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32547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新理念自学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教育新理念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 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A 、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C、是否具有标准答案。D、是否具有计划性。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 、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4、解放初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苏联凯洛夫的()A 、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学与发展 D 、教育学5、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2、蔡元培C、王国维D、陶行知6、在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鹦鹉学舌、小僧念经”的原因最主要是:()A 、教学方法不当B、艺术教育观念不当C、教师艺术造诣不高D 、都不是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A 、1993 年B、 1999 年C、 2001 年D、 2003 年8、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 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A 、素质教育B、大众教育C、网络教育D 、终身教育9、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A 、知识的积累B、人际关系C、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D、上级领导的重视10、“修道之为教” 是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其代表

3、人物是()A 、孔子B、老子C、庄子D、朱熹11、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A 、孔子B、赫尔巴特C、柏拉图D、斯宾塞12、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代表是美国的 ()A 、马斯洛B、萨特C、海德格尔D、布贝尔13、任何教育都是 ()的结合。A 、功用性和理想性B 、功利性和育人性C、协作性和教育性D 、教育性和时代性14、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A 、要形成教学意识B 、要了解学生C、编写教材D、形成课程意识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A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C

4、、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D 、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2、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A 、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D 、需要综合运用知识。3、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A 、世界是综合的。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4、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美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培育对美的境界的追求B、不是所有的美的活动都具有美育的价值C、只要有利于美的

5、精神的培育, 人的一切活动和交往都是美育的素材 D、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美育是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5、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A 、以学生为本位B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C、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D、以大众教育为本位6、知识经济把经济推向了一个新形态,它是()A 、高科技经济B、道德经济C、创新经济D 、全球化经济7、教育理想的种种思想包含()教育观。A 、人文主义B 、科学主义C、社会理想主义D 、浪漫主义8、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有几个教学步骤是()A 、明了B 、联想C、系统D、方法三、判断题1、知识的本质在于

6、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2、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3、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4、发展性是科学的本质。 ()5、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6、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7、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8、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9、只要课堂内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并不与升学矛盾。()1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课程结构的改变。()四、简答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3、简述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教育第三次飞跃的

7、促进作用。4、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5、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6、谈谈你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五、论述题1、请结合你所教学科,谈谈你的学科教育观。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是什么?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到题目中的括号里。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提出来的。A 、杜威B、陶行知C、陈鹤琴D 、布鲁纳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A 、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C 、重视问题解决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

8、出教室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A 、客观性B、规定性C、不确定性D 、永恒性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A 、实践能力B、分析能力C、综合能力D 、创新思维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的发展。A 、特长突出B、富有个性C、均衡D 、一致6、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A 、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 、科学的7、()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A 、创新能力B、信息能力C、 综合能力D 、动手能力8、“和谐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A 、昆体良B、苏格拉底C、孔子D 、亚里士多德9、自我实现的教育最重要

9、的是()的教育。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A 、创造人格B、自尊C、品德D、知识10、罗杰斯提出了()教学法。A 、发现B、接受C、非指导性D、程序二、 判断题 (请将您的答案判断填入括号内,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

10、()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三、简答题1、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2、简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四、辨析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1、试比较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罗斯杰的教育思想的异同。2、新课程改革中有人认为知识最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更不能忽略知识教学;有人认为能力培养最重要,因为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请结合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谈谈您对这

11、个问题的认识。五、案例分析题(30 分)材料:一天下午,前进中学办公室接到市教育局打来的电话。下面是通话中的具体对话(市教育局简称市局,前进中学简称中学):市局 :前进中学吗?中学 :是啊。市局 :我是市教育局办公室。明天上午市人大去你们学校检查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请作好准备。中学 :我们学校上午都在上课,检查素质教育请下午来吧,我们的活动都在下午。请结合这则材料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一、正误判断题1、教育理念 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2、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应是一成不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等同于创造能

12、力,因此,“中国制造”等同于“中国创造”()、 创造性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小孩子的好奇心源自于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去问题教学 ”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实际上是“优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实际上是什么都不懂的差生。()、 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应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10、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11、知识 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不必要追究它的过程。更不能持怀疑的态度()。12、世界是综合的 ,知识也是综合的,人为地将知识割裂开来,将专业分得越细,越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