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培训讲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92213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培训讲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一、截渗墙技术在黄河下游堤防加固中的应用目前黄河下游截渗墙主要有混凝土截渗墙和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两种,混凝土截渗墙是在地面上进行开槽(造孔)施工,在地基中以泥浆固壁,开凿成槽形孔或连锁桩柱孔,回填防渗材料,筑成具有防渗性能的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搅拌桩截渗技术是利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机具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形成水泥土,以水泥为固化剂,固化剂和土体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固结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稳定性、不透水性,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截渗墙,达到截渗的目的。1混凝土截渗墙设计及施工简况(1)工程结构及技术指标堤基为开槽法连续混凝土截渗墙,一般布置在临河堤脚外

2、1.Om,墙顶低于地面0.5m,墙底嵌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1.Om,堤身在临水面进行削坡整修后,铺设复合土工膜,其顶部高于设防水位1.5m,底部与混凝土截渗墙用螺栓压严连接复合土工膜上部回填碾压土保护层,宽度一般为3m。有的直接在大堤顶部开槽浇筑墙体。墙体厚度为0.150.2m,抗压强度大于1.OMPa,渗透系数小于1X106cm/s,墙体材料一般为纯混凝土。(2)混凝土截渗墙施工简况混凝土截渗墙的施工工艺有多种形式,但主要区别在造槽(孔)上,其关键技术是槽孔间混凝土板墙连接和控制槽(孔)垂直精度。目前黄河下游使用的造槽(孔)方法有液压开槽机开槽和振动切槽成墙技术,当地基中出现含有礓石的坚硬黏

3、土地层或散石、孤石时,使用振动切槽成墙技术,效果较好。例如梁山岳庄截渗墙采用的就是振动切槽成墙技术,鄄城八孔桥截渗墙采用的是液压开槽机开槽。槽(孔)间混凝土板墙连接是保证防渗的关键,一般采用搭接法,即将一序槽(孔)已浇混凝土两端各挖去1/3以上,再浇二序槽(孔)混凝土,连接较好。为了使混凝土截渗墙厚度均匀,施工中保证了各槽(孔)段之间接头处满足最小厚度要求,并注意钻孔的垂直度达到一定的精度,施工中造槽设备和施工工艺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总之,混凝土截渗墙施工只要解决好三大技术问题,即:造槽、槽孔间板墙连接、造槽垂直精度,就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设计及施工简况(1)工程结构及技

4、术指标设计采用在临河堤脚修做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与堤坡铺设土工膜防渗相结合的加固方案。截渗墙布置在临河堤脚外1.5m处,墙底部嵌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1.0m,深度一般为1114m,墙体厚度一般为0.2m,渗透系数0.3MPa,水泥掺入量不小于12%。其顶部为0.5m高的混凝土墙,堤脚坡面以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其顶部高于设防水位1.5m,底部与混凝土截渗墙用螺栓压严连接,复合土工膜上部回填3m宽的碾压土保护层,形成综合截渗墙,达到整体截渗的目的。(2)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简况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主要由主机和一、二级水泥浆搅拌系统及动力源组成。主机主要由动力传动、变速系统、液压步履系统、塔架、

5、深度仪、三通管调平装置等部分组成。其施工方法为: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就位、调平,通过主机的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主机上的三个并列的钻杆转动,并以一定的推进力使钻杆的钻头向土层中下沉到设计深度,然后再提升搅拌至孔口,在上述过程的同时,通过水泥浆泵将水泥浆由高压输送管输进钻杆,经过钻头喷入土体中,在钻进和提升的同时,水泥浆和原土充分拌和,此过程一次成桩3根,称为一序,然后钻机沿轴线向前移动,进行下一序的施工,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道截渗墙。成墙方法分为三序桩成墙和二序桩成墙,其区别在于钻头直径和钻机纵向平移的距离不同,三组单序桩互相切割形成单元墙的为三序桩成墙,两组单序桩互相切割形成单元墙的为二

6、序桩成墙,二序桩成墙技术进度较快。二、放淤固堤工程设计与施工简况工程设计概况根据大堤概化断面,淤区顶部高程与2000年设防水位平,淤区宽度按大堤概化断面推算为100m,边坡1:3,淤区沿堤线布置在背河侧,淤区周围布置围堤,围堤外侧布设截渗沟及退水渠,淤沙完成后,进行包边盖顶,在顶部沿外侧修筑纵向围堤,淤区内每隔100m修筑格堤一道,在淤区顶面与堤坡交汇处沿淤区纵向布设排水沟一条,淤区边坡每隔100m设一条横向排水沟。1 .工程施工情况目前黄河下游放淤固堤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有10PNK20型简易吸泥船、水力冲挖机组和DPB电泵平台并联式疏浚系统,其中简易吸泥船是在黄河下游应用时间最长、成本最低、技

7、术较成熟的施工机械,DPB电泵平台并联式疏浚系统是新研制的疏浚系统,目前属于推广试验阶段。(1) 取沙场的选定简易吸泥船和DPB电泵平台取沙场的选定主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交通、船位安装方便,丰枯水时皆能取沙,且还淤条件较好的位置,船位一般安排在险工坝头,从河道内直接取沙。水力冲挖机组施工的取沙场,一般选择在临河嫩滩上,以减少对当地耕地的破坏,且便于还淤。(2) 施工方法围堤采用推土机从淤区内推土填筑,简易吸泥船和DPB电泵平台直接从河道内取沙,输沙距离超过2000m采用250ND接力泵加压,以增加输沙效率。水力冲挖机组采用4PL250机组,用250ND泥浆泵输沙,通常1台250ND泥浆泵配8台4P

8、L-250小泥浆泵,输沙距超过2000m采用250ND二级接力。挖嫩滩时直接由河内取水,岸边冲挖,冲挖的泥浆先储存在集浆池,然后通过250ND泥浆泵输沙至淤区,集浆池布置在地面上,大小适中,过大会引起泥沙沉淀,过小则导致泥浆漫溢。淤区吹填采取分段交替淤筑方式,以利于泥沙沉淀固结,排泥管布置力求平顺,以减少阻力,排泥管出口不断调整位置,保持淤区平整度。三、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应用比较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的作用是一致的,即加固堤防,降低大堤浸润线出逸点,确保大堤安全。但其工程措施却截然不同,截渗墙为临河截渗,放淤固堤为背河导渗。1两种堤防加固技术的成本比较根据近几年的施工情况,现以大堤长度1km为

9、单位,分析计算各种工程措施的成本。(1) 放淤固堤工程淤区宽度100m,高度7m,工程量约为70万m3/km,输沙距2.5km,土方单价7.5元/m3,工程造价525万元/km;考虑附属工程及地面附着物补偿等各种费用,综合土方单价约15元/m3,工程总造价为1050万元/km。(2) 水泥土截渗墙墙厚0.2m,墙深14m,工程量约为14000m2/km,单价95元/m2,工程造价133万元/km;考虑复合土工膜和土方等各种费用,综合单价约287元/m2,工程总造价为402万元/km。(3) 混凝土截渗墙墙厚0.2m,墙深14m,工程量约为14000m2/km,单价300元/m2,工程造价420

10、万元/km;考虑复合土工膜和土方等各种费用,综合单价约454元/m2,工程总造价为636万元/km。综上所述,放淤固堤工程造价最高,混凝土截渗墙次之,水泥土截渗墙造价最低。2.两种堤防加固技术的优缺点放淤固堤工程优点:工程完成后,仍可利用其土地资源,进行淤区开发,发展黄河经济,淤区坡上可栽植大量树木,为黄河抗洪抢险提供大量物料,同时改善了沿黄的生态环境。缺点:房屋拆迁等地面附着物补偿高,占地多,一次性投资大,工期长,施工中因渗水、排水问题造成附近农田减产。(1) 截渗墙工程优点:工程造价低,占地少,施工进度快。缺点:截渗墙为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地基土层复杂时,施工中

11、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施工中断。混凝土截渗墙还容易出现槽壁坍塌、漏浆、墙体接缝有泥皮夹层、墙体槽间横向倾斜等技术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四、结论与建议通过长期的治黄实践证明,近期内黄河泥沙还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河床还有可能继续抬高,黄河大堤还存在继续加高的可能性,截渗墙工程在将来大堤加高时存在上接困难,同时墙体和复合土工膜还存在寿命问题。因此有计划地在下游放淤固堤,长期开展挖河固堤,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高背河地面,淤筑“相对地下河”,应是防洪的长远战略部署。放淤固堤工程既减少了河床泥沙,又加固了堤防,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通过淤背区开发,广泛种植生态林,效益十分可观,符合治黄的长远利益,仍然是黄河下游加固堤防的首选措施。仲兰英)(山东省鄆城县黄河河务局王修果果继稳张太存来源:水利工程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