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发展历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88988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图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图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图发展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图发展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图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发展历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图,既是人类认识自然、对环境空间认知的结果,又是人 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事各种活动的有力工具。“人类在信息传播方面有三项重大发明,即语言、音乐 和地图,而其中最古老的是地图 ”。我们的祖先一直寻找描述和分析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工具, 从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管理、疆土区域的划分以 及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空间信息,长期以来最普通的工具就 是地图。在中国,地图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广泛应用,在 内容选取和表示方法上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对地图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在西方,距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地图是古巴比伦的陶片地 图,迄今已经有 4500 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手掌大小的陶片,

2、上面画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 拉底河发源于北方的山地,流过南方的沼泽地,中间是古老 的巴比伦城,是相当于我国山海经图一类的原始形态的 地图。真正能够称得上地图的, 应该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幅帛地 图和公元 2 世纪时古希腊地理和地图学家托勒密在 地理学 导言一书中所绘的地图,后者在时间上比马王堆出土的帛 地图和平山县出土的兆域图晚三至五百年。1973 年冬天,中国考古学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进行古墓 发掘, 其中在马王堆的三号汉墓中发掘出三幅绘在帛上的地 图, 这三幅地图各是一幅地形图、驻军图与城邑图。这三幅地图的出现, 给中国的地图史提供了最早的宝贵实物 资料。 由于三幅地图出于西汉文帝 12年

3、(公元 168 年)下 葬的马王堆三号墓中, 因此其制作年代距今已有 2100 多年,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制作的地图, 也是三幅当今世界 上无比珍贵的中国古地图西方现存古代实物地图 托勒密地图古代杰出的地图学者为地图制图理论和制图方法的创立做 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期地图科学的先驱一托勒密和裴秀16 世纪地图学两位巨匠 墨卡托和罗洪先 魏晋时期裴秀的著作 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序 ,标志着我国 古代地图学的辉煌成就,奠定了我国地图学的最初基石,裴 秀因此被后人称为中国地图学之父。裴秀担任过司空、地官,专管国家的户籍、土地、税 收和地图,后任宰相。他以当时的禹

4、贡为依据,进行了 核查,绘制了 18幅禹贡地域图 。近代地图学的发展是 14 世纪以后欧洲新兴资本主义时代的 产物。这个时期地图学发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地图的地理轮廓地理大发现为地图制图学家提供的资料和数据, 被迅 速吸收和反映在地图集和地球仪上。从我国郑和揭开 15 世 纪海上探险的序幕, 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等的地理大 发现,基本上奠定了世界地图的地理轮廓。1405-1431 年间,中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先后 7 次航行在南洋和印度洋上,揭开了 15 世纪海上探险的序幕 郑和航海图具有两方面的特征: 山水画地图的特征和航海图 的特征。 该图所包含的内容要素及其绘法亦

5、受到上述两方面 特征的影响。这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古海图,也是 15 世纪以 前最详的亚洲地图。15 世纪后期, 东方贸易被土耳其人所垄断, 从红海以外其它 航线走进印度洋,成为非常诱人的愿望。1538 年,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绘制的世界地图中特地用拉丁 文标出 “未知南方大陆 ”。墨卡托地图堪称地理大发现初期人 类认识世界的出色总结, 确切说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世界 以后不久的产物。16 世纪地图集的兴起和盛行,总结了16 世纪以前东方和西方地图学的历史性成就以荷兰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中 国罗洪先的广舆图为代表,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东方和 西方地图学的历史性成就。17 世纪后大规模三角测量与地形

6、图测 绘,奠定了近代地图 测绘的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航海、贸易、军事及工程建设 越来越需要精确、详细的更大比例尺地图。加之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新的、 高精度的测绘仪器相继发明,如平板仪及其它测量仪器,使 测绘精度大为提高,三角测量成为大地测量的基本方法,很 多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全国性三角测量, 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 奠定了基础。从 19 世纪开始,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与深化,普通地图已 不能满足需要, 于是产生了地质、 气候、 水文、 地貌、 土壤、 植被等各种专题地图。我国专题地图的编制主要表现在历史地图方面。杨守敬(公元1839佃15年)集前人之大成,经过15年的努力,编制了

7、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 70 幅,是我国历史沿革地图 史上旷世绝学的一部历史沿革地图集。 该图为后代研究郡县 变化、水道迁移等方面的科学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资料。当代地图学发展(一)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程1.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地形图测绘的新方法;地图编绘、地图更新的信息源; 编绘影像地图地图的基础; 成功地应用于地质、森林、土地等专题地图领域。 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程3. GPS 技术的发展(从军事到民用). 成为大地测量的基本技术(天文). 同 GPS 相结合,建立测图系统. 同电子地图结合(如线状地物更新、实时导航系统). 变形观测(工程上,如洪水对大坝的挤压变形值观测,可达到亚毫米)计算机制图

8、技术60年代开始,70年代实验,80年代生产,90年代取代手工作业;软件的发展一一现有200多种;能绘制地图,但还难以编绘地图,自动制图综合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印刷桌面出版系统 -制图出版系统技术成熟.电子地图集 .网络地图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制图专家系统(知识库,推理, 、用户界面,中间数据库, 知识获取器,解释器,地图表达是描述性的、模糊的,对于 地图复杂系统来说知识表达困难)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虚拟城市、虚拟旅游、虚拟设计)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技术发展萌发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加拿大的 R. F. Tomlinson利用计算机进行森林分类和统计成功, 后经过三年研究开发 了一个地理数据分析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