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88865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历史大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下列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政治权利平等 B盟约是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的根本纽带C周初政体易于导致分裂割据 D周初政治状态的基础是分散的小农经济2“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

2、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3刘石吉在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一文中指出:晚明农民运动掀起的前夕,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也见之于武汉、临清、福州、广州各地。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材料可用来研究()A晚明农民运动 B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C晚明经济结构的变动 D晚明商业市镇的崛起4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

3、,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矛盾心理的反映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5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通过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18901894年18951899年19101914年出口100142315进口100153417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B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 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

4、中国市场6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 “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7学者徐国琦指出,“中国领导人慎重地利用时势主动地参战”,其短期目标是获得协约国的财政支援,收复山东主权及德奥利益范围,长期目标则是使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中国政府得以参战并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创建,可谓近代史上一个“转折性里程碑”。这里的“中国政府”是()A南京国民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C中央人民政府 D广州革命政府8新中国颁

5、发的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三国文字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版本护照体现了我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20世纪70年代版本护照表明中美建交已经实现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D中外交流频繁,因私护照增多,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9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

6、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 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C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D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10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劳动分工的社会性别化。“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这反映了工业革命()A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 B加剧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C加剧了技术竞争的激烈程度 D加强了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11下表是根据有关数据编制而成的西方国家19681975年

7、经济发展情况表年份GDP年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率196819724.3%3.2%4.8%197319752.4%5.3%9.4%这表明()A凯恩斯经济理论已经过时 B经济危机使西方经济倒退C第三次科技革命走向尾声 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A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D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二、非选择题

8、(共5题含选考题,52分。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对比表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开始时间1405年1492年船队规模200多艘大型船只,两万多人3艘小型船只,87人航行路线亚洲东海岸太平洋印度洋非洲东海岸欧洲西海岸大西洋美洲主要活动使节互访;用丝绸瓷器交换香料、珠宝、珍玩宣布占有发现的土地;寻找黄金材料二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产业革命,成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国。1820年,英国

9、只有2 000万人口,而它的工业生产却占了世界工业总产量的50%。到1870年仍然占到32%,居世界第一位。到19世纪中叶,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英国的出口贸易额从1820年到1870年增加4倍以上。182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8%,1840年上升为21%,1870年上升为22%。英国不仅是各国工业消费品的供应者,也是各国工业生产资料的最大供应者,19世纪中叶,英国棉纺织品的80%输出国外。英国在大量出口工业品的同时,国内工业消费的大部分原料,特别是棉花、羊毛、生丝、木材以及谷物,要靠外国来供应。18411850年间,英国输入的棉花年平均达7.9亿磅,其中3/4

10、来自美国,其余分别来自印度、巴西、埃及和西印度等地。英国为了把工业品远销到世界各地,从各国输入廉价原料,并控制世界贸易,大力发展海运业。1870年,英国的商船从1840年的276.8万总吨增加到569.1万总吨,超过了荷兰、法国、美国、德国和俄国的商船吨位的总和。从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逐步降低了进口关税和出口限制,到50年代最后消除了保护关税的残余,成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世界工厂”的经济地位和自由贸易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使英国走上了大规模进行对外经济扩张和殖民侵略的道路。(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首航美洲的意义并评价郑和下西洋。(11分)(2)依据材料

11、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古代丝路市场和英国开拓的市场的区别。(14分)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了一套外国历史名人传,从中摘抄了涉及以下人物的部分内容:(1)英国国王乔治一世;(2)苏格拉底;(3)德皇威廉一世;(4)恩格斯;(5)加尔文;(6)列宁;(7)威廉莎士比亚;(8)美国总统华盛顿;(9)巴黎公社委员瓦尔兰。假如你参与此研究小组,请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请考生在第15、16、1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15分)【

1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著。因之工商凋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设当时不采有效措施,则国内现银存底,必有外流罄尽之虞,此为国人所昭见者”;“本部特于上年十月十五日施行征收银出口税兼课平衡税,藉以制止资源外溢,保存国家经济命脉,紧急危机得以挽救。顾成效虽已著于一时,而究非根本挽救办法”;“近

13、来国内通货益加紧缩,人心恐慌,市面更加萧条,长此以往,经济崩溃必有不堪设想者。政府为努力自救,复兴经济,必须保存国家命脉所系之通货准备金,以谋货币金融之永久安定。兹参照近今各国之先例,规定办法,即日施行”。摘编自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政府1935年推行法币制度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政府货币改革的作用。(7分)1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国对世界大国的向往有牢固的地理学及地缘政治学的根基。帕奇等地理学家以及瑙曼等政治学家强调,与奥匈帝国结盟对于德国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人们深信,只有通过发展海权,才能真

14、正夺取世界权力。因此,威廉二世重申了他的信条:德国的未来铺设“在水上”。 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材料二时任德国海军上将的穆勒认为:如果战争在奥地利塞尔维亚冲突中爆发,政府必须让人民了解德国的利益所在:“不应该让人民对一场欧洲大战的爆发一味地猜测应该(让他们)预先就习惯于这样一场战争的思维模式。”大战的起源(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对德国政治走向的具体作用。(6分)(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战争在奥地利塞尔维亚冲突中爆发”的可能性。(9分)1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

15、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邓小平南巡讲话摘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