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23857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PCR的基础上加入荧光基团, 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的实时监测PCR的反应过程,最后通过对未知模板进行定 量分析的方法。目前,实时荧光定量PCR已成为不同样品间进行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差异 比较的权威性方法。在过去十几年中,该方法迅速流行,涉及科学的多个领 域,包括农业、环境、工业和医学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目前,qPCR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等行业,应用于疾病的早 期诊断、遗传病的早期诊断、药物研究、肿瘤的诊断与研究、食品病原微生物 的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动物疫病检测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基因扩增扩增特异

2、性分析基因定量分析基因检测基因分型 SNP分析 RFLP多态性分析单/多基因表达研究高通量基因表达谱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常用方法染料法荧光染料可与双链DNA结合,每个循环的延伸阶段,染料掺入双链DNA 中,其荧光信号强度与PCR产物的数量呈正相关。同时,其缺点也在于其非特 异性。当PCR反应中有引物二聚体或者非特异性扩增时,该染料也可以和这些 非特异性扩增产物结合,发出荧光,从而干扰对特异性产物的准确定量。常用的染料为SYBR Green I,各公司针对荧光信号强度、抑制作用等进行 改进,也推出了很多新的染料供大家选择。Promega采用新型荧光染料BRYT Green Dye,对qPCR

3、反应没有抑制 作用,与双链DNA结合后荧光信号更强.探针法在PCR扩增时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 一寡核苷酸:5端标记一个报告荧光基团,3端标记一个淬灭荧光基团。探 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 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一般而言,荧光扩增曲线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荧光背景信号阶段、荧光信 号指数扩增阶段和平台期。在荧光背景信号阶段,扩增的荧光信号被荧光背景 信号所掩盖,无法判断产物量的变化;在平台期,扩增产物已不再呈指数级增 加,

4、PCR终产物量与起始模板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无法计算起始模板拷贝 数。因此只有在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PCR产物量的对数值与起始模板量之 间存在线性关系,故选择在这个阶段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定量方便,在实时荧 光定量PCR技术中引入了几个重要的概念:扩增曲线、荧光阈值、CT值。(1)扩增曲线平”够Cycle (璃环数)注:横坐标:代表扩增循环数;纵坐标:代表荧光强度,每个循环进行一次荧光信号收集。(2 )荧光阈值(Threshold)在荧光扩增曲线上人为设定的一个值,它可以设定在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 段任意位置上,但一般荧光阈值的设置是PCR反应前3-15个循环荧光信号标 准偏差的10倍。(如下图

5、)CT值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每个模板的Ct值与 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利用 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对 数,纵坐标代表Ct值。因此,只要获得未知样品的Ct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 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拷贝数。同时,对于荧光PCR实验来说,CT值也是判读 样品阴阳性的重要指标。(如下图)Cycle t宓环般”实验室应用PCR检测方法在临床医学及实验室检验中最有价值的应用领域就是对感染 性疾病的诊断。理论上,只要样本有一个病原体存在,PCR方法就可以检测 到。该方法对病原体的检测解决了免疫学检测的窗口期”问题,常用于疾病 的早期诊断,可判断疾病是否处于隐性或亚临床状态。大量的荧光定量PCR研究资料表明,病原体数量与感染性疾病病情的轻重 程度、传染性及治疗效果均有相关性。因此,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得到的检 测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准确反映疾病感染的情况。除此之外,也可以见于肿瘤分子机制、遗传病筛查、样本成分鉴定等多方 面的实际应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