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作业表单 (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11805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二作业表单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模块二作业表单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模块二作业表单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二作业表单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二作业表单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2-表单旗县名称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网络班级宁城县小学科学班任职学校宁城县汐子镇总校姓名王志信作业要求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n 角色适应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n 经验积累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并说明设计教案的思路;n 专业成熟期教师:对一份教案从备课角度进行系统评价。作业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可以借助其他物体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小鼓 铁尺 皮筋 黄豆粒 音叉 水槽(2/3的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人为发出的,如歌声、鼓声,有自然界发出的,如风声、雨声、流水声。正是这些声音,构成了我们这个有声的世界,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齐读) 2.猜一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一)使物体发声 1.你能让鼓、铁尺、皮筋发声吗? 2.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使物体发声的方法 4.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5.试一试:用力压鼓、弯曲铁尺、拉伸皮筋,物体能发

3、声吗? 6.师:这些物体同样也受了力,也产生了运动,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二)观察发声物体 1.每组一名同学敲击鼓面,其他学生观察鼓面变化。 2.在鼓面放几粒黄豆再敲击鼓面,豆粒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3.再使铁尺、皮筋发声,观察他们在发声时的现象,填写记录单。 4.汇报、交流。 5.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三种物体在发声时的样子。 6.提问: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7.师讲解:在科学上,我们把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叫振动。 8.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有什么区别? 9.提问:鼓、铁尺、皮筋停止振动,他们还会发声吗? 10.小结: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停止振

4、动声音消失。 (三)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1.谈话:鼓发声时在振动,铁尺、皮筋发声时也在振动,是不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 2.师敲击音叉,生观察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吗? 3.找一名学生用手摸敲击后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4.指导学生阅读P48第一自然段,了解实验方法。观察思考: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5.实验、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 7.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生齐读) 8.师:你们的声音真响亮,那么你们在发声时有没有振动?是什么在振动?把手放在喉咙部位,再齐读。 三、拓展: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一猜它在哪?(鼓膜)。剧烈的震动会损伤我们的鼓膜,大家记得保护它。 四、归纳总结: 1.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实关于声音还有很多秘密,我们以后会进一步探索研究。 五、作业:阅读资料库,了解有关声带和鼓膜的知识。 板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 -声音 (停止) (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