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91697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复习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实验检测第四单元(第二课)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知识拓展:(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达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于(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2西汉的建立者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实质是( )A.实行民族和解 B.发现和推荐人才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边疆地区4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A昆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肥水之战5下列历史人物与三顾茅庐有关的是( )A刘备与诸葛亮 B刘备与孙权 C孙权与诸葛亮 D曹操与诸葛亮6东汉末年在

2、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 )A刘备 B袁绍 C曹操 D孙权7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于( )A208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8三国时,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北方人民的南迁南方较为稳定少数民族的努力社会制度的变革A B C D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回答911题。9.司马迁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D.开辟了丝绸之路10当时,西汉传入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丝织品与金属工具铸铁技术井渠法与坎儿井葡萄与石榴A. B

3、. C. D.11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传入西汉的物品有( )良种马石榴核桃西域乐器与歌舞A. B. C. D.12.汉武帝时代,汉朝的国力已经十分强盛,曾派汉朝两位著名将领率军用武力反击匈奴。此两位著名将领是( )蒙恬卫青霍去病岳飞A. B. C. D.13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当时的学生要接受最高层次的儒学教育,必须去( )A 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北京1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设立的作用是( )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有利于攻打匈奴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A. B. C. D.15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

4、治上优势的军阀是( )A袁绍B曹操C刘备D孙权16隋朝实现南北统一是在( )A公元前581年B公元581年C公元前589年D公元589年17我国创立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官吏开始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18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19唐朝时管理全国行政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20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沿用并完善隋朝所创立的制度,此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2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完善科举制B武则天执政C贞观之治D安史之乱2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

5、由北方逐渐向南方转移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后期 C两晋南北朝时期 D南宋23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这是唐太宗在悼念谁的时候的感慨:(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杨国忠24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 )A 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5被后世称为“书圣”的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B王羲之C阎立本D顾恺之26位于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文化遗址是( )A.云冈石窟 B.布达拉宫 C.敦煌莫高窟 D.龙门石窟2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赞哪一位诗人的对联?(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6、 D王维28曾对道教经典道德经作注,并把它列位为诸经之首,颁布天下,命令人人学习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唐德宗29唐朝时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曲辕犁30下列有关史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西汉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史学巨著B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景帝约三千年的史实D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二、技能拓展:(本题共有5个简答题,共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7、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请回答:(1)中国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称什么?最早实行的朝代是什么?(2分)(2)上述二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3)这种考试制度在实施初期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32(7分)阅读下列材料:“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术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使他们不能发展。不正确的邪说灭绝之后,纪纲才能统一,法律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能知道应该遵从什么。”(1)这段话是谁向谁提出的?(2分)(2)这段话提出了什么建议?目的是什么?(3分)(3)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

8、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弟,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以心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请问:(1)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谁?“高帝”指的又是谁?“上”采纳晁错建议了没有?其结果如何?(4分)(2)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谁?主父偃提出的办法名为“推恩”,其实际目的是什么?“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加强皇帝的权威?(4分)34(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

9、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且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可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请问:(1)材料中“魏主”指的是谁?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的政治家。(2分)(2)请你说说“魏主”的其他一些改革措施。(4分)(3)这些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35(8分)唐太宗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2分)唐太宗后来是怎么做的?(3分)他在位期间,社会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36(9分)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我国的京杭大运河,它最早开凿于隋朝。隋唐以后,许多朝代都对大运河进行了疏浚、改造,使它继续发挥着贯穿南北水路的作用。直到今天,大运

10、河的某些河段还依然起着水路运输的作用。问: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以及自北向南的四段分别叫什么?(5分) 隋朝大运河(2)请你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分别做一个简单的评析。(4分)37.(7分)连续题: (1) 张骞A西行取经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孟 子玄奘B出使西域 “民为贵,君为轻” B董仲舒鉴真 C 东渡日本 “温故而知新” C孙 武“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D孔 子38(8分)历史诊所: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之处。如有,请直接在题干中用下划线划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或改正。(1)小兵问:“小红,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介绍兵法的古代军事著作吗?” 小红:“那太简单了,你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吧!” 理由: (2)小青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理由: (3)小张:“小李,据说你对三国时代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你都喜欢哪些人物?” 小李:“有商鞅、刘备、诸葛亮,还有孙权。” 理由: (4)小文:“小珍,你刚从河南洛阳旅游回来,给我介绍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 小珍:“你看这是我拍的照片,这张是洛阳的白马寺,这张是洛阳的敦煌莫高窟。” 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