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245068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暑假伊始,打开学校发下的教师必读书目中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看,原因是刚看到绪论就被这里面大堆大堆的专业名词和术语弄得晕头转向了,只好暂时合起书本,让其静悄悄地躺在房间的某一个角落。可是两个月的假期却如流水般飞逝,一晃眼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回到那忙碌的工作岗位了,这时我才猛然想起那本几乎被我遗忘的书,便又重新打开这本书,逼自己无论如何必须耐着性子将其读完,未曾想到,真正静心细读,却发现这书其实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中还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及策略,还有不少实际的经验呢,可以说读了此书,真的是获益良多哦!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在100年的发展过程中

2、,各种理论观点不断更替或变化,如今并存着各类关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的大大小小的理论和方法,而此书所致力于回答的问题就是以学习和教学为研究内容的教育心理学,如何发挥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培训的直接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多次变革,使得人们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认识逐步深入,这有助于教师理解学习与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而通过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和建立教学理论等方法,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对揭示学习与教学之间关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书对于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将会给予最大可能的帮助。读了这本书后,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如学习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后,我反思:我

3、是否真的了解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呢?我是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呢?学习了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后,我沉思: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呢?如何借助家长和学生伙伴的力量,帮助那些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学生呢?学习了第三部分教学心理后,我回忆:教学中,我是否扎扎实实地制定过教学计划?我是否想法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我是否真的做到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看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工作道路上,我还得继续探索,真所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啊!书中还提供了很多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当然有些策略以前可能在教学中我也曾采用过,但从未系统地归纳和整理过,而此书则非常清晰地

4、呈现在读者眼前。例如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选用以下方法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一、集中注意力,将其置身在安静的教室中,分发书面材料时强调相关的刺激而消除或淡化其他无关的刺激,进行口头教学时要强调重要的信息而避免不必要的闲扯。二、指导式教学,强调掌握特定领域内学业技能,而非强调改善基本的知觉过程。三、教授策略,教师可经常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策略训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教学。我还从中头一次知道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竟然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有积极因素,甚至有消极效应呢!书中教给我们如何去避免教师期望的消极因素:慎用测验、学生档案和其他教师这些渠道的信息;灵活采用分组策略;确保所有学生得到挑战;课堂讨论中对后进生的反应尤其要慎重;在评价和纪律措施方面一视同仁;告诉所有学生你相信他们都能学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任务中;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看了这本书之后,想说的、想做的、想改进的还有很多很多,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醒自己,用书中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逐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不是学习机器和书呆子,更能让他们压抑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这样的下一代,如何能带给大家希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