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859233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爱的教育”点亮一颗心 “教育中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用一颗真挚的爱心,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以真诚滋润着这一片稚嫩的土地;以爱心感染这一棵棵天真的幼苗;以热情浇灌这群活泼的生命体! 爱是教育的生命,教育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生动的、诗意的、美妙的。爱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在当下时代,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受着长辈和父母的宠爱,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从没意识到自己应该付出爱。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更应该注重渗透爱的教育,让爱点亮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作为一名

2、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多么深的影响呀。让我们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欣赏茁壮成长的生命是容易的,而关爱那些有“问题”的生命却要艰难得多,需要更多的勇气,更大的胸襟,更广博的爱心.心理学上认为: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愿意改,改得也快;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还记得那是刚参加工作,来到金堆这座山城。我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他叫小瑞,家里条件优越,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向同学炫耀,而且和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走得很近,开始吸烟,染上一些不良嗜

3、好。看不起班上的同学,自私自利,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同桌,不愿意同他交朋友。轮到该他做值日时,他一定是逃之夭夭,课堂上目无老师和同学,放学就到游戏室打游戏很晚才回家,对他人经常持敌视态度,对老师的教育对抗,长期不完成作业,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我经常看到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呆在窗口向外迷茫的望着。这个孩子在想些什么呢?怎样扬起孩子生活的风帆,激发他对学习的热情,善于与人和睦相处呢?我决定去了解他背后的故事,对他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的帮助他改变。 我带着疑惑,到了小瑞的家。通过家访才知道:他的家庭非常特殊,他的父母离异,并且各自组建新家.他一直跟着年迈的外婆、外公一起生活。老人比较溺爱外

4、孙,对他也缺少管束他的舅舅在矿上工作,家里生活优越。母亲在沈阳每个月会寄生活费给他,因此,他的零花钱很多,可以随意支配。他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充满了敌意。我不由得懊悔起来,作为一个班主任,竟没能对一个特殊孩子给予及时的心灵慰藉。 对于小瑞这样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一直抹不去。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没人要。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如果我们不改变教育观念,将摧残许多希望之花。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帮助他们努力转变。 小瑞是个聪明,敏感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因而变得更自卑。我是班主任又是她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

5、我常常提问他,只要答对了就能得到表扬。课后,给他单独辅导,利用休息时间和他谈心。他感受到了我的关爱,亲切地称我“姐姐”。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和学习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月考语文考了70分,我不但在班上表扬他,给他发奖品,还打电话把这好消息告诉他的外婆,外公。孩子放学一回家就能得到外公、外婆的关注和表扬。慢慢地,他的作业越来越认真,听课也越来越专心,其它科的作业也能完成一些了。我知道他的上进心和进取心被激活了,他已真正感受到大家对他的期待了。鼓励他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的点

6、滴进步,同时引导他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并乐意亲近他。并且及时与他的妈妈联系交流,让她多抽些时间和孩子聊聊,谈谈心。后来我又和孩子的舅舅联系,让他们多关心、多理解孩子,多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建立民主的、和谐的家庭氛围,一段时间后,小瑞奶奶兴奋告诉我,孩子每天上学时,要主动与外公、外婆说“再见”,放学回家,有时自觉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也非常高兴地说:“让我们共同努力,孩子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等生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博大的爱心加上科学的方法是走向学生心灵的全部真谛。特殊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

7、决的,不良行为反反复复也是正常的。在学习上我总是耐心细致地指导他,无论是一个字、还是一个句子、或者是一篇文章,不管是一次、两次、五次、认真讲解;在生活上也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一支笔、一块橡皮、一副三角板、一个文具盒、一套少儿读物或者是一件避寒的棉衣,总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我还以极大的耐心和极高的热情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他创设施展才华的舞台,并慷慨地赞美他,使他感受到关注和重视,燃起自信的火花。在以后的一个月里,他由一个逃背书、逃作业、逃值日、到处瞎混、天天都必须到游戏室报道的学生变成主动背书、主动完成作业、不但自己按要求完成值日还积极帮助他人、尊敬老师、每天放学按时回家不再到游戏室去了,语文期末全县统考100分的题,他得了94分;其他任课老师也都说有很大的改变。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露出欣慰的笑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通过积极引导,帮助他树立明确的目标,正视现实,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