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29822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开园后疫情期间工作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幼儿园开学后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XX市教育局、市政府工作要求,切实 做好XX幼儿园开学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全园做好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幼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本园实 际,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做好我园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本园加强安全管理,继续完善幼儿园 防控措施,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幼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时掌握 学校疫情防控动态,防止疫情在本园扩散蔓延,确保新学期学校传染病防控工 作平稳运行。二、开学当日工作1、做好开学第一课,传达幼儿园新

2、型冠状病毒防控的有关要求、做好宣传 教育及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2、做好第一天到园人员统计工作,在门口设立疫情监测点,做好监测及询 问工作。对假期外出后从湖北等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按照相关要求,未达到隔 离观察14天的,需继续居家观察,并做好监测、收集和报告工作。3、除需达到本市规定的隔离要求外,有下列情况者,暂不适宜返园:凡出 现发热、咳嗽、呕吐、乏力、咽痛、腹泻等身体症状体征者,应待症状体征消 失(发热患者必须烧退后48小时方可返校;呕吐腹泻患者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 可返校),身体痊愈后方可返校(排除感染引起的咳嗽等症状的,如过敏、哮喘 等,需有医院提供医学证明)。返园师生,不允许带病或未

3、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 园返岗。返园当日,应指定幼儿园出入口,师幼应接受体温检测。对于因疫情 防控原因未能按时返乡到园上班的教职员工,视作上班处理,幼儿园需做好登 记报告工作。对教师不能准时到岗上课的,幼儿园应及时掌握情况,统筹协调, 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跟踪做好返乡返岗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 从事饮食、饮水的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上岗且保持人员相对稳定,以做好 学校开学的防疫准备和保障工作。4、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对本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病例及时报告、送医、消毒和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一旦发 生疑似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立即上报处置,并做好专

4、家研判后 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准备。开学期间应预备有足够的隔离场所,按照规定开展 人员分流、消毒工作。三、开学后工作1、做好每日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机制。如发现异常,迅速上报, 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2、严控聚集活动。不在规定的开学时间前,举行任何形式的集体活动。疫 情期间,严格压缩各类会议规模、数量和频次,一律暂缓跨园、跨地区人员聚 集性活动,一律暂缓到重点疫情防控地区参加活动。3、明确工作要求(1) 落实和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应切实加强传染病报告、返乡幼儿 来源查验、幼儿及教职工寒假期间健康状况申报、健康教育、晨间健康检查、 全日健康巡查、缺勤缺课登记、洗手宣传和落实、预防性消

5、毒、饮食饮水卫生 管理等预防措施。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疾病流行期间, 幼儿和教职员工入园前需要测量体温和报告是否有可疑症状情况,幼儿园严格 落实幼儿来园洗手环节,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出现发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 腹泻人员应立即送疫情报告人核查,及时隔离,及时送医。疾病流行期间,原则 上家长不进校,在校门口接送幼儿。若需要家长进园接送幼儿的,须报教育局, 并做好家长信息申报和测体温等工作。(2) 预防为主,及时规范处置突发情况。及时掌握本园幼儿和教职员工的健 康状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的流程和责任, 做好应对事件的物资准备。发现事件应立即向上级教

6、育和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在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采取处置措施。(3) 强化宣教,形成良好社会支持氛围。幼儿园应加强本园新型冠状病毒防 控知识宣传与教育,不断根据最新公告完善宣传内容,充分利用广播、健康教 育课、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和网络媒体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 幼儿及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能力。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接送学生的家长 一律不得进入校园。4、晨检和健康巡检工作(1) 晨检幼儿园每天儿童入园进入班级前,卫生保健人员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幼儿在进教室前应先洗手。询问和观察要点为:(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症状:发热(腋下温度337.3C或额头温度N36.8C,额温如3

7、6. 8 C则检测口温。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 咳痰等。(2) 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黏膜)、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 痛)、腮腺肿痛、黄疸、结膜充血、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如发现传染病相关 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立即告知本园疫情报告人和卫生保健人员,并做好记录。 如果晨检中发现幼儿出现各种感染症状,请立即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 转至隔离房间等待,并通知其家长。针对缺课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应通过电话 等方式直接向幼儿家长调查了解缺课缺勤原因,若因疾病或不适症状缺课缺勤, 应继续询问所患疾病或症状信息

8、。对于疾病信息,需请家长提供医疗机构诊断 证明材料;对于症状信息,若存在多种症状,需询问并记录完整。(2) 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幼儿园儿童在园期间,在卫生保健人员指导下, 由班主任、保育员负责开展全日健康观察,并做好记录,幼儿园下午应加测一 次体温。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要点同晨检,如发现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 及时告知本园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幼儿园教职员工在校园工作期间发生 疾病或有不适症状而离岗的人员,应及时告知本园疫情报告人,并由本园疫情 报告人做好记录。在园幼儿和教职员工应每日测量体温,有专人收集测温的情 况,体温超过37. 3C的,要先隔离并引导及时就医,病愈后凭返校证明入校。(

9、3) 因病缺课缺勤报告班主任负责每日登记缺课缺勤的幼儿,追踪缺课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 人事部门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幼儿园疫情报 告人每天核实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信息,如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5、重点区域工作(1)卫生保健室卫生管理卫生保健室在疫情控制期间,接到师生员工发热或有疑似症状等信息,应 立即上报,并迅速做好临时隔离、转诊和记录。加强本园卫生保健室消毒,加 强保健教师个人防护和隔离消毒制度,以防发生医源性感染。(2) 门卫管理工作园内人员管理。加强进出园门管理,根据需要可适当关闭部分园门或调整 园门开放时段。鼓励教职工错时、避峰到校。幼儿园门口增加值班

10、人员,设置 检查通道,进园人员逐一核查登记、测试体温。本园幼儿进园报到后,一般不 离开幼儿园,如需离开应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并凭有效证件出入,并测试体温。 减少非必须工作交流,鼓励网上沟通。必须进园的,进园人员由对口部门提前 报备。到园当日,按名单放行入园,并进行体温检测。进园人员自行佩戴口罩 等防护措施,无口罩不得入园。进园人员尽量避免在园内流动,尽量不在园内 就餐。临时进园服务单位,进园服务人员提前1日报备,学校按人员信息进行 清点核对,并进行体温检测后放行入园。服务人员进校后自觉进行手卫生,在 园期间,自觉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在所需服务区域行动,不得离开服 务区域。服务迅速,服务完毕

11、后立刻离开幼儿园。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对入 校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登记报告,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 腹泻等症状登记,且体温不超过37. 3C,方可进入幼儿园。(3) 餐饮场所卫生工作在食堂入口设置洗手池的基础上,在食堂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 毒液。有醒目标识提示进入餐厅时进行手卫生。食堂公共区域使用期间保持开 窗通风,每日2次(上午、下午)。食堂桌椅每日2次(上午、下午)使用250mg/L- 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食堂后厨按食品安全标准加强消毒、清洁频次。 教工原则上只在教工食堂用餐。各食堂以套餐形式供餐,减少选餐中飞沫污染 食品。食堂员工按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实

12、名晨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开 展工作。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增加日常清洗频次,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清洗, 阳光暴晒,清洁干燥保存备用。学生在班中用餐的,需督促学生将桌子清理干 净,饭前洗手后用餐。(4) 幼儿寝室卫生操作寝室楼道、洗漱间等公共区域,每H 14:00后,进行250mg/L-500mg/L W 效氯消毒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做好通风和卫生整洁。(5) 园内公共场所(教室、活动室、体育场所等)卫生,在这些场所入口醒目 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并有醒目标识提示进入时进行手卫生。公共教室 仅供教学使用,暂停其他活动。公共教室、活动室、体育馆保持通风状态。每 日放学后对公共设施进行250mg

13、/L-500mg/L有效氯溶液喷洒消毒。对话筒、键 盘、考勤机等设备用75%酒精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6) 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体温不超过37. 3C方可开始工作。 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 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7) 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及时清运。未清 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 桶内外表而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 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各相关场所应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调整清

14、洁和消 毒的频率,应按照“学校消毒技术要点”(详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每日信息特刊第7期)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6、隔离观察期间师生管理幼儿园应按照要求设置集中隔离观察室,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的要求,加强对隔离观察(留验)工作的 管理,规范开展隔离观察(留验)对象的信息登记、核对与交接,测量体温、询问 健康状况和观察症状体征等,并做好记录,掌握隔离观察对象的健康状况,提供 必要的生活保障,按时做好解除隔离观察工作。对居家隔离观察的重点人员, 各元要组织落实专人每日询问和掌握健康状况,做好记录和信息统计汇总。四、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一)加

15、强网络建设,推行园务和政务公开幼儿园应当多层次、全方位地收集和处理网络舆情,加强幼儿园内微信群、 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教育舆情事件,及时掌握幼儿 和教职员工思想动态。(二)完善组织机制,建立管理队伍园领导要高度重视疫情舆情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具体职责,并将 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发挥班主任的工作能动性。制定详尽的预警 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有专门人员应对,以保证对外发布的信息真实和透明。(三)决策实践结合,深化宣传教育应对网络舆情,教育部门和幼儿园要在决策和操作两个层面做好预案。决 策层通过分析舆情事件的传播途径、网民特别是幼儿的观点和情绪状况、事件 的地域热度等来制定舆情引导策略;操作层则要短时间内在各大平台发布正确 观点,引导舆论走向,向在园师生澄清事实真相,防止虚假消息进一步扩散。 同时引导在园师生对网络信息不盲从、对舆情不扩散,有独立、正确的思考能 力,明辨是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金融/商业/投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