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89726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传言里鸟类爱情的真相在民间传言中,有很多鸟类是一夫一妻制的忠贞 典范。天鹅十分重视夫妻感情,小天鹅甚至会为死去 的配偶守节3年;大雁从不独活,一群大雁里很少会 出现单数,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鸳鸯则更是 至死不渝的爱情象征,一旦配对,终生相伴,双宿双 飞;相思鸟鸟如其名,雄鸟雌鸟成对生活,恩爱非凡, 是有名的“爱情鸟”。人们给这些鸟类贴上各种“忠贞”的标签,那鸟 儿们爱情、婚姻的真相到底如何?大雁:婚姻期内,好聚好散人们通常所说的大雁,其实是雁形目鸭科中雁亚 科雁族16种鸟的泛称,大雁的确不像某些鸟类那样, 雄鸟交配完毕拍拍屁股就走人。

2、不过,同鸭科中的绝 大部分种类一样,大雁虽然是一夫一妻制,但关系往 往只能维持一个繁殖季。如斑头雁、鸿雁,头一年在 越冬地就大多相配成对,开春双双飞回繁殖地共筑爱 巢,一个繁殖季只产一窝卵,然后夫妻双方通力合作照顾雏鸟,待到夏末完成繁殖任务后便好聚好散,天 涯陌路,第二年可寻新欢,并没有“从一而终”之说。在非繁殖季,大雁不管夜栖、觅食还是迁徙都喜 欢集群活动。但这并不是因为耐不住寂寞,而是集群 而居能降低个体面临风险的几率。一群雁中大家轮流 站岗放哨,其它成员就能放心活动,节省体能。天鹅:守节是假,终生相伴却有可能天鹅指的是雁形目鸭科天鹅族,在中国有大天鹅、 小天鹅、疣鼻天鹅三个种。天鹅的夫妻

3、关系能维持较 长时间,一般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确实可能终其一生, 大天鹅的往年后代还会帮助父母照顾雏鸟。这是因为双方的默契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繁 殖成功的几率才越大,要是轻易更换伴侣,可能会因 双方缺乏“合作”经验而增加繁殖“成本”,使成功 率大打折扣。许多繁殖率低或是生存环境严苛的鸟的婚配制度 都表现出这种特点,曾有科学家对新西兰王信天翁进 行了连续16年观察,最终认为这种鸟可能终生维持原配。不过,天鹅并不是绝对的终身原配,曾有研究发 现疣鼻天鹅每年繁殖对的离婚率不足5%。要是一方死 去,另一方除非是已经失去繁育能力,否则肯定要在 下一个繁殖季另起炉灶,毕竟繁衍后代传播基因才是 它们活着的终极

4、目的,天鹅为死去的配偶守节一事也 就不足为信。鸳鸯:风流薄情,交完就掰鸳鸯被视为模范夫妻之首并非空穴来风。鸳鸯是 雁形目鸭科鸳鸯属水鸟,雄鸟羽色艳丽,光彩照人, 雌鸟一身朴素褐色,腹部纯白。每年4月是鸳鸯的繁 殖季,此时越冬期间成群活动的鸳鸯逐渐分散开来, 成对活动,雄鸟和雌鸟在此期间形影不离,互相追逐 嬉戏,这一场景想必给无数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深刻 印象。但美好的真相也就到此为止,5月初和5月末是 鸳鸯的交尾期,在交尾期内雄鸟频频向雌鸟献殷勤, 炫耀自己的艳丽,雌鸟紧随雄鸟身侧,围绕雄鸟不住 打转,心领神会的雄鸟跟着做出同样的表演,然后伏 在雌鸟背上完成交尾。交尾期结束后雄鸟就扬长而去, 接

5、下来的营巢、孵卵、养育子女全部由雌鸟独自承担, 直到9月份繁殖期结束。即便在同一个繁殖期内,雌雄鸳鸯看似恩爱甜蜜 地出双入对,其实是一夫一妻制鸟中相当普遍的看护 伴侣行为,即因为对方有出轨倾向而不得不严加监视。 据报道,为了证实鸳鸯是否会真像古代文献所述“人 得其一,则一思而至于死”,早年间吉林省长白山研 究人员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有成对鸳鸯出现 的地区用枪打落一只,结果另一只很快重新续弦,根 本没有生死成双。相思鸟:忠诚?够呛以往人们认为,现存鸟类中约有92%的种类实行 的是一夫一妻制,即在一个繁殖期内,一雄一雌确定 配偶关系就齐活儿了。现在人们发现,一夫一妻制鸟 类中实际上竟然普遍存

6、在婚外交配现象,特别是在一 些小型雀形目鸟类中。比如一项对芦鹀的研究发现有 93%的雌鸟有至少一个私生子,一个繁殖季中有多达 55%的雏鸟来历不明。白领姬鹟、白冠带鹀、甚至象征 和睦美满的家燕都存在对家庭的“不忠”的行为。虽 然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的研究,但从整体形势来看,相 思鸟的婚外行为,十有八九也好不到哪儿去。另一种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细尾鹩莺则更夸 张,雌鸟会一边以刚刚好的交配次数保证它的配偶协 助哺育家庭,一边和其它它看上眼的雄鸟偷情;而另 一方面,它的配偶可能在附近有多达六窝雏鸟,但它 自己正在哺育的那一窝里可能一个都不是它的孩子!这种行为其实也不足为奇,在生态学上这叫做临 界型一雄一雌制一一夫妻双方只是迫于环境压力,必 须由双方共同孵卵育雏才能繁殖成功,从而表现出一 夫一妻制。只要有机会能在不危及后代的情况下传播 自己的基因,它们就一定会选择那么做。而一旦一方 “出轨”,它的配偶就会受到性选择压力,于是要么 出去散播自己的基因,要么发展出看护行为以减少自 己戴绿帽子的机会。在这一点上,相思鸟和鸳鸯的选 择倒挺一致的。而对于这些鸟类而言,所谓的爱情, 更像是它们生存繁衍大计面前一碟小小的配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