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90403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注)智:通“知”,知识。致:送来。访:询问。咸:都。理:办法,道理。校:通“较”,比较。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1借助注释,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据提示填空。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_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返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

2、已行矣,而剑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和“曹冲称象”比较,就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两者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江行日记一则(节选)明袁中道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注释沙市:今湖北荆州。雪子: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敲戛(ji):轻轻地敲打。铮(zhn)铮:文中形容雪子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1“欲”的意思是_;“亦”的意思是_。2“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的意思是_。这句话衬托出_。3文中说“亦复有少趣”,联系上下文,你

3、觉得“趣”在何处?(至少写出两处)_4读一读,下面句子停顿合适的是( )A.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B.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C.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3. 课内阅读。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选自第八单元25课古人谈读书1按课文内容填空。2请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敏( ) 知( ) 厌( ) 诲( )A满足 B聪敏 C同“智”,智慧 D教诲3请你说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_4选择句子的句式,填写序号。A反问句 B比喻句 C疑问句(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2)书,被

4、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_)(3)问渠那得清如许? (_)4. 古文阅读。伯牙鼓琴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

5、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尝暑中过河阳_;渴甚_众争取啖之_;或问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衡独危坐树下自若。_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_3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_6. 阅读与理解。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谢安。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俄而:不久,不一会儿。兄子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拟:相比。即:是。无奕女

6、:指谢道韫(y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聚集。B.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如。2下列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父亲叫谢奕。B.她的那句比喻句没有“胡儿”说得精妙。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D.她是谢太傅的侄女。3下列对这则小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小辈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作者对她的赞扬。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

7、子更加生动形象。D.“公大笑乐”中的“笑”有讽刺“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比喻的意思。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7. 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楚人有欲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涉江(_) 不亦惑乎(_)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8. 文言文阅读。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

8、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用“”为下句划分节奏。(每句只画一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鼓:_志:_(2)少选压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3)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_3翻译句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_4与伯牙、钟子期的传说相关的成语是:_,后人用此比喻_。5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写出一句。_9. 阅读短文。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

9、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窥头于牖(_)弃而还走(_)2翻译下列的句子。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_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_10.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邻居有烛而不逮_2翻译下列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3与凿壁偷光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胸有成竹B.鹏程万里C.三顾茅庐D.囊萤映雪4文

10、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和_5写写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悟。_11. 文言文阅读。1赛跑定案有老姥m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 贼遂服。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字词解释:姥:_ 唱:_禽:_诬:_莫:_孰:_ 俱:_走:_正色:_盖:_ 必:_2放驴破案唐张鷟zhu为河阳尉。有客驴,缰断,并鞍失之。 三日访不获,诣y县告。 鷟推穷甚急,乃夜放驴出而藏其鞍。 鷟曰:“此可知也。”遂令不秣m饲驴,去辔pi放之。 驴寻向昨夜喂

11、处,乃搜索其家,于草积下得之。人服其智。字词解释:尉:_并:_诣:_推穷:_遂:_ 秣:_ 辔:_乃:_于:_3张用良不杀蜂京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sh),故恶之。 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 一日薄b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去。 蛛遽束缚f之,甚急。 忽一蜂来螫sh蛛。蜂又数shu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字词解释:尝:_ 为:_恶:_则:_薄:_竭力:_ 遽:_急:_数:_自是:_4齐人攫金1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2 适鬻y金者之所,因攫ju其金而去。3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4 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字词解释:清旦:_之:_适:_鬻:_所: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