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33502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1 范围 适用于开关设备装配的接线作业基本事项,特殊作业要按图样或明细表的指示进行。2 配线一般注意事项2.1 性能事项2.1.1 使用配线图指定的电线、端子。2.1.2 对具有电流线圈性能的直流元件进行主回路配线时,在该元件旁不得进行类似线圈的环状配线。2.1.3 仪表用配线:为防止仪表出现误差须按指定长度配线。2.1.4 交流主回路配线如果接近箱、罩、框架(磁性材料)等时,因其漏泄磁束,要防止在箱、罩、框架上产生涡流而发热。如发热则要求改进设计方案。2.1.5 各端子要确实进行紧固。2.2 技能事项2.2.1 配线的路径(引绕方法)要注意以下事项: a)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

2、下,要走最短距离; b)为保护电线包皮,应避开构造物(箱、框)的锐角部位,或是用橡胶带等进行保护; c)避开电弧发生部位; d)避开发热部位。2.2.2 配线在产品的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a)内藏的元件可以检查和拆下; b)不得影响内藏元件的动作; c)为了使目的地一目了然,同一方向的线尽可能汇总在一起; d)在可动部位旁边配线(或敷设电缆时),要固定行线,不得接触、卡住可动部分; e)试验完后,对调整位置待定的端子配线,应在最初切线时留有适当裕度,调整位置决定后再切断整理; f)从其它部位配线到产品控制箱时(交货后现场安装配线),为使配线方便,要留有可以安装配线架的充分空间。2.2.3 配

3、线保护要注意事项 a)配线束的重要部分要固定,避免因振动、摇摆而损伤,固定件要装在不安装元件的箱体(结构物)侧面; b)电线穿过结构物或是接触结构物的地方,为避免电线包皮损伤要用保护材料保护电线; c)电线弯曲半径为其外径的2倍以上; d)原则上,主回路电线(高压)和控制回路电线不放在同一束内。3 配线的处理方法3.1 配线方式种类配线方式有捆扎配线、线槽配线(见图1)等方式。3.2 捆扎配线方式3.2.1 电线捆扎方法 同一方向系统的电线汇总为一束,用结扎材料尼龙扎带捆扎。为了避免电线零乱或结扎的间隔过短,从而影响美观而且也不经济,在没有分支回路之处的捆扎间隔为横线100150mm,竖线20

4、0250mm较为合适,有分支回路时在分支前捆扎,见图2;特殊使用状态(振动元件等)可不按此值。3.2.2 扎带规格与捆扎范围见表1,扎带如图3所示。表1型号长度L(mm)宽度B(mm)最大束线径(mm)承受力(N)TP-80M802.51581TP-100M1002.51881TP-160M1602.54081TP-200M2002.55081TP-140L1403.633182TP-200L2003.650182TP-250L2503.660182TP-300L2953.676182TP-370L3703.6102182TP-160ST1604.838221.7TP-200ST2004.85

5、0221.7TP-250ST2504.860221.7TP-300ST3004.876221.7TP-370ST3704.8102221.7TP-430ST4304.8110221.7TP-150HD1507.636545TP-200HD2007.650545TP-250HD2507.660545TP-300HD2927.676545表1(完)型号长度L(mm)宽度B(mm)最大束线径(mm)承受力(N)TP-370HD3687.6102545TP-430EHD4309110794TP-530EHD5339140794TP-710EHD7109190794TP-780EHD7759228794

6、TP-830EHD8129239794TP-910EHD91093007943.2.3 捆扎配线的固定 捆扎配线的固定按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a)原则上,用端子和元件端子固定。在振动少的元件上,不需固定,在有振动的元件和可动框架上,则要在未固定的长度部分用尼龙夹具固定(见图4)。图4注:尼龙夹具中A要与线束适应。 B)不能使用尼龙夹具时,在主回路上,因尼龙夹具内径小而不能使用时或是箱壁面等没有直接连接电线束时,应适当地做一些金属固定件,固定在箱的侧面。如图5。 注:使用平板时,框截面的角是否倒角R,并且缠绕橡胶板、塑料胶带,以不得损伤电线为原则,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C)接地金属部分如果直接挤压绑

7、捆线,可能使电线产生损伤导致接地事故发生;为了安全,接地金属部应为不直接挤压绑捆线的结构。3.2.4 绑捆线的交叉 在计划配线路径时尽量避免出现绑捆线交叉,需要交叉时,一般在竖线上交叉横线,见图6。3.2.5 电压等级不同时的配线 电压等级不同的回路的电线,不得绑捆在同一束里,而应该各自成束。3.3 行线槽配线方式 行线槽配线方式是将电线随意放入金属或是绝缘材料形成的行线槽内,从外部无法看见电线排列的方式。3.3.1 行线槽配线的优点 行线槽配线方式因电线束装在行线槽内,没有来自外部损伤电线的危险性,而且外观也整齐,是一种较好的配线方式。行线槽内装入的电线根数由行线槽的截面积而定。3.3.2

8、行线槽的种类 行线槽根据材质分为金属行线槽和绝缘行线槽。我厂目前使用的是绝缘行线槽,见图7。绝缘行线槽是用硬质聚氯乙烯挤压成型。3.4 配线一般事项3.4.1 配线顺序 各种元件安装好后,依照下面的顺序进行配线作业。3.4.1.1 配线方式和配线路径的决定 对同一工程或同一产品(机种),为保持路径一致,应参考上次工程(产品)配线照片编制计划。3.4.1.2 电线长度剪切 用绳子或金属丝根据配线路径进行测量,在测量值加上工作裕度后,编制电线尺寸表,并依此剪切电线。3.4.1.3 剥线长度用剥线钳剥去电线包皮,包皮剥掉长度由所用压接端子的圆筒的长度决定见 图8(注意:剥线时要选择与电线规格相适应的

9、剥线钳)。3.4.1.4 端子按照接线图的表示,在电线上套上规定的端子号,具体规定如下:a)端子号在4个数以下时套管长度为14mm,5个字以上时为17mm;b)序号的第一个字,都向着端子侧。 见图9; C)用剪钳割开一端的芯线见图10,不要使端子号脱落,这样以后的作业就很方便; d)端子号的直径按图样要求;e)端子号焊在裸压端子的根部;f)标识相或极性时,将有色塑料管剪切为10mm长套在电线端部表示,如图11。3.4.1.5 电线布线 依据配线方式,配线路径,并根据电线布线需要,进行固定、捆绑作业,配线路径为上下时,为了使上部元件到下部元件,电线布线顺利,在紧固端子时要注意紧固顺序。3.4.1

10、.6 清理 电线末端处理,端子紧固等配线作业完成以后,应将箱内多余的电线等杂物清除干净。3.4.1.7 结线检查 外观和使用万用表检查,确认是否正确作业。3.4.2 外观 为避免电线包皮的损伤、脏污,在配线过程中,应避电线松弛。3.4.3 配线路径3.4.3.1 电线不得妨碍箱内安装的控制元件的动作电线分布要避开发热部位,且不能影响美观。3.4.3.2 元件两侧的竖线应距元件20mm以上,穿过元件间时,应距元件10mm以上,横线则要距元件的端子15mm以上,见图12。3.4.4 使用电线 使用的电线的公称直称和包皮材料要根据回路电压,周围电压,周围条件,和通电电流容量来决定,因此配线作业不能使

11、用指定以外的电线。3.4.5 电线束的弯曲半径 弯曲电线束时的内侧弯曲半径应在电线束外径尺寸的2倍以上较为合适。见图13。电线束的弯曲半径小,这样尽管外观上漂亮了,但是包皮和导电束的应力增大了,会导致龟裂、折损,因此,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电线束的弯曲半径应该增大。3.5 过渡线 控制板和控制板以及箱和过渡电线叫做过渡线。3.5.1 静止物之间过渡(板和板) 板和板等静止物间的过渡线的配线方式与板上其它元件的配线方式相同 见图14。3.5.2 可动物间的过渡 可动物间的过渡规定如下: a) 与箱和门等可动物间的过渡,因门的开、关使电线反复地弯曲、扭转,所以要使用导线芯数量多的电线,防止断线。

12、b ) 过渡线的限度和状态及两端的配线方式,见表2。表2 配线方式不同的过渡线的状态和限度配 线 方 式过 渡 线 状 态每 束 线 的 限 度行线槽配线行线槽配线捆绑捆绑外径30mm以下行线槽配线捆绑配线捆绑槽配线捆绑槽配线C)过渡线的固定压板在水平或上、下不同的位置时应使各部位都处于有充分裕度的状态。并且,为保护电线,可用塑料管等套在电线上。见图15、16。4电线保护4.1防止电线损伤 电线接触结构物时,有可能受机械性运动损伤电线包皮,因此要用厚度为1mm3mm的合成橡胶板(带)保护橡胶板(带)插入困难时,用塑料带缠绕多层,见图17。4.2 防热或防潮保护 原则上,不在热源附近配线。在万不

13、得已的情况下,必须要在热源周边配线或是需要对电线进行防潮保护时,按照下述两种方法之一处理。4.2.1 使用硅管保护 硅管保护形式见图18。4.2.2 使用玻璃胶带和涂清漆的保护方法如下: a)用玻璃胶带半压绕1圈,并在其上面刷涂环氧清漆,这样多次重复直到绕到图样指定圈数(最少绕2层),见图19。B)将缠绕端头引向最后12圈的下面,紧固后切下端头,端头留量为2mm以下,见图20。5 配线检查 配线完后检查配线作业是否正确。5.1 外观检查按表3。 表3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1使用的电线导线截面积,导线束数,导线包皮材质,颜色是否是指定的?2电线包皮的损伤、脏污3配线松弛4紧固部位松动元件安装部、端子连接部是否忘记紧固,有无松动?5电线束弯曲半径是否为完工后线束外径的2倍以上?6与金属部位的接触门开、关时接线是否接触?电线支持部有无金属部挤压?7元件损伤仪器、仪表的安装脚、绝缘套有无破损?8电线末端末端处理是否正确?9捆扎捆扎位置、间隔是否正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