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910406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汉语的主语是什么?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成分?有哪些特征?在语法系统中,这种范畴 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本文拟图讨论的问题。一主语的类性质1.1 主语(subject)是引进的语法概念,在普通语言学中,它一般有三个意思:a. 语法主语(grammatical subject);b逻辑主语(logical subject); c.心理主语(phychological subject。1在我国语法学界,“主语”一般用于称说a, 2 b和c通常分 别说成“逻辑主语”和“话题”。本文讨论的“主语”是语法主语。1. 2主语作为一种语法成分它是一个“类”(category),当我们说结构中

2、的某个词 语是主语时,实际上是把结构的这一部分归进了主语这个类。主语这个类是一种关系类(关系范畴)。这种类和词类(实体类)不同。词类反映的是 一群具有共同语法特征的实体的集合,体现这个集合的组合能力或功能分布,提供语言的语 形组合规则。如副词是一个词类,它反映的就是一群具有纯状语性的词语的集合,这个集合 里每个成员一般只能作状语,副词提供汉语“副词+动(形容词)”构成偏正结构的组合规 则。而关系类反映的是语形内部的结构关系,体现的是实体与实体相连结的方式,提供语形和语义整体联系的类型。 比如说有A、B两个实体组合成AB,AB之间的关系为S。S从一方面看是A、B连结成新的更 大实体的方式,从另一

3、方面看,S是AB与某种意义相联系的类型,因为同是A和B构成的 实体,A和B的分解意义不变,而AB整体却可分别与不同的意义发生联系。例如:写/清楚(二a.写(,)清楚一些主/谓b.(请)写清楚述/补)拳头/大(二a.拳头(很)大主/谓b.像拳头一样大 状/心)两个/五斤(=a.两个共重五斤 主/谓b. -个五斤加一个五斤定/心)光说/不难(二a.光说并不难主/谓b.光说“不难不难”述/宾)上面例子,都有a、 b两种意思,就是因为连结两个直接成分的S分属于不同的整体表义类 型。不同的表义类型是用不同的构成成分来表达的,因此,把结构中的某个词语定为主语, 实质上是给以这个词语为直接成分的实体,确立了

4、整体与意义发生联系的类型S为主谓关 系。1.3 主谓关系是一种结构关系、一种连接方式和理解类型,所以只要哪里有这种关 系、方式和整体存在,那么那里就有主语。在汉语里,词、短语和句子三个语法平面都有这1参见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汉译本),上海辞书出版社,337。2通常“主语往往也用来指称充当主语的词语,如“把这个主语换一下”中的“主语”。为了区别,本文把 这种用法的“主语”称为“主语词”。相应地把这类用法的“谓词”称为“谓语词”。种关系、方式和整体存在,因此,在汉语里主语是跨越词、短语和句子三个语法平面的结构 成分。下面的“霜”就是不同语法平面上的主语。霜刚降,.(

5、“霜”:句子平面的主语)霜刚降的时候,.(“霜”:短语平面的主语)霜降那天,.(“霜”:词法平面的主语)讲主语一般只说它是句子成分,尽管承认汉语的短语、复合词内部也有主谓关系,这可能是为了迁就某种理论。有的学者根据汉语的语法事实把“主语” 的外延向前推进了一步,明确地说是句法成分(与词法相对,包括句子和短语)3但是未及 逼进词。由于汉语的词、短语和句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套结构关系,因此,把汉语的主语 定义为结构成分(包括句法和词法)也许更为切合汉语的实际。当然在不同平面上,主语表 现出的特征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其性质却是一致的,而断定某个部分是不是主语的主要依据 也应该是它的性质。1. 4 主语

6、是配对性的直接成分。在主谓结构中,主语是谓语以外的部分,谓语是主 语以外的部分。主语和谓语是同一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成分,可出现在句子的不同层次上。下 面例中加双横线的都是主语,加单横线是谓语,它们不仅处于句子的不同层次,而且还分属 于不同的结构平面。北京的有关研究人员 正在考察地震带来的灾情。主语和谓语是成对出现的,一方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4所谓“省略”纯粹是理解范 畴和体系表达方面的概念,反映着两个语言形式在语用中的意义联系,属于话语分析的内容。 主谓结构是有主语有谓语的实体,所谓省略主语或谓语,实际上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 个非主谓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有着相同的表意功能或语用价值。二主语的

7、静态特征2 . 1静态特征是主语在语言的静态单位(词平面和短语平面)具有而在动态单位(句 子平面)却又不会消逝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主语的本质特征,因而也是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特 征。2. 2主语的静态特征之一是定序性,即主语总是在谓语前面,不得相反。易位是句 子平面的现象,并且只要是易位的主语,都可以无条件地(即不增删任何词语地)还原到原 来的位置。(参看3.5节)在这个意义上讲,易位是主语语序在动态平面的变通。(因此, 讲易位或倒装最好是用静态控制动态,即以静态为正常语序)。,2.3 主语的静态特征之二是被述性,即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谓关系是一种陈 述与被陈述的关系(简称陈述关系)。陈述关系不

8、和语义关系“施事动作(动词)”相对应, 因而不能用这种语义关系来定义或确立主语。陈述关系在语法系统中是和述补关系、述宾关 系、状心关系、定心关系等等相比较而存在,相区别而显示其语法功能的。(参看1.2节的 例子)在汉语里,这种关系虽然不用形态来标志,但却能很容易地为人们的语感所区别。陈述关系和上述其他关系一样,它是语法的一个“类”(type),包含有很多式或例(token)o因此,同是一个主语词,可以因谓语词的不同而使这种关系显现出种种差异。例 如:今天很热3参看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的有关部分。4参看邢福义:语法探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39257。今天晴天今天是星期天今天休息今天我们开

9、会今天我们上午开会下午休息例中差异反映的只是谓语词对主语词陈述角度的变化,并不改变“今天”同它后面词语之间 的陈述关系或“今天”的被述性。被述性一般可用“P是说S的”来测试,其中P是谓语词, S是主语词或被试词。如果“P是说S的”符合SP原来的意思,则S具有被述性。例如“今 天很热”中,很热是说今天的”符合原SP的意思,所以“今天”具有陈述性。用这个鉴别式来测试上面的例子,例中所有的“今 天”在被述性上都保持着一致性。因而也都是主语。2. 4主语的静态特征之三是具有指称性。指称性是主语这个框格具有的表述性质, 不论是体词还是谓词,进入主语框格之后就能用“谁” “什么”一类名词性词语直接提问或

10、间接提问。如:他来了。(-谁来了?)十个人吃一锅饭。(-多少人吃一锅饭?)眼睛打红了。(-哪儿打红了?)间接提问是指像“躺着舒服些”这样的结彳其主语不能直接用“谁、“什么” 一类词 去提问,但是可把谓语换成疑问词“怎么样”提问(躺着怎么样?),而不是直接用“怎么 样”去提问“躺着”。在汉语里有“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格式,但没有“怎么样怎么样”的 格式,并且“什么”具有指称性,指代主语,因此当后一部分能用“怎么样”提问时,其前 一部分一般就可以用“什么”再提问。如对“躺着怎么样? ”的前一部分没听清时的追问是 用“什么怎么样? ”而不是用“怎么样怎么样? ”这种现象不仅表明“躺着舒服些”一类(具

11、体)结构可以用间接方法测试主语的指称性,而且还说明主语的指称性是成分这种句法框格 具有的,而不是成分词具有的表述性质。在现代汉语里,语言单位的表述性由两种性质不同 的语法范畴控制着:在偏正结构中由词类控制,指称性和体词对应,描述性(陈述性)和谓 词对应;在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和述补结构中,表述性由成分控制,指称性和主语、宾语对 应,描述性和谓语、述语、补语对应。5就因为这一点,汉语的动词和形容词作主语、宾语 无需改变形式。三主语的动态特彳正3 . 1主语的动态特征是主谓结构充当句子主语才具有的特征,一旦转化为静态单位 这种特征就不复存在了。主语的动态特征说到底其实是作了话题的主语所具有的特征。3

12、. 2 可以充当一句话的话题(topic),这是主语的第一个动态特征,由它派生了主语 的一系列动态特征。(见3.3以次)6话题从一个角度看是心理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是语用5这里说的结构指独立成句的结构,不指作句子成分的。充当成分的结构受到成分表述性的制约。可参看萧 国政: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语文论集(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6主语可以充当话题,但是主语并不是全是话题。例如疑问词作主语的问句和它的答句,主语都不是话题(参 的。说它是心理的和语用的,并不只是从这些角度研究语言时提到主语是话题,而是因为主 语和话题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话题主要是由说话人说话的心理控制的,并且是在

13、语言使用 中才能显示出来。比如我们听到一句话:“你别去了”。只通过这一句话一般无法断定“你” 是不是话题,只有在听完一串话(言语串)之后才能断定。可是授话人只说一句也知道“你” 是不是话题,因为话题是授话的心理言语安排,是言语串围绕的言语中心。当然,话题有时 也通过语言形式体现出来,如“起词”后面带停顿或带语气词等,但是在汉语里它没有普遍 性,并不是凡作话题的主语都一定带这些标志。3.3 从信息的角度看,话题和述题(comment,这里相当于谓语)是两个信息单位。 分别由两个语调单位控制,7因此主语作了话题的主谓之间,结构显得比较松散,主语后面 可以有个小停顿,或者可以加上语气词,或者把主语的

14、最后一音节延长。(如果这种延长收 束时伴有声调的提高,那么主语就变成了一个问句,谓语便成为答句了。8)这是主语的第 二个动态特征。这个特征可以把话题主语和非话题主语区别开来。3 . 4 主语的第三个动态特征,是“有定” (definite reference)。这种特征被看作主语 的一种强烈趋势,9其实这种特征是话题的特征,这种趋势是主语作话题的比率。“有定”在 有些语言(如英语)里既是一个语法范畴又表现为一种语法形式。在有形式标示有定的语言 里,通过形式识别有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使用“有定”却比较复杂。汉语主语“有定”的 识别和上述语言的使用一样,相当复杂。主语“有定”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5、(一)言语 有定,即上一句出现了的;(二)结构有定,即加了限制成分或前加上动词“有”的;(三) 心理有定,即用专有名词或在词后带有语气手段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专题讨论)。3.5 作为话题的主语,是有定的或者说是已知的(given或known )o “已知”的部分 信息量小,为了突出“新知”(new)谓语词,往往把主语易位到谓语后面。如:出来呀,你们!多美呀,家乡的小河!不过,这种易位仅限于作句子,并且要借助语气(表现为谓语后有停顿),而且还要求谓语 词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词语的组合。试比较:头疼。t *疼,头。a头很疼。t很疼,头。b我的头疼。t *疼,我的头。c我的头很疼。t很疼,我的头。d他的结论是那座楼房相当漂亮。t 他的结论是相当漂亮(,)那座楼房。e 那座楼房相当漂亮!T相当漂亮,那座楼房。f上面的句子,ac主语不能易位是因为谓语词不合条件,e不能易位是因为加点部分是 静态单位短语,不是动态单位句子。易位是主语的第四个动态特征,它也是由话题派生的, 因为易位的主语一定要是话题,否则主谓之间不可能有停顿以致形成两个语调单位。看陆俭明:周遍性主语及其他,中国语文1986, 166)。又如句首含数量定语的陈述句和疑问句,其 主语一般也不是话题(参看范继淹:无定NP主语句,中国语文1986, 321328)。7关于信息单位和语调可参看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