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086805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语境下的景观公共性价值设计探新【摘要】通过分析对疫情环境下的的景观生态,得出健康的风景园林规划能 在防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景观设计师更应该营造健康、封闭、舒适、 安全、宜居的景观生态区以及满足特殊时期的食物快速配置,居民活动和生活场 景供给。【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景观设计策略;景观规划;建筑规划建议【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 论文对人类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整个中国陷入恐慌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再一次的拉开了人与瘟疫的战争,十八 年前的 SARS 病毒就是前车之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声

2、的考验着世界 各国公共卫生系统应对大型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纵观人与瘟疫的战争史, 人类遭遇一切灾难的源头即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知性,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做到既保 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稳步发展,又能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尊重、敬畏、爱 护自然植根于当代年轻人的心中,这是一场不小的挑战。通过总结近百年来所爆 发和流行的的传染病时期的环境与气候特征,思考新冠疫情扩散、传播的特点, 总结出适宜的气候因素是疫情暴发与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热带国家疫情爆 发的数据统计表明,除去气候因素外,环境条件和生态因素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 传播有着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建筑数量成倍增加,占地规模急剧扩大,绿色景观

3、空 间面积急剧减少,环境质量问题成为公民生活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带来城 市内部生境类型单一化的问题,生物多样性被迫降低,直接影响生态圈内各生物 生存繁衍的能力,更加削弱了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人与自然不断发生冲突 使人们意识到人大自然的“安全”距离应该被缩短,否则将会带来频繁的地震、 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景观园林规划若能合理利用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则可 以发挥景观公共区的最大价值,降低灾难带给人类的毁灭性影响,减少并防止疫 灾的发生。如位于日本东京临海广域的防灾公园就充分利用当地地震灾害频发的 实际情况,将 13.2 公顷的大规模景观生态空间改造成多功能广场草地,为东京 当地居民提供防

4、灾学习演练的机会,以便于在灾难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实施应对 灾难的策略和措施,在地震灾害中起到重要的防震减灾作用。从宏观角度出发,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使得城市建筑尽可能 多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这种行为导致公共建筑和城市绿 化之间的矛盾凸显,与其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被打破。然而,这种毫无结构布局的 绿地系统根本无法有效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更无法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反而 破坏其自然通道的正常运行,不仅阻碍了当地生态恢复过程,更阻断了城市中物 质和自然能量的交流,使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受到影响。从微观上看,设计师在 景观建筑构思时将人的使用体验感摆在第一位,尤其是在在景观建筑

5、内部大量铺 设地砖、在园林规划中搭设高架桥等人工设施。虽然方便了游人日常出行,但对 于生活在此处的动植物来说,很可能失去了休憩、繁衍甚至生活的空间。增设这 些设施只是为了便利人类日常生活,其代价却由园区内其他原住生物来承担,使 得园林中的生物生存空间被破坏,生物种类锐减。总而言之,植物生存环境受到 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日益显现,使当地生态稳定性受到影响,生态格局与过程缺 乏连续性,自然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缺少有机整合,自然生态治理未受重视,最 终影响城市生态框架的形成及其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迈入新的阶段,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重视,风 景园林景观建设也取得了重大发展,特别是在

6、景观美学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受到 不少关注。但是在此次疫灾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只有深入挖掘这些问题 的本质,找到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例如:通过 软性宜人的景观手法隔离人与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领域,在建成区周围修建有防 护网的环形公共场所,建设人与其他物种生境的缓冲区;执行公务和运送物流的 无人化普及,主干路无人车车道与现有交通模式相结合,整合停车空间并将额外 的停机装置与建筑物交接,为现有停车场腾挪出更多绿化空间;将网络课堂进行 室外延伸,拓展装置化、模块化的学习空间以满足多样需求,鼓励孩子在开敞的 室外空间进行探索式的小组式学习,从而有助身心健康;倡导各家把阳台

7、内外的 部分区域改造为高产的垂直菜地,能够在疫情来临时更为安全地屯粮,最好能以 社区为单位,形成一体化食材储备、种植系统的生产型农业景观。景观设计在未来将会是多样化的功能,同时增强适应性满足不同临时性、突 发性的景观需求。从公民个人角度来讲,这意味着一成不变的景观公共空间模式 将被逐渐打破,未来会有更多的高适应性、强性特点“野生型”设计,他们更能 包容、适应框架体系外的变数。这意味着景观的使用者将不再是某一类或某几类 人,而更可能是某样设施的使用者,不仅仅是人甚至是整个环境的设计。未来在 心理景观的营造上可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方向。比如隔离期间怎样通过景观产生陪 伴性缓解心里孤独,疗愈景观康复景观

8、将会扩展规模,完全不会受花园的尺度的 局限,可能未来的社区、街区、甚至城市整体景观都会加入疗愈性的元素来拯救 人们因为疫情带来的的心理崩塌,让人们重新思考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化宜居城 市景观。疫情的爆发让人们更加居安思危,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来 促进它更加稳定和谐,年轻的景观设计师只有了解科学、生态,才能在日常景观 设计中考虑到每个设计方案对环境和生态产生的影响,一个对生态对环境造成破 坏的景观设计作品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作品,这样一个有缺陷的作品是不符合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设计。只有秉持以生态保护和环境自然教育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才 能创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且迎合大众、满足社会需求的

9、合格的设计作品。 针对城市风景园林中防疫体系完整系统的建立提出建议,希望通过这样的景观规 划建设方式,对生态保护、防疫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景观公共取得设计不仅要为 人类提供欣赏城市公园景观的场所,预防潜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并承担 起抗灾避灾的重任,。结合了疫情当下社会现状、景观艺术以及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着的共同问题 通过对园林区的各类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与设计,使园林区内各环境空 间的景观要素与封闭无接触防疫要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态以及自然环境中各类 生态过程的演变同人类环境意识相协调、相统一。同时也成为整合园林区景观规 划与设计成为园林系统总体规划的有效途径。对于当前景观园林行业我们坚信不疑,未来环境景观的打造在社会将更加举 足轻重。这场疫情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风景园林作为城市中自然的缩影, 不仅要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更要肩负起维护生态稳定、抗灾避灾的作用。参考文献1李秀珍,布仁仓,常禹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生态学 报,2004,(1).2.詹红星.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实践分析J.农业水土工程与乡村规划,2021,(7).通讯作者:李彤,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工 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