)。前者开创ELISPOT方法是为了研究B淋巴细胞分泌 IgM 抗体的情况(Holt PG et. al., 1984; Sedgwick JD et. al., 1984);而后者除了用 于研究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的情况(Czerkinsky CC et. al., 1983b; 1983c),还应用于 大肠杆菌分泌肠毒素(Czerkinsky CC et.al., 1983a)和成纤维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 (Czerkinsky CC et. al., 1984)的研究中。虽然研究的对象不一样,但是该实验技术所 涉及的原理以及方法步骤和我们现在的标准EL

7、ISPOT几乎完全相同。这二十多年来,ELISPOT基本技术并没有什么重大变化,但是技术进步一直没有停顿,实验 材料的改进了,实验灵敏度与重复性提高了,实验应用领域也拓宽了。1) 底板材质的改进ELISPOT技术从创立之初,检测底板都是使用的普通塑料板,它的蛋白吸附能力差,因此实 验的灵敏度有限。1985年,Moller SA和Borrebaeck CA将膜板引入ELISPOT中(Moller SA et. al., 1985),检测的也是分泌抗体的阳性B细胞。他们引入的是硝酸纤维素膜,获得 了远远优于塑料板的结果。1995年,荷兰Utrecht大学免疫研究所的Schielen P团队(该 团

8、队后来挂靠Utrecht大学,创办了荷兰U-Cytech公司,成为世界上顶级的ELISPOT试剂 盒生产商之一)把一种更优于硝酸纤维素膜的PVDF膜也被引入了 ELISPOT检测中(Schielen P et. al., 1995)。做过Westernblot的人都知道,PVDF膜比硝酸纤维素膜有更优的蛋白 吸附性质,更加精细的显色条带分辨率。因此,PVDF的引入是继硝酸纤维素膜之后,ELISPOT 底板材料的又一次重大突破(McCutcheon M et. al., 1997)。至今,PVDF膜几乎完全取 代了 NC 膜(Weiss AJ 2005)。“反者道之动”。塑料板在被膜板取代之后,

9、沉寂了许多年,现在又开始兴旺起来了 (Ronnelid J et. al., 1997; Okamoto Y et. al., 1997)。最著名的塑料 ELISPOT 板当 数荷兰U-Cytech公司研发的透明板,已经成为了该公司的一大特色。塑料ELISPOT板的重 新兴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进步,在塑料材质的改进之后,板底吸附蛋白的能 力已经比传统的塑料板有了很大提高,虽然还赶不上膜板,但是应付ELISPOT实验已经绰绰 有余。更高质量的抗体也有利于塑料板获得更好的ELISPOT结果。另一方面归因于塑料板自 身的优势,相对低廉的价格,简化的操作步骤,简短的实验时间都是塑料板的优势

10、(Ronnelid J et. al., 1997)。此外对于透明板,还可以在实验中随时观察细胞的状态与密度,这对 新手是很重要的。2) 检测内容的多样化在ELISPOT技术创立之初,主要用于检测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包括各种类型的免疫球蛋 白,包被的材料是特异性的抗原或者抗体的抗体(Holt PGet. al., 1984; Sedgwick JD et. al., 1984)。B细胞分泌的抗体一般的量比较大,容易检测,即使早期ELISPOT检测的灵 敏度不够高,检测大量分泌的抗体还是不成问题的(Bjorkander J et. al., 1991; Ahlfors E et. al., 1

11、991; Holmgren J et. al., 1992a)。时至今日,ELISPOT 检测还广泛地用来 研究粘膜免疫中的抗体分泌情况(HolmgrenJet. al., 2005)。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ELISPOT 检测的灵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至于可以检测到痕量的细胞因子,于是它的主要应用就 转移到检测细胞因子上来 7(Czerkinsky C et.al,. 1988a; 1991; Hutchings PR et. al., 1989)。现在各种常见细胞因子的检测都有了商业化的试剂盒,使用起来非常方面。能商业 化检测的细胞因子包括人类、小鼠、大鼠、猴子、猩猩的干扰素(Y-IFN)

12、、白介素(IL-2, 4, 5, 6, 10,12等)、颗粒酶(GranzymeB)、肿瘤坏死因子(TNF-a)。目前全球ELISPOT 试剂盒的主要供应商有:荷兰U-CyTech公司、瑞典Mebtech公司、法国Diaclone公司、美 国BD Pharmingen公司和R&D公司。他们的产品各有特点,其中荷兰U-CyTech公司的产品 质优价廉,在国内市场居于主导地位。3) 多细胞因子的检测通常的ELISPOT检测每个孔只检测一种细胞因子。如果要在一个ELISPOT孔内同时检测两种 或者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可以包被两种抗体以捕获两种细胞因子,然后用两种不同的酶联 抗体以及显色剂显出两种斑点

13、来。早在1988年,Cecil C. Czerkinsky就提出并且实现了 这种想法(Czerkinsky C et.al,. 1988b)。但是,双色ELISPOT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弱点, 那就是斑点分离的问题。大家知道,斑点的混合色属于物理学上“颜料的三原色”问题,两 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如果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的表观颜色。其中的细微差异, 人的肉眼有时候都难于判断,何况是自动的读板仪。所以,在双色ELISPOT斑点识别上,总 会有些混色的斑点无法正确的识别与分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们想到了用荧光元及检测 ELISPOT 的方法(Ruedl C et. al., 1994; Sa

14、rawar SR et. al., 1994)。不同颜色的荧 光混合在一起,只要加一张滤光片,就可以精确的滤出目标荧光,而遮蔽掉其它颜色的荧光, 荧光之间可以互不干扰。这对于双因子,甚至多因子ELISPOT检测都是十分理想的手段 (Gazagne A et. al., 2005)。但是荧光ELISPOT检测目前还有不足之处。由于荧光素直 接偶联在抗体或者亲和素上,缺乏酶催化底物的那种放大作用,所以灵敏度还无法和化学显 色的ELISPOT方法比较(Gazagne A et. al., 2005)。此外,硝酸纤维素膜自身在激发下 就会发荧光,所以不适合做荧光ELISPOT底板材料。PVDF膜也有自

15、身发荧光的问题,虽然 不像硝酸纤维素膜那样严重,但是也会造成背景升高,信噪比下降的问题(Gazagne A et. al., 2005)。荷兰U-Cytech公司已经发开出了新一代的荧光底板介质Hydrogel,它既有很高 的抗体吸附性质,又没有荧光背景Hydrogel目前存在的唯一问题是保存起来不够稳定, 限制了它的推广。综上所述,多细胞因子检测是ELISPOT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在技术上 还不够成熟,有待于改进。二、ELISPOT的方法由于有商品化的试剂盒,ELISPOT操作本身已经大大简化。目前的ELISPOT试剂盒按抗体的 包被情况分为已包被板的和未包被板的两类。前者实验操作简单,但

16、是背景较高,且价格较 贵,所以应用不如后者广泛。按照ELISPOT底板材料分,可以分为PVDF膜板和非PVDF膜板。PVDF板由于疏水性的问题,需要用乙醇预先润湿,在洗涤过程中也更复杂一些。各个公司 的试剂盒使用起来大同小异,我们以荷兰U-Cytech公司的PVDF板IFN-y试剂盒威力,列 出其操作方法。1. 实验的准给工作1) 设备与耗材:1. 超净工作台;2. 5% CO2 37C细胞培养箱;3. P20, P200, P1000 微量移液器;4. P300 8通道微量移液器,P300 12通道微量移液器;5. Biosys ELISPOT Reader6. P20, P200, P1000 枪头;7. 多道移液器吸槽;8. 0.5mL, 1.5mL EP 管。2) 溶液配制PBS:人用分析纯试剂,Millipore级别的纯水配制,高压灭菌。PBST: PBS加入0.05%人Tween-20,注意无菌操作。储存于20-25C,可存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