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31306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能性》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能性》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能性》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可能性》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可能性》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能性》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性?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可能性?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可能性?说课稿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的实验教材 ,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可能性 ,这局部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根底 ,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我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

2、生 ,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 ,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 ,很容易被新异的事物所吸引 ,从而产生学习动机 ,然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个别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恰当的利用评价手段 ,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开展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因此 ,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3、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是不确定的;2、通过小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表达事件发生的情况;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 ,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 ,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

4、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的轻松 ,学的愉快 ,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共同开展 ,综上所述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了五大环节:一、游戏激趣 ,导入新知;二、活动体验 ,合作探究;三、体验激趣 ,深化所学;四、联系生活 ,拓展视野;五、动手操作 ,实践感知。下面我就将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意图阐述如下:一、游戏激趣 ,导入新知: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 ,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而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包含数学模型 ,因此 ,在上课伊始 ,我丢掉了教材中联欢会主题图的引入 ,而是选用了“石头、剪子、布这一项师生互动的游戏来导入新课 ,这项游戏学生再熟悉不过了 ,在他们猜想了老师和自己

5、谁会赢之后 ,师生共同进行游戏 ,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 ,游戏结束后 ,从同学们的记录结果和开始猜想的结果的比照中得出结论 ,自然的引出一些事件的发生是有可能性的 ,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从游戏的形式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二、活动体验 ,合作探究: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组摸棋子的游戏 ,共将此环节分成三个板块来进行 ,一是让学生感知“一定与“不可能在课前教师为每组的同学各准备一袋大小个数相等的棋子。要求各组的同学分别进行摸棋子的游戏。要求摸到黄色棋子最多一组同学获胜。实际上 ,分发到各组的棋子袋中 ,有四组同学袋内的

6、棋子全是白色 ,而有一组同学袋内的棋子全是黄色 ,在同学们快乐的游戏 ,到失败的叹气 ,再到比照赛规那么的猜疑中 ,教师适时点拔 ,让学生翻开口袋看一看 ,在同学们对“如此比赛不平的抗议声中 ,教师适时引导 ,让学生总结出在全是黄棋子的袋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的结果一定是黄棋子 ,那其他小组没有获胜的原因是在全是白棋子的袋里不可能摸到黄棋子。在学生亲身实践 ,动手操作 ,用眼观察 ,评析结果的过程中 ,感知了“一定和“不可能 ,随着教师的适时提问:“这样的游戏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比赛公平呢?将教学推入本环节的第二和第三板块 ,体验“可能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 ,也就是

7、说出“在一个袋既要有黄棋子 ,又要有白棋子。这样才公平之后 ,教师适时引导 ,“这时我们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出一个棋子的结果会怎样?点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对可能性的大小进行验证感知 ,此时教师将一袋白棋子和一袋黄棋子中的一颗棋子进行对换 ,强调如果游戏规那么不变 ,还是摸到黄棋子多的为胜的话 ,你愿意到哪组的袋里来摸棋子呢?为什么?并让学生再次进行摸棋子的游戏 ,并做好记录 ,实际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新知 ,上下相连 ,使所学过渡自然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三、体验激趣 ,深化所学此环节的设计来源于联欢会情境图的启发 ,依据学生的分组情况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各种水果和托盘

8、,来进行“水果拼盘的竞赛 ,共设立了五项内容A.一定是桔子B.一定不是桔子C.可能是桔子D.很可能是桔子E.桔子的可能性很小 ,让学生在托盘中摆出相应的答案。实物的再现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动手、动脑、动口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体的意识 ,对所学的知识到达了贯穿 ,进入教学的第四环节。四、联系生活 ,拓展视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用“一定、可能、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 ,说说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同时又应用于生活 ,进而完成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动手操作、实践感知让学生用手中的圆形纸制做摇奖转盘 ,并用顾客或

9、商场经理的不同的身份来设计 ,再次感知所学。观察内容的选择 ,我本着先静后动 ,由近及远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 ,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 ,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 ,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雷雨 ,雷

10、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乌云密布 ,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 ,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拟观察 ,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 ,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 ,白云飘 ,鸟儿飞 ,树儿摇 ,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 ,幼儿不仅印象深刻 ,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 ,记得牢 ,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

11、上 ,引导幼儿联想 ,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尖尖的 ,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 ,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 ,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2、。总之 ,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自主合作 ,尝试探究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体会数学课堂学习的快乐 ,体验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 ,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 ,如有不当之处 ,敬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和指正。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