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探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30874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论探究摘要:要: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几年时光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成为突出的重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略谈一下自己的一点酌见,由此种种弊端,而更应从多元智能方面的培养着手,教学评价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通过识别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为学生提供发展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机会,评价的来源应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优劣只有在社会生活和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中,在问题情境或特色文化背景中,才会有某种智能的体现,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开拓与多元化智能相匹配的学习活动摘要: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几年时光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2、,在小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成为突出的重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略谈一下自己的一点酌见。关键词:教育理论教学评价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在过去的传统教育教学中,评价大多注重甑别,选拔的功能,只注重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评价注重近期的显性的效果,衡量的标准是表面的、暂时的,评价的方法单一,强调结果而不注重于过程,大多是笔试题、客观题,并没能注重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培养,教学评价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

3、且要促进其就势能领域的有效品质向其他只能领域迁移。在传统评价中,学生要尽力在他们可能并不擅长的学业领域中去适合评价的要求,从而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决定学生优劣的往往只是一张各科分数的成绩单,单靠纸笔测验来衡量学生的优劣,没能摆脱“知识本位”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纸上考读写听说、计算,既不能够全面客观的诊断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发展状况,又导致了教与学的片面发展,造成学生缺乏实际应变能了,量化和客观化成为学科课程评价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重视了定量评价而忽视了定性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也就是说重视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重视了教师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

4、评价等,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广,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种种弊端,而更应从多元智能方面的培养着手,教学评价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通过识别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为学生提供发展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机会;评价的来源应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优劣只有在社会生活和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中,在问题情境或特色文化背景中,才会有某种智能的体现,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开拓与多元化智能相匹配的学习活动。评价的核心是“全人观”,评价给学生找到并提供成功的支撑,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

5、不足,从而协调客观的发展自己,尽可能是自己能在多方面得到发展;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给他们以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善于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以促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最大限度的学有所长。另外,单靠纸笔很难测出学生的多元智能,可采用为学生设立“成长记录袋”,其中既有单元测验与期末考试卷,又有作业、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等,其作用就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而获得的结果,通过分析客观描述学生学科学习的日常表现,进步与不足,提出鼓励、表扬的评价语言,以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感觉。优化教学评价是一项艰巨而复杂地系统过程,这只是我学习后的一点体会,需要全体同仁共同探讨研究,摄取一个最佳最优方案,以促进师生真正地全面的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