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89341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1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平洋东部海岸曲折,西部海岸平直陡峭B印度洋南部因被较多半岛和岛屿穿插分隔,海岸线曲折C北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南大西洋海岸线平直D北冰洋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小,但深度不是最浅的【解析】从四大洋的海岸线特点来看,太平洋东部平直陡峭,西部较曲折;从大西洋来看,北大西洋曲折,南大西洋平直;印度洋北部曲折,南部平直。【答案】C2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是()A马六甲海峡与澳大利亚东北角的连线B塔斯马尼亚岛所在的经线C北段大致从马六甲海峡北端向南向东,南段大致从塔斯马尼亚岛南角向南,以147E经线为界D

2、无明确界线【解析】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分两段,北段大致从马六甲海峡北端向南向东,南段大致从塔斯马尼亚岛南角向南,以147E经线为界。【答案】C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连接、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解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区域为大西洋,区域为太平洋,区域南部为印度洋,区域为北冰洋。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白令海峡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答案】C4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A、 B、 C、D、【解析】北大西洋两

3、侧是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海运最为繁忙;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答案】A读下列四幅图,回答56题。5图中的水域是()A北海B南海C阿拉伯海D墨西哥湾6四幅图中不属于“海”的是()A B CD【解析】由海陆轮廓可判断出是墨西哥湾;是南海;是里海,其虽名叫“海”,其实是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一个内陆湖;是北海。【答案】5.D6.C7下列有关洋盆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B洋盆地壳活动相对活跃C地形较为陡峭D洋盆内部是一系列广阔平坦的平原【解析】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是大洋底的主体。洋盆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但其内部还分布着一些海底火山、

4、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答案】A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A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洋盆B洋盆、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C深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洋盆D大陆坡、深海沟、大陆架、洋盆9关于海底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大陆架与大陆坡的分界线B处地壳稳定,地形平坦C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水深在200米以内D处构造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解析】此题组考查海底地形的分布及其特点。从海底地形分布图上,根据不同地形所处的位置及深度、坡度等特点可判断出名称。是海沟,是海洋中最深处,但不是大陆架与大陆坡分界线;为大陆坡,地壳稳定,但坡度大;是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

5、,水深较浅,在200米以内。从图中看,海沟处是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而在海沟一侧,应在板块内部,构造运动不活跃,火山、地震少。【答案】8.C9.C读下图,回答1011题。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10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D板块的内部【解析】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世界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A1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

6、平均海拔数值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解析】图中明显表明,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而陆地平均高度约为1千米。【答案】C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则()A必有一个板块俯冲向下成为海洋B必有一个板块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C两个板块合拼成一个板块D碰撞处形成巨大的山脉【解析】板块学说认为,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撞可能会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答案】D能力提升13读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1)A是_洋,B是_海,属于_洋。C是_海,属于_洋。(2)C、D、E中与B类型相同的是_。(3)下列海域的纬度基本与地中海相同的是

7、()A波罗的海B加勒比海C黄海D东海(4)下列水域属于海湾的是()A东海B地中海C比斯开湾D波斯湾【解析】先根据图中海陆分布及轮廓,判断所示区域为亚洲西部、北非和欧洲的一部分。A在亚欧大陆北部,是北冰洋;从海的位置及轮廓可判断出B是波罗的海,C是地中海,均属于大西洋;波罗的海是内陆海,与D(黑海)类型相同,而E是里海,其实不是海,而是一个湖泊。地中海处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我国处在此纬度的是黄海,波罗的海纬度较高,在60N附近,加勒比海则处在赤道附近地区。东海属于边缘海;地中海介于大陆之间,并有海峡与相邻海洋相连通,属于陆间海;比斯开湾属于海湾;波斯湾介于大陆之间,并有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

8、相通,属于内陆海。【答案】(1)北冰波罗的大西地中大西(2)D(3)C(4)C14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问题。(1)板块名称:甲_,乙_。海底地形:A_,B_,C_。(2)乙板块俯冲到甲板块下部,是因为_。(3)A、B、C、D四地多发地震的是_,其中_处属于构造地震,另一种地震是_。(4)乙板块上的A、B、C三地中,岩石年龄最年轻的是_。(5)若D点为岛屿,所在岛屿的类型是_,判断理由_。形成原因可能是_。【解析】此题以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为材料,综合考查了地壳结构的特征、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等知识,以及知识迁移应用和图文转换能力等。观察示意图,可很容易地确定板块和地形名称。大洋板块主要

9、由含硅镁的物质构成,密度大,位置低,与大陆板块碰撞时向下俯冲。大洋中脊与海沟是地壳活跃地带,多发火山、地震,火山喷发时可引发火山地震。大洋中脊是新的地壳诞生处,该处岩石最年轻,离其距离越远,岩石越老。先要熟悉岛屿的分类: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其中大陆板块上的岛屿属于大陆岛。【答案】(1)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大洋中脊洋盆海沟(2)乙板块密度大,位置低(3)A、C、DA、C火山地震(4)A(5)大陆岛处于大陆板块上岛屿与大陆之间地壳下降;处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岛屿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迄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2008年4月10

10、日离开青岛,开展第20航次远洋科考任务。“大洋一号”从1995年开始首航至今,已先后完成了19航次科考任务。其中第19航次任务中,在水深2 800米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标志着我国已跃入世界上发现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少数先进国家行列。材料二下面是某学校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此收集并整理的两幅地图甲部分海域板块分布示意图乙部分海域海底地形图(1)图乙中和处的海底地形分别是_和_。(2)图甲中的A和B之间、图乙中的C和D之间距离逐渐缩短的是_。(3)图甲中的E处和图乙中的F处相比,地壳比较稳定的是_,为什么?【解析】该题以“大洋一号”的第20航次科考为背景、两幅地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的相关知识。第(1)题,根据它们的位置和形态可知,处为岛弧,处为海沟,它们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形成的。第(2)题,根据图例可知,图甲中的A和B之间是张裂边界,图乙中的C和D之间为海沟,是消亡边界。第(3)题,图甲中的E处为洋盆,远离板块交接处,地壳比较稳定。【答案】(1)岛弧海沟(2)C和D(3)EE处位于洋盆,远离板块交接处,地壳比较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