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06082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B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5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环境保护 能源开发利用新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B. C. D.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蜡熔化 B.瓷碗破碎 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3.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 】 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 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4.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气体,对于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大家争论不休,你认为最好

2、用什么方法确定【 】 A.讨论B.调查 C.实验 D.上网5.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 】 A.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以对着有人的方向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便于操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8.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倒置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

3、水变浑浊,则提出的问题不合理的是【 】 A.烧杯内壁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B.现象的产生是否与蜡烛的成分有关 C.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了 D.现象的产生是否与点燃蜡烛的火柴有关9.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有气泡冒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光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法B.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C.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D.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能放弃,多思考多

4、倾听少交流11. 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1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照明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电热器取暖二、填空题(共16分)13.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14.水是由 构成的,氢气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15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用仪器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5、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用来配制溶液和用作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从图中的仪器中任选一种,写出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6.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木材 塑料 化肥 涂料 棉花 大理石17:折断镁带是 变化,这是因为 ,镁带燃烧是 变化,这是因为 。18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请你说出下列做法的原因。(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倒放? 。(2)倾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 。(3)滴加液体

6、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倒持试管? 。三、简答题(共12分)19用酒精灯给试管中蔗糖加热时,试管破裂。举出两种可能的原因(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 ; 。20指出图中的操作错误并改正:操作错误是 , 应改为 。操作错误是 ,21镁条在空气中点燃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2右图是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2)该实验观察到的的现象是:试管内的固体逐渐 , 试管内壁出现了 。23分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请回答:(1)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_ _ (提示:从变化的角度)。(2)观察蜡烛燃烧,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现象?(至少说明两条) ; 。四、

7、综合应用题(10分)24某同学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a.研磨:将硫的块状固体通过研钵磨成硫的粉末;b.混合:将1 g铁粉与1 g硫粉混合均匀;c.加热:将上述混合物加热一会,产生强光、放热现象。请回答:(1)小明认为b是物理变化过程,你认为c是变化过程。(2)证明b是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3)证明c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25.(3分)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学习时发现,金属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发出白光,没有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

8、(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 5352 750约1 800钠97.8883约1 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17.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李忘记将酒精灯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地燃烧;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发现不能燃烧;将灯帽盖好放置几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去学校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记录了如下信息: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实验室酒精灯所需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其他为水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李设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