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养竹记译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89365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居易-养竹记译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居易-养竹记译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居易-养竹记译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居易-养竹记译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居易-养竹记译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居易养竹记注释翻译及练习设计养竹记(白居易)竹倾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 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 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 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 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 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 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 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

2、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 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 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 今之用贤者云。(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注释】关相国:指关播,唐德宗时任宰相。菶(bQng)茸:草木茂密貌。【译文】竹子像贤人,为什么昵?竹根深固,根本深固用来培养德操,君子看到它的 根本,就会想到善于建树德操坚贞不拔的

3、人。竹性正直。身性正直用来安身立命, 君子看到它的本性,就会想到中正不偏倚的人。竹心虚空,内心虚空用来实践天 地正道.君子看到它的内心,就会想到适应需要虚心接受意见的人。竹节坚贞, 竿节坚贞用来树立志向,君子看到它的竿节,就会想到磨砺名节品行、通达困顿 都如一的人。像这样,所以君子大多种植它来充实庭院。唐贞元十九年春天,我凭借吏部拔萃科考取进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开 始在长安访求借住的地方,寻得常乐里从前关相国私宅的东亭住了下来。第二天, 行走到亭的东南角,在这里看到一丛竹子,枝叶凋敝,没有生气。向关家还活着 的老人询问,就说:“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 在此,从那

4、时起,做筐篓的来砍,做扫帚的来砍,砍剩的竹子,高的不到八尺, 数量不到百竿。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在竹丛中,长得茂密,有的不再是竹子的原 本样子了。”我痛惜这些竹子曾经由长者的手种植,却被俗人看得低贱,砍削弃 置到这等模样,但它的本性还在。于是铲除那些茂密的草木,搬运那些粪土。松好竹间的泥土,堆起竹下的培土,不到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 有了清阴,风来有了清声,竹子似乎有所依,也有所喜,好像有情.对它的际遇 有所感激。唉!竹子只是植物,对于人会怎么样呢?凭着它与贤者有相像的地方,如果 人们怜惜它,栽培它,(它都会如此,)更何况(对待)那些真正的贤者呢?这样那么, 竹子比草木,就像贤者比

5、众人了。唉!竹子不能自己区别(于其它草木),只有人 才能加以区别;贤者不能自己区别(于众人),只有选用贤能的人才能加以区别。 因此我写下养竹记书写在亭壁上,来留给日后居住在这里的人,也想让当 今选用人才的人听到罢了。【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竹心空,空以体道 体:实践B.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借C. 刑余之材,长无寻焉寻:寻找D. 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贻:留 答题指要:C。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6、 )A. 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B. 由是筐篚者斩焉C.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D.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答题指要:A。贝U:均为连词,表承接,就。B焉:上句,代词,它们;下句, 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不译。C其:均为代词。上句。指物,它、竹子;下句, 指人,他们。D.于:均为介词,上句,表比较,比;下句,表对象引进,可不 译。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B.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C.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

7、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D.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答题指要:D。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 况其真贤者乎!4、文章写竹如君子,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4分)答题指要:(1)本固、性直、心空、节贞。(1分)(2)托物寄意,希望当朝用人者能发现贤才的独特美质,进而选拔重用。(3分)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4分)答题指要:君子看到竹节,就会想到磨砺名节品行、通达困顿都一致的人。(节、 砥砺、夷险)(2)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3分)答题指要:第二天,行走到亭的东南角,在这里看到一丛竹子。(明日、履、隅、 于斯)(3)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3分)答题指要:(竹子)被俗人看得低贱,砍削弃置到这等模样,但它的本性还在。(见 贱、若是、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