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00221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三顾茅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五、搜集三国演义的故事。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刘备的诚心诚意,能根据文本内涵大胆想象,续写“四顾茅庐”的故事。3、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并善于欣赏

2、张飞、关羽等配角的优秀品质,多角度地了解人的性格。4、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教育方面: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成的。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作为一篇历史故事

3、题材的文章,三顾茅庐这课文把笔墨集中在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件事上,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赞美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先是以关羽、张飞反衬刘备。关羽张飞都不同意刘备再去隆中。张飞甚至“嚷”起来,要“用一根麻绳”把诸葛亮“捆”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刘备是一方枭雄,两次亲自去请诸葛亮已经是很客气了,而诸葛亮却不识抬举,对他自然就不用客气了,可以“用麻绳捆来”。然而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绝对是个人才,需要十分尊重。于是他生气地斥责张飞,并让他不要跟去。课文第三自然段更是细腻地描写了刘备的动作:留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刘备“轻轻敲门”

4、。听说刘备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台阶下等候”,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这些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这分明是执弟子之礼。这是他献给诸葛亮的至高之礼。此时我们不禁要问,诸葛亮是刘备口中的人才吗?课文运用了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露出了诸葛亮才华的冰山一角。课文第三自然段有这样的景色描写:“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是比喻,把山冈比喻成卧龙,也隐含着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也正如这卧龙,静静地等待时机,等待明主。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有“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这短短一句话。句子虽短,但诸葛亮

5、的奇才便可略见一斑。他蛰伏在山野,却心系天下;他对当前形势看得十分清楚,并因时制宜,提出“三分天下”。对应上文,诸葛亮自然是惊采绝艳的隐士。课文虽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却也很好地反映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名著的魅力。首先,故事曲折多变,前后连贯,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故事一开始刘备决定拜访,不料张飞关羽阻拦;终于刘备来到草堂,可诸葛亮正在午睡,只好静静等候;等了半晌,正欣喜诸葛亮要醒了,谁知他“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其次,它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突出,对比、衬托等方法运用巧妙。本文中刘备的礼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张飞的直率鲁莽,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就这样透过文字显现出来。 四、 教学方法本课是根据

6、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课文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描写,一次比一次详细。课文通过对人物言行细致入微地刻画,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线潜心阅读文本,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这个教学理念出发,在教学中紧扣中心问题“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相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展开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

7、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到原着,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在学习形式上,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式解词、配乐表演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五、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知道相关内容吗? 1、听三国演义主题曲。【百度Mp3】三国演义主题曲 2、师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豪迈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历史的情境,教师的叙述把学生自然地领入本课的学习) 一、复习导入显现主题 1、上节课,我们和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两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草屋拜访他,可惜都没有碰到

8、,关羽和张飞都不耐烦了,刘备呢?(不灰心)对,刘备打算三访孔明。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诚心诚意相请诸葛亮? 二、探究刘备言行品味诚心诚意 1、请你读读2-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说说你的体会。 读课文,思考: 【百度文库】三顾茅庐课件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品读(第三节) (1)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a“半里多路”有多长?(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为

9、250米)你体会到了什么? b 下马步行:态度恭敬 c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诸葛亮的恭敬态度吗?(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2)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a从“轻轻、恭恭敬敬、等”几个词语中看出刘备礼贤下士。 b 你认为怎样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 (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我们来学学刘备。让学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钟) c半分钟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 半分钟的等待已经让我们心急如焚,那刘备等了多少时间? (3)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此时刘备会如何拜见,诸葛亮又会说些什么呢? a 表演相关内容。 b请问刘备,你为什么要用拜见一词呀? 老师知道“拜见

10、”指针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长辈,感受到什么? (礼贤下士、虚心求教)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读、思、议、看,借书童之口领学生悟刘备的这份诚心诚意,对课文中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读与说结合,在文章的空白处想象、补白,使学生披文入境,展现了语言文字和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认识张飞人物形象感悟诚心诚意 (一)体会反衬作用 1、同学们除了从刘备的言行中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你们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张飞的无理) 找出描写张飞言行的句子并出示 A、再读一读,你体会张飞是什么性格? B、课文不是

11、在写刘备吗?作者为什么要来写张飞,能不能不写他?(四人小组讨论) (作者采用对比反衬写法,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2、你们认为作者描写张飞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你们用朗读来告诉我。 对比读(出示刘备张飞的对话,选择合作读点名读) 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 3、根据录像配音本节内容 (二)丰富张飞形象 1、同学们真厉害,从张飞的言行描写中也读懂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么张飞仅仅是个莽汉吗,张飞身上有没有闪光的地方?你们还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交流:(桃园结拜、长坂桥上单身吓退曹操十万大军、关羽死后张飞的眼睛都哭出了血。) 3、师:张飞也是个英雄,十分讲义气、

12、英勇、对大哥忠心耿耿。 四、拓展延伸升华诚心诚意 讨论问题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第四节) 出示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A、“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B、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C、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D、指名读。 同学们,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更敬佩他了,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请教,就答应了。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你知道打了哪些胜仗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2)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刘备称帝蜀国,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

13、一样啊! (3)理解最后一句话。 (设计意图:拓展教学,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诸葛亮真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那么诸葛亮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送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你看这么美的景色,谁能美美地读?指读,齐读并出示相关练习访说 。 五、朗读品味并总结:让我们走向书本,向古人学习,做一个智慧的现代人! 【百度词典】三顾茅庐的意思六、小结:张飞是个英雄,他耿直、粗犷、卤莽但又极关心大哥,讲义气,看不惯傲慢的人,也是个爱才的人,同时还是个能听人劝

14、告的人。 七、课后延伸:续写“四顾茅庐”。八、板书: 三顾茅庐 张飞 刘备 诸葛亮六、教学反思三顾茅庐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文中重点讲述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突出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是进行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抓住表现,细细品味人物的特点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之中。要想体会人物特点,必然要找出人物的表现,这是阅读记事写人文章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我就让学生用曲线划出刘备的表现。学生找出来后,我让学生来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体会到刘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关键词语中体会到的,可以在下面画上小圆圈。学生通过仔细读文,很快找到了答案,并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在教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问学生:你觉得可以怎样进行阅读呢?学生马上就回答:可以找出刘备的表现,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读课文,把刘备的表现一一用曲线划了出来。然后,老师跟学生一起品读这些语句,学生很自然地能抓住关键词语进行体会,做到了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找出刘备表现的过程,是学时品读课文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深入体会,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并提高学生品读课文、感悟语言的能力,教给学生学习叙事类课文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二、 划划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