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绘技术要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08143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测绘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测绘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测绘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测绘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测绘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测绘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测绘技术要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平面控制测量阳春城区已布设了E级GPS控制点,可以满足一、二级GPS控制点的起算需要。合水镇、春湾镇、潭水镇面积较小,不再布设E级,直接从C级GPS控制点起算。一般情况下测区只布设一级GPS控制点,测区建成区布设一级GPS控制点不方便时,才需要加密布设二级控制点。一、二级控制点每平方公里布设不少于12个;一级点GPS点平均边长控制在300500米左右,二级GPS点控制在100300米左右,个别地方可适当调整。一级控制点一般采用GPS按静态方法施测,二级控制点采用常规测距导线方法施测,布设成附合导线或导线网形式。各测区片区一级控制点采用不同的英文字母作为测区片区编号代码。测区片区测区片区编号代

2、码春城片A合水片B春湾片C潭水片D一、二级控制点编号为等级代码+测区片区编号代码+自然数表示。如阳春城区一级控制点编号为IA1IAnn为自然数;二级控制点编号为IIA1IIAnn为自然数。布设时可利用测区已有的满足现有要求的控制点点位,实地编号加刻新编号,原编号不变,平差和提交成果表时对此点位重新编号,采用“新编号旧编号表示,以方便坐标比照。6.1 一级GPS控制测量控制点选埋一级GPS点应尽量布设在便于接受卫星信号的地方,防止多路径效应影响严重的地方,保证高度角大于15度并远离电磁波干扰、地基稳固、易于保存、交通便利,便于扩展和联测的地方,保证一级GPS控制点在测区内分布均匀,且至少保证两两

3、通视。控制点按地面埋石、地面刻石、楼顶标石三种情况进行埋设。在土质地面上埋设永久性砼标石,标石露出地面3-5cm,标石规格:上底为1212cm,下底为1818cm,高为60cm。如布设在水泥路面上的点为地面刻石,打入带“+字、14mm、长约80mm的钢筋作为标志点,再刻深、宽约0.5cm、规格为2525cm的方框。如布设在楼顶那么先打毛、清洗楼面,打入水泥钉以使楼面与标石稳固连接,用标准模具进行浇灌,中间插入带“+字、14mm、长约100mm的钢筋作为标志点。所有一级控制点标石面整饰上部刻写控制点点号,下部刻写“GT09代表国土和施测年份,并涂上红油漆。如下列图:施测要求GPS控制网在观测前,

4、必须制定好观测网形和观测路线。其根本观测要求如下:GPS观测采用静态模式,使用天宝GPS5800双频机或南方、Astech等其他品牌的 GPS单频机等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技术要求:PDOP值数据采样间 隔卫 星 高 度 角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平均重复设站数时间长度min6101541.645一般情况下,相邻点基线长度最长不超过2公里,构成闭合环边数不超过10条边。GPS观测时必须如实填写观测记录手簿,仪器高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两次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平均数作为最后天线高。观测员要细心操作,防止接收机震动和移动,防止无关人员或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6.1.3数据处理6.1.3.1对于GPS数据

5、检验的精度指标按以下要求:a、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应少于10%;b、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复测基线,应小于GPS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倍;c、GPS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用下式表示:=:标准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d:相邻点间距离mm。d、多边同步环检核条件,坐标分置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Wx Wy WzW= 式中:n:闭合环边数w:闭合差: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e、GPS网外业基线预处理结果,其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Wx3 Wy3 Wz3W=3式中:n:闭合环边数w:闭合环坐标闭合差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f、复

6、测基线的长度较差检查条件ds2式中: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ds:长度较差g、无约束平差时,基线向量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面要求Vx3 Vy3 Vz3式中: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h、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符合下面要求:dVx2 dVy2 dVz2式中: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6.1.3.2基线向量解算基线向量解算采用厂家随机附带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处理后超限的时段应及时重测,由于点位不能满足GPS测量要求而造成一个测站屡次重测仍不能满足各种限差要求时,经主管技术负责同意后重新布点

7、或舍弃该点。6.1.3.3平差GPS网平差采用同济大学编制的?TGPPS5.0?严密平差软件或其它GPS平差软件要求各软件平差的各项资料齐全,能够反映GPS各种精度信息进行平差。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可靠观测量,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最后输出相应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及转换参数和相应精度信息。平差后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5.0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一级小于1/20000,二级小于1/10000,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cm。6.2二级常规测距导线6.2.1 控制点选埋选点时要求每点至少有二个通视方向,点位尽量选在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便于开展和利用。埋石要求同

8、一级GPS “6.1.1.1控制点选埋,如下列图所示:施测要求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等级附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距测回数测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DJ2DJ6二级2.4km200m12mm8213161/10000 注:表中n为转折角个数a、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0.7倍。b、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c、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0cm。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能超过12条。水平角观测a.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按?城市测量

9、标准?CJJ8-99第条进行检校,符合要求方可使用。b.采用方向法观测,当方向总数超过3个时应归零。在高等级点设站测低等级点方向时,应联测两个高等级方向,且宜是与低等级方向构成图形的高等级方向。高等级方向间夹角的观测值与原观测值(或平差值)之差不应超过2,式中m1,m2为相应与新、旧成果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c.水平角观测的记录要求清晰、整洁,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标准?CJJ8-99第条的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秒。距离观测a.对所使用的测距仪和全站仪进行测距常数的测定和测距精度的鉴定。b.导线边采用II级测距仪,单程2测回测定。测回内读数较差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15mm。c.测距时量

10、测测站一端的气象数据。温度取位至0.5,气压取位至1hpa或1mmHg。d.导线边距离观测记录要求清晰、整洁,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标准?CJJ8-99第条的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1mm。 e.导线边长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气象、倾斜改正。并将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最终归算到高斯平面上。导线边长可通过两点间高差或观测垂直角进行改平,按?标准?CJJ8-99第和2.4.11条执行。按?标准?CJJ8-99第2.4.12条进行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数据处理测距导线观测记录可使用电子记簿,或者采用书写记录,此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记录计算准确,书写工整。手簿须经200%检查无误后上机进行

11、计算,并进行外业验算,边长改平后还应进行高程改化和高斯平面投影计算,符合规定时再用?清华山维NASEW3.0?进行严密平差。结果文件要求包括起算数据、方向观测值和归化后的边长值、方位角闭合差和坐标闭合差、方向和边长值的改正值、坐标、单位权中误差、点位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等工程及其数值。7高程控制测量7.1四等水准30%以上的一级GPS控制点必须采用四等水准联测,并且保证水准点分布均匀,其他楼顶、山顶等不便于施测水准的GPS点采用GPS拟合高程。四等水准使用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应用木质双面标尺进行红黑面读数,可以直读视距,其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要求观测时必须偶数站上观测点。观

12、测前应作好水准仪的i角检查工作。观测采用E500电子手簿记录,用?清华山维NASEW3.0?进行水准网或附合路线平差。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技术要求:等级附(闭)合水准路线长视距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红黑面读数差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检查间歇点高差之差路线闭合差四等15km80m3.0m10m3.0mm5.0mm5.0mm20mm注: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当成像清晰稳定时,视距可放长20%。四等水准测量平差精度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不符值、闭合差限差m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区段、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四等510202030注:表中R为区段或测段的长度

13、,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的长度,K为已测测段的长度,均以KM计。当测段长度小于1KM时,按1KM计。7.2三角高程二级控制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方法,未联测四等水准的控制点高程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进行联测。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中丝法垂直角测回数指标差互差往返测高差之差(m)导线闭合差(m)DJ2DJ6DJ2DJ6一级1215250.1S0.05二级1215250.2S0.05注:S为边长,以公里为单位,缺乏100米以百米计,n为边数,仪器高和觇标高(棱镜中心)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8地形测量8.1根本要求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14、,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碎部测量的平面、高程根本精度要求见本设计书4.3条。8.2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建城区采用常规测距导线,建成区外围可采用动态GPS方法施测。图根点密度应满足测图需要,居民区由于建筑物密集应适当密些,空旷地区可适当疏些;图根控制平均每幅图不少于6个点,埋石点不少于2个,建成区密集的地方不少于3个均包括高等级点,有水泥地符合刻石要求的地方尽量多刻石。图根埋石点应是第一次附合的图根导线点或RTK点。常规图根测距导线方法图根点在一、二级点下开展,布设成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最多开展二次。局部困难地区允许布设少量光电支导线点,支导线最多不多于三条边,且边长不应超过150m,观测时边长应往返测,水平角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但点数不超过总点数的30%,且不纳入每幅图平均图根点的范畴。图根点编号采用等级+测区片区编号代码+自然数字表示。自然数字缺乏三位时补“0表示。 测区片区测区片区编号代码春城片A合水片B春湾片C潭水片D一般图根点在土质地面以3533cm木桩为标志,在水泥地面那么打入水泥钉,并用油漆画四方框,标注点号。埋石图根点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