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892522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词作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热爱。二、重点难点: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 2.从词作赏析中,体会词人的情感。三、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四、教具使用;使用电子白板五、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1. 课前1分钟训练。2. 导语: 月,是李白笔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浓浓思乡之情;月,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下流”的清灵美;月,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

2、来用它表达情感,今天让我们走近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题目)3. 检查预习作业:各小组组长检查各组组员的预习提纲,教师进行巡视。(教师对一些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各小组学生进行抽查检测。)4. 出示学习目标:(电子白板展示)了解作者苏轼;背诵并默写能这首诗;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词作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生活态度。5. 合作探究:词的上下阙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了词人内心怎样的情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词中那几个字集中体现作者矛盾的思想情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 拓展延伸;在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咏月诗词,有的优美动人,有的沉郁深刻。说说你收集的咏月名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7. 学习成果展示: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后,找小组代表解决问题,得出答案。8. 学习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9. 师生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从苏轼这首词你学到了什么?10. 布置作业:背诵并会默写这首诗歌。六、 板书设计:水调歌头 苏轼上阕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借景抒情下阕对月怀人(抒写离合之情) 情景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