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89510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问题详解7(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档自动控制原理试卷与答案(A/B卷闭卷)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的前馈复合 控制。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s)与G(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s),则G为 (用G(s)与G(s)表示)。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金n =阻尼比上=,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该系 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g(t)= 192 + e0.t5,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 为。6、 根轨迹起始于 , 终止于

2、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中侬)=tg J(w) -900 -tg/(T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8、PI控制器的输入一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 性能。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A、增加开环极点;BC增加开环零点;D3、系统特征方程为D(s) =S3 +2s2A稳定;BC临界稳定;D4

3、、系统在r(t) =t2作用下的稳态误差A、型别 V 1时才稳定;g文案大全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A、超前校正B 、滞后校正10s 1100s 1则该校正装置属于C 、滞后-超前校正 D)。不能判断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0c =1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10s 1s 110s 10.1s 12s 10.5s 10.1s 110s 1三、(8分)试建立如图3所示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CTIUiR2 %图3四、(共20分)系统结构图如图 4所示:图41、写出闭环传递函数 ($)=0?表达式;(4分)R(s)2、要使系统

4、满足条件:0 = 0.707,8 0 =2,试确定相应的参数 K和P ; (4分)3、求此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仃, ts; (4分)4、r(t) =2t时,求系统由r(t)产生的稳态误差ess; (4分)5、确定Gn(s),使干扰n(t)对系统输出c(t)无影响。(4分)K五、(共15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T :s(s 3)1、绘制该系统以根轨迹增益Kr为变量的根轨迹(求出: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的交点等);(8分)2、确定使系统满足 0之1的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7分)六、(共22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L0(。)如图5所示:图3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5、1、写出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o(s); (8分)2、写出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开环幅频特性及开环相频特性。(3分)3、求系统的相角裕度 To (7分)4、若系统的稳定裕度不够大,可以采用什么措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 (4分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15分)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 反向联系时,称为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 反向联系时,称为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6、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 用;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4、传递函数是指在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与 之比。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OH)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s2(Ts1)特性为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0c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 s的真分式;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7、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A、增加积分环节B、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 KC增加微分环节D、引入扰动补偿3、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A、准确度越高B、准确度越低C响应速度越快D、响应速度越慢50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0,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2s 1)(s 5)A、50 B 、25 C 、10D、5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含两个积分环节A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C位置误差系数为 0D、速度误差系数为 0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T能指标()。A、超调仃 B 、稳态误差ess C、调整时间tsD

8、 、峰值时间tp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A Kf B 、_1!C 、-2d 、K(1-s)s(s 1)s(s 55s(s s 1)s(2-s)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B 、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C、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 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D、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D 、快速性A、稳态精度B 、稳定裕度C 、抗干扰性能10、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A、闭环极点为s1,2 = -1 j2的系统B 、闭环特征方程为s2 +2s + 1 = 0的

9、系统C阶跃响应为c(t) =20(1+e,.4t)的系统D、脉冲响应为h(t) =8e0.4t的系统三、(8分)写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C (结构图化简,梅逊公式均可)R(s)四、设闭环传递函数 (s) =C = 2 2 1,试求:R(s)T2s2 2 Ts 11、t =0.2 ; T = 0.08s; Z=0.8; T = 0.08s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仃、调节时间ts及峰值时间tp。(7分)2、之=0.4; T = 0.04s和之=0.4; T = 0.16s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仃、调节时间ts和峰值时间tp。(7分)3、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参数 之、T对阶跃响应的影响。(6分)五

10、、(共15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 (S)= Kr(s + 1),试:s(s 3)1、绘制该系统以卞轨迹增益 Kr为变量的根轨迹(求出:分离点、与虚轴的交点等);(8 分)2、求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状态时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7分)K六、(共22分)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试:s(s 1)1、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0分)2、若给定输入r(t) = 2t +2时,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0.25 ,问开环增益 K应取何值。(7分)3、求系统满足上面要求的相角裕度了。(5分)试题三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20分)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

11、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2、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根轨迹法或 等方法判断线性 控制系统稳定性。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和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 ,横坐标为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是指, Z是指, R指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ts定义为。仃是8、PI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 。 P I D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 O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s(T1s 1)(T2s 1)性为。

12、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ess二呵s2R(s)1 G(s)H(s)C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 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R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口非线性系统。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一-一,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s(s 1)A S(S 1) =0Bs(s 1) 5=0C s(s 1) 1 =0 D、与是否

13、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4、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 H(S),当输入信 )A E(S) =R(S) G(S) B、E(S) = R(S) G(S) H(S)、E(S) = R(S)-G(S)H(S)C、E(S) = R(S) G(S) -H (S) D5、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 * *A K (2-s) DK八Kc K (1-s)A B 、 C 、 D 、s(s 1)s(s-1)(s 5)s(s 3s 1)s(2 - s)6、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A、低频段B 、开环增益C 、高频段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