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261331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一课时)邢桂凤,物理,粤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过程和方法:(1)观察并描述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2)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大气压的相关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难点:(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3)感知大气压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针筒实验师:同学们

2、要知道实验时,推动活塞运动的力的实力物体是谁呢?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二、进行新课(一) 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师:对比液体的压强。液体内部如何产生压强的?(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师: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也受重力作用,而且也具有流动性,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 演示实验:覆杯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3、?(硬纸片没有掉下来。)(3)将杯子侧过来,转一圈,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结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学生实验1、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桌面上,将桌子提起来,吸盘都不会脱落。2、口吸杯子3、滴管吸水4、矿泉水瓶漏水实验5、吸管喝牛奶【跟踪联系】:1、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C、水往低处流D、吸盘式挂钩能紧贴在墙上2、田螺是一种美食,烹饪前要将其尾部剪掉,食用时,用嘴轻轻一吸,壳里的肉就能被吸出,此过程中主要是利用( )A、田螺的润滑B、嘴对田螺的

4、吸力C、田螺的惯性D、大气压对田螺的作用 阅读:马德堡半球实验师: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学生实验:学生将两个真空吸钩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 (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师:刚才同学们所做的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确实存在着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二)怎样测量大气压1、估测大气压学生活动:估测大气压。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把管内空气排出,用橡皮帽把它的小孔堵住。然后在活塞

5、下端悬挂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数量,直到活塞将开始被拉动时为止。师:要计算大气对注射器活塞的压强p,需要测出什么? (需要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和活塞的面积。) 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和活塞的面积呢?能否从二力平衡的角度想出什么办法呢?教师点拨:从给活塞施加向下的拉力角度考虑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活塞的面积测量可通过测活塞周长或体积的方法。 2、托里拆利实验多媒体播放:托里拆利实验。 师:管内水银为什么不继续下落?(这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的汞柱,也就是说大气压跟760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学生活动:计算大气压强的值。P=gh=13.6103kg/m39.8N/kg0.76m=1.

6、013105Pa总结: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 Pa 它相当于在1cm2表面受到10N的压力。通常人们把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称作一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1atm=1.013105Pa。 师:大气压作用在一个人手掌上的压力约为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你手掌上产生的压力。这么大的压力,我们为何感觉不到呢?(因为人体内也存在压强,内外压力相互平衡;另外,人长期生活在大气中,已经适应这种环境了)。 【跟踪联系】:1、下列实验中,首先证明了大气压存在的是( ),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B、 帕斯卡实验C、 奥斯特实验D、 托里拆利实验

7、2、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C、 瓶塞遇冷收缩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STS:航天服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航天服按功能可分为舱内用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也称应急航天服,当载人航天器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航天员及时穿上它,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

8、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航天员一般在航天器上升、变轨、降落等易发生事故的阶段穿上舱内航天服,而在正常飞行中则不需要穿着。 舱外航天服比舱内航天服要复杂得多,它是航天员出舱进入宇宙空间进行活动的保障和支持系统。它不仅需要具备独立的生命保障和工作能力,包括极端热环境的防护和人体平衡控制,氧气供应和压力控制,服内微环境的通风净化、测控与通信保障、电源供应、航天员视觉防护与保障等,而且还需具有良好活动性能的关节系统以及在主要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应急供氧系统。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做了哪些实验?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触?你还有什么疑惑?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1、氢气球飞走后会一直往上升吗?2、瓶子能吞鸡蛋吗?四、作业:完成配套训练。五、教学反思1本节内容多,大气压概念抽象,学生感受不像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么直观,大脑对知识刺激产生的痕迹不很深。2托里拆利实验过程存在风险,所以采取的播放视频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带来的感官刺激不够,学生对实验过程不很清晰,对现象的语言叙述不明了。3估测大气压的处理没能调动起全体的参与,部分学生没有动手操做,只是围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