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320080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要:主要是探讨2002年至2008年的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分析近年来石油价格上涨的缘由,其目的是更好的了_解石油价格IcE对我们的影响和探讨我国面对石油价格上涨应当实行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图表法来探讨的,分析缘由,对我国的影响来找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通货膨胀;替代能源 1石油价格上涨的缘由 1.1 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料,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依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料,20

2、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靠近其最大供应实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 1.2从供应方面看,石油出口国家增产实力有限 全球石油资源的压力始终在持续,储采比的指标持续下降,增产空间有限。石油资源的储备量在逐年削减,必定影响石油价格的走势。 1.3欧佩克寡头垄断 欧佩克有11个成员国,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

3、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因此,长期以来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始终发挥着巨大影响作用。近几年来,虽然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但这些国家石油出口量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来与欧佩克抗衡。欧佩克在饱尝1998年国际市场油价暴跌之苦后,面对当前全球石油市场的大好形势,必定要加强对石油供应的限制权以获得最大利益。 1.4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依靠性过大。使石油需求弹性减小 目前全球经济加速发展,促使对石油的需求加大,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快速增加,使经济增长对石油的依靠性加大。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使需求弹性减弱,因此当油价大幅上涨时,石油需求

4、量并没有明显回落。 2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1增加外汇开支,加大外汇平衡压力 初步预料,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38美元左右,与去年28美元的均价相比,每桶上涨达10美元。预料我国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干脆导致中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而且,今年我国仅原油这一种产品的进口就将造成超过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2.2给整条石油产业链带来沉重压力 对于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企业和化工企业来说,石油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带动下游石化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有助于石化行业走出产品价格长期低迷的态势。

5、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时滞的问题,对企业的手艺提高会有影响,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次在短期内,国内石化行业依旧会面对原材料的价格大幅攀升带来的成本压力。而对于在现有的化纤,塑料行业来说,其产品的价格往往由激烈的市场竞争来确定,又要面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影响会更大,因此,面对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整条石油产链越是末端压力越重。这样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峻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会因此下降。 2.3油价上涨带来了成本增加,物价上涨 依据2002年我国投入产出表,从理论上测算,原油价格上涨10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化行业的成本将上升6.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6、上升1个百分点,化学工业上涨0.8个百分点,建筑业上升0.5个百分点,农业上升0.2个百分点,设备制造业上升0.4个百分点,纺织业上升0.3个百分点,国内贸易业上升0.2个百分点。 2.4增加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我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干脆导致支付原油选购成本上升,这最终需中国国内各行各业担当,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延迟国内投资额,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始于2006年底的物价上涨有2个源头,一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就是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大幅上升的压力,我国一级3次上天成品油的价格,在肯定成都上加剧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依据2004年5月国际能源所,O

7、ECD经济部和IMF经研部合作探讨的报告,假如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 3关于应对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措施 3.1加大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确保石油基本供应 所谓石油基本供应,是指依靠本国石油供应,保障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国民生活方面对石油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东部的很多老油田已出现石油产量快速递减的趋势,假如没有后续石油资源接替,要维持目前的石油年产量也是特别艰难的。我国应加强西部和海疆石油勘探开发,增加石油储量,扩大石油生产实力。 3.2主动投资国外石油勘探开发业务,保障海外石油进口 目前,俄罗斯、里海地区国家、中东地区国家,竟

8、相发展自己的石油行业,须要资金,须要技术,更须要市场,因此,这是中国石油企业大步走出去的好时机。中国石油企业应将海外投资的重点放在沙特、伊朗、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西北利亚,筹措资金收购其油气资产,组织技术力气干脆从事油气勘探、开采、输送和销售,努力保障我国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 3.3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体系,避开石油供应风险 为了应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风险,应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提高石油储备水平。利用石油储备,一是可以低价买进石油,高价卖出石油;二是在战乱发生或国际石油价格狂涨时,运用石油储备可以平抑国内或国际油价,保持本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国家石油储备,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

9、储备分别达到158天、169天和127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其次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40,但石油储备天数仅为35天。因此我国应尽早建立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和商业库存体系。 3.4开展国际石油期货交易。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 我国石油公司应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主动参加国际石油衍生品交易,进行“风险选购”,“高抛低吸”,从事期货“套期保值”等,一方面从市场价格波动中博取更多的国际收益,另一方面保证对国内石油需求的均衡供应。目前我国应与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地区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获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确定的话语权,充分发挥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功能、近远期交易均衡功能和公允交易

10、功能,保障本地区和本国经济。 3.5大力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削减对石油的依靠 从应付石油涨价风险考虑,应加快自然气、电力、太阳能、地热、氢、核能、煤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这些能源能够在更多领域替代石油。同时,注意能源节约,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机制和政策,合理引导能源消费,改进能源消费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6加强石油价格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市场机制 目前,我国成品油定价主要由三大石油公司提出定价报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这种方法与我国目前的石油市场机制是相适应的,特殊是在应对本次国际石油涨价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应加强我国石油价格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市场机制,真正使三大石油公司进人国际石油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实力;使高能耗企业变更生产增长方式,提高能源运用效率;使国内原油、成品油市场体系更加规范,增加应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