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91231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MASTER DEGREE 论文题目: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英文):Study on Population Decentralization of Central Districts of Big City?Take the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as The Example作 者: 王莹指导教师: 段成荣2007年5 月17 日 论文题目:(中文)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外文) Study on Population Decentra

2、lization of Central Districts of Big City ?Take the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as The Example所在院、系、所 :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研究所专 专 业 、 名 、 称 : 人口学指专导专教专师姓专名、职专称 : 段成荣 教授论文主题词: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学专习专期专限 : 2005 年 9 月至 2007 年 7 月 论文提交时间: 2007 年 5 月 18 日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3、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王莹 日期: 2007 年 5 月 17 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签名: 王莹 导师签名:段成荣 日期:2007 年 5 月 17 日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日趋庞大,功能日趋集中

4、。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规模也不断增大。北京市为例,2006年,北京市共有常住人口 1581 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密度达到 963 人/平方公里。规模如此庞大的人口在区域分布上非常不均衡。中心城区所辖面积只占全市面积0.56%,但是容纳了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的 13.34%,人口密度达 22210 人/平方公里。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和文化、政治中心,曾经产生了很强的集聚效应,推动了整个北京的城市发展,但是目前北京的中心城区已经出现了一些“规模不经济”现象。城区人口分布不均衡,城区人口过度集中是造成中心城区交通、环境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政府及各区政府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中心城区人口集中现

5、状所带来的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人口疏解的要求和目标,人口疏解已成为北京市调整人口布局的重要主题,但是直到目前,北京市人口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认为人口布局与资源格局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人口分布的格局与资源分布的格局应当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够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和谐发展。调整人口分布格局应当辅之以资源配置格局的合理调整。因此本文选定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资源分布差异为分析的要点,重点分析在现实条件下,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资源分布是否符合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疏解的要求。由此来理清人口疏解措施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这对于在下一阶段推动人口布局的合理化具有很强的政策

6、依据作用。本文选取了北京市西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代表,选取昌平区和通州区作为郊县的代表,这两个区同时也是目前西城区人口疏解的目标区域。本文在分析中将资源分为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两个种类,分别选择了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额、住宅竣工面积、社会从业人员数量以及基础教育条件、医疗条件、文化娱乐设施等指标,对西城区和昌平区、通州区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在经济资源方面,西城区在绝对数量上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虽然近年来而位于郊区的昌平区和通州区的发展速度稍高于西城区,但是增长的幅度仍然1 较小,不能与人口疏解的要求相适应。在社会资源方面,无论是在教育质量和医疗条件上,西城区的水平都远在昌平区和通州区之

7、上,这些对于居民的居住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心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社会资源存量上仍然存在明显的优势,直到 2005年,这种存量上的差异并没有得到足够程度的缩减。如果政策继续这样的投入方向,那么中心城区与郊区的社会资源上的差异将无法改变。 经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包括西城区在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需要疏解,也可以疏解,但是如何进行疏解需要深入的研究。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的关键是调整社会经济资源布局的格局。资源配置格局的调整,受到整个城市甚至更大范围决策的影响,不是单纯的疏解地区所能左右的。因此,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更多地需要整个城市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用资源配置的杠杆来调整人口分布。关键词:中心

8、城区;人口疏解;资源布局2 Abstract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s speeding upthe size of urban population is getting bigger. Take Beijing for example, in 2006, there are 15.81 million residents living in Beijing,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s 963 persons /square kilometers. But ma

9、ssive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in urban center areaThe central districts surface only occupies the entire city by 0.56%, but accommodated 13.34% of the Beijing whole city resident population of Beijing, population density is 22,210 person /square kilometers. At present, multi- population has created

10、 the enormous strength upon developing of Beijings economy and societyNow Beijing government have paid attentions on this problem, and also begin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decentralize population from central districts to suburban areaHowever, by now, population of Beijing are still centralizing, thi

11、s thesis is try to find out the reason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should be balanc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So I choose 5 indexes of economical resources and 3 indexes of social resourc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central districts and suburban area. This thesis took the Beijing

12、Xicheng district to be the representative of central districts , and took Changping and Tongzhou to be the representative of suburb districts.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s districts on economical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I find that: Xicheng district holds superiorly compared t

13、o Changping and Tongzhou districts on economical resources. And also, the similar situation happens on social resources. If policy investment direction remains the same, the differences on economical and social resources would not be changed, 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can not come

14、 trueThis thesis obtains: Including Xicheng district, the population of Beijing central districts needs to be decentralized, also can be decentralized, but how to decentralize3 needs to penetrate and research. The key step of decentralization is to entire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al and social re

15、sources Key words: Central Districts of Urban; Decentraliza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4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理论框架. 3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选取 4 1.4 研究意义. 5 1.5 研究框架. 6 1.6 文献回顾. 6 1.6.1 国外关于城市人口布局发展理论6 1.6.2 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和经验. 7 1.6.3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研究 8 第 2 章 北京市人口分布现状及近年来趋势.12 2.1 北京市人口总量及分布12 2.1.1 北京市人口总量近年来的发展趋势12 2.1.2 北京市中心城区与郊区人口密度对比. 13 2.2 西城区和通州区、昌平区的人口密度与发展速度对比. 14 2.2.1 西城区和通州区、昌平区的人口密度对比14 2.2.1 西城区和通州区、昌平区的人口发展速度对比 15 2.3 小结. 19 第 3 章 西城区与昌平区、通州区经济资源对比.20 3.1 固定资产投资额20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