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08312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逃生的可行性探讨如今的建筑物越来越高,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这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彰显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从建筑技术层面来讲,建设高层建筑物在当今已不算难事,但是高层建筑使用过程当中的其他一些问题却需要人们关注,例如火灾疏散逃生。在关于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的相关研究中,是否该利用电梯是人们一直以来所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作者的相关工作经验,也对电梯应用于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世界各地的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这主要是由于高密度的人口居住环境所导致的。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当中,火灾是人们所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电梯

2、在高层建筑中已经属于一种标配装置,但是该否利用电梯在火灾的情况下进行疏散、逃生,人们却一直在讨论。现代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分析1.2.蔓延速度快、途径多高层建筑与普通的低层建筑或多层建筑区别较大,高层建筑的内部一般建有许多纵向的井道,这些井道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会加速火势蔓延,并为火势提供更多的蔓延途径,加速火灾情况恶化,这是现代高层建筑火灾的一个重要特点。1.2.人数密度高,容易出现群伤群死建设高层建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高层建筑中,人数密度普遍较高,如果出现了火灾,人们争相逃跑,非常容易造成逃生通道拥挤、堵塞。同时,一些特殊情况人员由于缺少有效的自主逃生行动能力,例如小孩、老人以

3、及残疾人等,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逃生,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非常容易被挤倒在地,导致踩踏情况发生。另外,就算是有外界救援设施提供帮助,比如云梯、缓降器等,但效率也非常有效,仅能帮助少数人逃生。因此,高层建筑如果发生火灾,就非常容易出现群伤群死的情况。1.3.难以及时的实现有效扑救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高层建筑在电气的供应上非常完善,但是也引起火灾。而且非常难查清楚源头。加之建筑自身的结构复杂、高度又高,所以即使标配有消防器具,也难以起到及时有效的扑救作用。在消防队到来的时候,则更难以迅速将火势控制下来。2.电梯在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中的优势分析2.1.效率高从当前的高层建筑电梯配置情况来看,如果建筑物

4、属于住宅楼,那么在其上行的高峰时段,电梯可以在五分钟内运送整栋楼人员总数的7.5%,高峰运输的时间总数在67分钟到100分钟左右,如果建筑物属于办公楼,那么在其上行的高峰时段,电梯可以在五分钟内运送整栋楼人员总数的8%到13%,高峰运输的时间总数在29分钟到40分钟左右,可以看出其效率还是有所保证的。因此,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特别是高度超过30层的建筑,在疏散逃生的时候,电梯能够提供较高的效率,争取逃生时间。如果人力从高层建筑内进行逃生,那么将消耗巨大的时间与体力,不仅逃生者自己难以支持,时间方面也难以保证。有人利用高层建筑物做过这样的实验,让数名运动能力较强的男性,从88楼通过没有任何阻挡物的

5、楼道向下逃跑,模拟灾难逃生,其中一位用时最短的人耗时35分钟,而这样的时间长度,在灾难中便可能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而电梯,作为现代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其速度是人力难以比拟的。再者,人力通过楼道进行逃生,还必须要对内部路线熟悉,否则很可能由于惊慌等原因,走错路陷入困境,反而不利于疏散逃生。2.2.适用性广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楼梯疏散对人员体能的要求极高,对老人、儿童极为不利。目前,可使用的其他垂直疏散方式还有云梯、避难袋、避难扶梯、缓降机等等,但它们都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逃生需要,且其具体的应用还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的人员疏散,特别是高层建筑内人员的逃生。若采用电梯进行人员疏散,则不受人员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条件限制,有广泛的适用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