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00889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XXX型XX诊断仪)文件编号: 批准人: 批准日期:目 录第一章综述3第二章风险管理评审输入4第三章风险管理评审5第四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7附录1 8附录2 9附录3 13附录4 16第一章综述1产品简介XXX型XX诊断仪其工作原理、产品组成、产品功能(产品外形示意图)2风险管理计划及实施情况简述XXX型XX诊断仪于20XX年开始策划立项。立项同时,我们就针对该产品进行了 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文件编号:XXXX 版本号:XX)。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 XXX型XX诊断仪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对产品设计开发阶 段(包括试生产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以及生产和生产后

2、信息的获得方法的评审要求进 行了安排。公司组成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确保该项目的风险管 理活动按照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执行。3此次风险管理评审目的本次风险管理的评审目的是通过对XXX型XX诊断仪产品在上市前各阶段风险管理活 动进行总体评价,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已经圆满地完成,并且通过对该产品的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证实对产品的风险已进行了 管理,并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4风险管理评审小组成员及其职责评审人员部门职务XXX总经理评审组组长XXX技术部组员XXX生产部组员质量部组员XXXX市场服务部(产品应用)组员临床专家(外聘)组员第二

3、章风险管理评审输入1风险可接受准则见附件12风险管理文档版本号XX文件编号:XXXX 版本号XX文件编号:XXXX版本号XX文件编号:XXXX版本号XX风险管理计划文件编号:XXXXXXX型XX诊断仪安全性特征问题清单 初始危害判断及初始风险控制方案分析 风险评价表、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3相关法规关于执行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2008314号)4相关标准GB 9706.1-2007GB 9706.15-1999YY 0505-20055相关文件和记录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编号:XXXX 版本号XX产品设计开发文档(主要包括设计图纸

4、、工艺、DFMEA表XXXXX、PFMEA表XXXXX等)第三章风险管理评审1风险管理计划完成情况评审小组对风险管理计划的完成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通过对相关风险管理文档的检 查,认为XXX型XX诊断仪风险管理计划已基本落实实施。2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评审评审小组对所有剩余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考虑所有剩余风险共同影响下的作用,评 审结果认为:产品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具体评价方面:1)单个风险的风险控制是否有相互矛盾的要求?结论:尚未发现现有风险控制有相互矛盾的情况。2)警告的评审(包括警告是否过多?)结论:警告的提示清晰,符合规范。3)说明书的评审(包括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是否难以遵守)结论:产品说

5、明书符合10号令及产品专用安全标准要求,相关产品安全方面的描述清晰 易懂,易于使用者阅读。4)和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论:通过与XXX公司的XXX型XX诊断仪进行的临床比较;以及与YYY公司的XXX型XX诊断 仪进行性能、功能比较分析,认为产品与目前市场上反映较好的这两款机型从性能指标 到功能及临床使用上是相同的。5)与类似功能产品进行比较(必要时)6)专家结论结论:风险管理评审小组在分析了以上方面,并与临床应用专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 一致评价,本产品的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3关于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获取方法参见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编号:XXX版本号XX)中 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获取方法

6、表。评审组对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获取方法表的适宜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方法 是适宜和有效的,XXX型XX诊断仪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取可使用此方法。该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对得到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进行管理,必要时,风险管理小组开展活动实施动态风险管理。4评审通过的风险管理文档本次评审后最终确定的风险管理文档:XXX型XX诊断仪安全特征问题清单文件编号:XXXX 版本号XX (见附件2)初始危害判定和初始风险控制方案分析文件编号:XXXX版本号XX (见附件3)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评价表 文件编号:XXXX 版本号XX (见附件4)第四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风险管理评审小组经过对XXX型XX诊断仪产

7、品评审,认为:-风险管理计划已被适当地实施;-综合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已有适当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XXX型XX诊断仪全部剩余风险处于风险可接受准则的可接受范围内,且受益超过风 险。同意批准XXX型XX诊断仪申报注册。签名:批准:附录1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准则1风险的严重度水平等级名称代号系统风险定义轻度1轻度伤害或无伤中度2中等伤害致命3一人死亡或重伤灾难性4多人死亡或重伤2风险的概率等级等级名称代号频次(每年)极少11注:频次是指每台设备每年发生或者预期发生的事件次数。3风险评价准则概率严重程度4321灾难性致命中度轻度经常6UUUR有时5UURR偶然4URRR很少3RRRA非常

8、少2RRAA极少1AAAA说明:入:可接受的风险;R:合理可行降低(ALARP)的风险;U:不经过风 险/收益分析即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附录2XXX型XX诊断仪安全特征问题清单该清单依据YY/T0316-2008标准的附录C的问题清单,补充了有关XXX型XX 诊断仪产品的特有的安全性问题。问题内容特征判定可能危害危害标识C.2.1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是什么 和怎样使用医疗器械?见说明书C.2.2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植入?否C.2.3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 其他人员接触?是,诊断仪探头与患者表 面接触,腔体探头为粘膜 接触。接触时间均为短期 接触(V24小时)。每人1 次,每次10-20分钟生物学危

9、害探头材料生物相容性H1C.2.4在医疗器械中利用何种材料 或组分,或与医疗器械共同使用或 与其接触?否C.2.5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 者身上获取?是,有光能传递到患 者体内能量危害H2C.2.6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 患者身上提取?否C.2.7医疗器械是否处理生物材料 用于随后的再次使用、输液/血或移 植?否C.2.8医疗器械是否以无菌形式提 供或预期由使用者灭菌,或用其它 微生物学控制方法火菌?否C.2.9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 行常规清洁和消毒?是,探头的清洁消毒生物学危害探头可能的污染信息危害消毒方法不明确H3H4C.2.10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改善患 者的环境?否C.2.11是否

10、进行测量?是,可进行距离、面积/ 周长、体积的测量运行危害测量不准确导致的危害H5C.2.12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 理?否C.2.13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其它 医疗器械、医药或其它医疗技术联 合使用?否C.2.14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 质输出?是,有漏电流,但控制在 允许范围内。电能危害H6C.2.15医疗器械是否对环境影响 敏感?是,对电源波动敏感,主 机受影响,对电源要求详 见说明书电磁能危害 网电源、电磁干 扰带来的危害H7C.2.16医疗器械是否影响环境?是,有电磁干扰,由于频 率低,干扰较小电磁能危害H8C.2.17医疗器械是否有基本的消 耗品或附件?体表探头,腔内探头腔体探头用一

11、次性无菌防护套探头是标配,用户也可选购,说明书中给出选购的规范信息危害H9C.2.18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是,经过培训的生产厂家 认可的专业维护人员信息危害H10C.2.19医疗器械是否有软件?有嵌入软件,出厂前已安 装好,如需升级由厂家进 行。运行危害软件设计缺陷带来的H11C.2.20医疗器械是否有储存寿命 限制?仪器对储存寿命没有强制 性要求。腔体探头用一次 性无菌防护套,电池,有 储存寿命,要求详见说明 书信息危害H12C.2.21是否有延时或长期使用效 应?是,探头光源照度下降(老 化),导致灵敏度降低运行危害H13C.2.22医疗器械承受何种机械 力?仪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会受到

12、撞击和挤压能量危害H14C.2.23什么决定医疗器械的寿 命?考虑仪器电子兀器件老化运行危害继续使用超过 寿命期的仪器 带来的使用危 害H15C.2.24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一次性 使用?否C.2.25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安全地 退出运行或处置?腔体探头用一次性无菌防 护套使用后应作为医疗垃 圾处理仪器报废后,有毒有害兀 件的处置信息危害H16C.2.26医疗器械的安装或使用是 否要求专门的培训或专门的技能?是,仪器的使用要经过专 门的培训。运行危害H17C.2.27如何提供安全使用信息?使用说明书,监视器上菜 单也会有安全信息提供信息危害H18C.2.28是否需要建立或引入新的 制造过程?否C.2.

13、29医疗器械的成功使用,是否 关键取决于人为因素,例如用户界 面?C.2.29.1用户界面设计特性是否 可能促成使用错误?是信息危害菜单设计可能带来的H19C.2.29.2医疗器械是否在因分散 注意力而导致使用错误的环境中使 用?否C.2.29.3医疗器械是否有连接部 分或附件?探头为附件是,错误连接不可能,因 为在产品上接口插座有标 记运行危害H20C.2.29.4医疗器械是否有控制接 口?是,脚踏开关接口:通过 脚踏开关冻结或解冻超声 图像运行危害H21C.2.29.5医疗器械是否显示信 息?是,液晶屏显示测量信息信息危害H22C.2.29.6医疗器械是否由菜单控 制?是,米用两级菜单信息危害H23C.2.29.7医疗器械是否由具有特 殊需要的人使用?应经过培训的有资格的医 生使用运行危害H24C.2.29.8用户界面能否用于启动 使用者动作?否C.2.30医疗器械是否使用报警系 统?否C.2.31医疗器械可能以什么方式 被故意地误用?否C.2.32医疗器械是否持有患者护 理的关键数据?否C.2.33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为移动 式或便携式?是,推车式。使用带有锁 定轮的小车机械危害H25C.2.34医疗器械的使用是否依赖 于基本性能?传感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