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88667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2.积累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学习重点】 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学习难点】积累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学习方法】朗读、品味、讨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正字音称其气之小大( ) 恐遂汩没( )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 ) 出则方叔、召虎( ) 2.通假字(1)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2)辙生十有九年矣 3.重点实虚词(1)辙生好为文 (2)辙生十有九年矣(3)气可以养而致 (4)充乎

2、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5)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6)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7)虽无所不读 (8)虽多而何为(9)故决然舍去 (10)然文不可以学而能(11)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1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13)闻一言以自壮4.古今异义(1)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2)其居家所与游者(3)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4)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 (5)使得优游数年之间(6)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5.特殊句式(1)而辙也未之见焉 (2)闻一言以自壮(3)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4)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5)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 六、拓展与思

3、考:1.作者给韩太尉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离家游学的经历?答_2.作者“以为文者气之所行,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气”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气”。答: 。 【当堂检测】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掠予舟而西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羽衣翩跹A.和相同,和不同 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相同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曾明月之几何 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A. B. C.

4、D.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披(分开)蒙茸,踞虎豹 B.攀栖鹘之危(危险)巢C.翅如车轮,玄裳缟(白)衣 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5.翻译下面的句子。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