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92206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8(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1.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些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B.头脑风暴C.结构扩散D.自我设计训练参考答案:AC2.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理论为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没有什么不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 教

2、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只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 简述人格的特性。参考答案: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迁移研究包括( )。A.能力说B.布鲁纳论迁移C.奥苏贝尔论迁移D.认知迁移理论参考答案:ABCD9. 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参考答案:D10.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教师期望可通过( )影响课堂气氛。A.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B.对有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C.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

3、等的学习材料D.允许学生提问并耐心倾听学生回答问题参考答案:ABCD1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18岁以后的阶段有( )。A.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C.繁殖感对停滞感D.自我整合对绝望感参考答案:BCD12. 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征,它影响到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 )A.对B.错参考答案:A13. 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以及言语的变化。( )A.对B.错参考答案:A14. 单瑟洛(Dansereau)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4、.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A.对B.错参考答案:A16. 品德和道德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7. 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抑郁质B.粘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参考答案:B18. 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时,必须考虑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之间的互换关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9.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 )A.对B.错参考答案:B20. ( )的提取和建构都是通过激活的扩展来实现的。A.知识B.陈述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参考答案:B21. 历史课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5、 )。A.命题学习B.概念学习C.词汇学习D.符号学习参考答案:D22. 发现学习的作用:( )、有利于学会发现探索方法、有助于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A.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B.有利于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C.能提高智慧的潜力D.有利于认知策略的掌握参考答案:C23. 根据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A.对B.错参考答案:A24. 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参考答案:(1)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最佳的健康综合了人的生理、智力、情绪、人格、家庭、社会和环境的方方面面,只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处在完好的运行状态时,人们才能够产生健

6、康的状态。(2)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揭示,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人格和情绪因素是健康和疾病的重要预测变量。(3)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研究发现人格和情绪因素是健康和疾病的重要预测变量。(4)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在与人相处时,拥有更多是同情、友善、信任和尊敬,较少猜疑、嫉 rn妒和敌视,因此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基础。25. 驱力(名词解释)参考答案: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减少

7、驱力,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26. 完型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7. 学校心理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心理矫治教育。( )T.对F.错参考答案:F28. 晚期选择模型认为中枢分析结构的输出按其重要性安排。(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9. 启动效应的研究为探索內隐记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证据。(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0.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参考答案:内在动机是指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部动机包含着自我决定、胜任力和兴

8、趣等成分。内在动机的激发:(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决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使用下而的教育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教师要与学生交流这些限制的合理性,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作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作批评的目标。(2)培养学生的胜任力。学生只有面临鼓佳挑战时的成功,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功和成

9、就体验。学生只有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他们可能体验到成功与愉快,也可能体验到失败与沮丧。中等难度的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任务。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对错误和失败的容忍,这种课堂的突出特点是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要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警觉度,而且要促进学习以及智力的提高。31.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参考答案: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的需要构成的:(1)生理的需要,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2)安全需要

10、,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3)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等;(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5)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32. 反应时本身就是心理变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3.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1956)曾发表标题为神秘的七加减二一文,通过实验证实了短时

11、记忆的容量大约是6+2个信息单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4.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提出的一种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A.布鲁纳B.布卢姆C.维果斯基D.斯金纳参考答案:B35. 元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我认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6. 被试变量是被试本身固有的、不能主动操纵的,只能进行测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7. 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刺激是条件刺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8. 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班杜拉B.德韦克

12、C.德西D.韦纳参考答案:A39. 论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新颖性是其根本特征,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主题。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列为教育教学的重点。(1)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导与鼓励:要优化教育环境的创造氛围;要建设富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造性教育;要改革与完善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取消“统”字;要使先进的教育技术进入教育教学过程。(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3、,培养创造动机。通过教师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自然与社会,启发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熟悉而又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思考题、开展课堂讨论等形式或途径,培养学生创造性。(3)正确对待学生创造性行为,积极鼓励其敢想、敢问、敢于标新立异。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纠正以往出现的“高分低能”、“思维僵化”现象。其次,鼓励学生敢想、敢问,不要预先树立是与非、对与错的绝对权威,不要限定学生盲从接受已认可的答案。(4)既要重视集中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集中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思维

14、的规则和办法,逐渐提高集中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应重点加以培养。可通过自由联想训练、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等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5)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组、兴趣小组、文艺小组等。创造性不仅受认知因素影响,而且与人格因素有密切关系。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40. 被试间设计的缺点有( )。A.所需被试数量巨大B.具有强烈的练习效应C.不能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D.相对其他设计,被试会非常疲劳E.产生对各处理方式的污染参考答案:AC41. 晚期选择模型认为注意不是在选择知觉刺激,而是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2.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是问题解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下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