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84821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3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2004-2020江西余干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 旅游产业背景分析一、余干县基本概况1、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及怀玉山脉与武夷山余脉尾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3481165424,北纬282136290324,属亚热带气候区。全县总面积为2,330.77平方千米。地处赣鄱水道这一南北交通要道一侧,历来为军事重地。秦置县时,余干疆域,东抵歙(今皖赣交界一带),西抵豫章(南昌等地),南抵瓯徼建宁(浙江、福建边区),北抵鄱甸(波阳县)。现余干东与万年接壤,西连新建、南昌

2、、进贤,南毗余江、东乡,北邻波阳、都昌,并滨鄱阳湖。县城玉亭镇西距省会南昌市70千米,东距上饶市200千米,东北离景德镇市110千米,南距鹰潭市69千米。(2)交通条件陆路方面,县境东南的206国道、320国道为连接对外交通主干线。206国道鹰潭乐平景德镇线,经过黄(金)埠、五雷,从而使余干县由黄埠经206国道、320国道、沪瑞高速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连通,形成以公路为主的区域旅游交通格局。此外,在建的昌万公路横穿余江,通过该公路县城玉亭镇距南昌市仅70千米,有利于省城及周边地区往返余干的经贸和旅游往来。水路主航道有信江横贯县境,全长146.5千米,平均宽度为330到390米,最宽

3、处(大溪渡)668米,有主要航道8条,275千米,均可通往南昌、九江、鹰潭、上饶、景德镇等地。县内交通,到2003年11月,全县实现乡乡通柏油、水泥路。全县公路总里程1,262.8千米。其中已通县道167.7千米,乡道268.5千米,村道394千米。全县共有行政村442个,已通公路村338个,其中已通油路行政村114个。目前县境内外交通主要以陆路为主,水路为辅。2、自然地理(1)地质地貌余干县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滨湖平原。最高处为南部李梅岭,海拔390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拔13米左右。地形最大比高376米,信江纵贯其中,沿岸

4、有小片的冲积滩地。中部为平原区,占全县面积的46%;东南部为低丘区,占全县面积的43%;西北部为湖区,占全县面积的21%。山脉分东西两大支,东大支系怀玉山脉,主要山峰有万春寨、高显峰、东山岭、康郎山;西大支系武夷山余脉,主要山岭有李梅岭、五彩山、山岩岭、望仙峰。(2)主要水系余干县境内河流众多,除常年性河流,还有鄱阳湖区季节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每年春夏水满时,与鄱阳湖合成一片;秋冬水退时,又现露为河流。常年河流有信江、木溪河、大山寨河、珠桥河、九龙河、润溪河等。其中信江为余干县第一大河。境内流域面积200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86%,过境146.5千米。据1995年测量,最大流量为13,60

5、0秒立方,相应最高水位28.76米。1971年测量,最小流量10.4秒立方,相应最低水位17.59米。季节性河流有康山河、赣江南支、黄陂河、抚河、饶河等。此外余干县湖塘星列,其中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县西北部。都昌县以南属余干县湖区,面积640平方千米,占全湖面积的五分之一。每年汛期,整个湖面一片汪洋,枯水季节,湖、港、草洲星罗棋布。县人把康山大堤沿圩外和鄱阳湖季节湖泊称为外湖,圩内平原大水域为内湖,丘陵地区小水域为池塘。全县有较大外湖138口,较大内湖124口,池塘3,883口。(3)气候和水文余干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

6、无霜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是1月,平均为5.2,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9.7。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56天,全县气温的区域性差异不明显。余干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586.4毫米,属赣东北少雨地区,年平均蒸发为1557.7毫米,年干燥度为0.67。余干有明显的伏旱和秋旱现象。余干县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8.2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中部为1,872小时,北部为2,047小时。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大风、冰雹、干旱、寒露风。(4)植物资源余干县植物种类繁多,有林木400余种,其中马尾松分布全县,且多连片。1983年普查,保存面积25.07万亩,立木储蓄量9,511万立方米。杉

7、木林面积13.97万亩,立木储蓄量4.44万立方米。还有竹林面积2,380亩,储蓄量127.6万根。此外,还有一些生长在林木中的植物,李梅岭岩茶分为红、绿两种,均天然生长在林木茂盛的山坳中。魔芋、天南星、绣花针、草珊瑚、何首乌等更是野生中药材宝库。(5)动物资源余干县野生动物十分丰富,有野猪、野兔、鹿、麝、狐狸、果子狸、麂、白鹤、白鹭等珍禽异兽栖息繁衍。此外,康郎山一带的鄱阳湖水域,芦苇丛生,成为天鹅、白鹤、黑鹅、大雁等越冬觅食之地,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鄱阳湖重要的珍贵鸟类保护区。(6)矿产资源余干县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有的矿种储量也较丰富。据初步勘察资料,能源矿产有煤,非金属矿产有瓷土、

8、焦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硅石)、石灰石、红砂石、砖瓦用粘土,金属矿产有钛砂、砂金、岩金、赤铁矿、褐铁矿、锰磁盘等。煤炭是余干县主要矿产资源。其中含煤地层乐平组,含煤系储量,据预测总储量可达8,311.8万吨。瓷土(瓷石)是余干县优势矿种,分布较广,是瓷都景德镇瓷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地有老虎口瓷石矿区,杨坊瓷石矿和黄家庄仙峰岭瓷土矿等。保有总储量达7,259.4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33.8万吨。(7)水资源余干县地表水分当地陆地径流与信江流入境水两部分。陆地径流主要由降雨产生,根据原上饶地区编等值线图,余干县年平均降雨1,600毫米左右,年径流量700毫米左右,其年内变化不

9、均,在境内地区分布也有差异,南多北少。全县划四个自然水利规划区,总面积约2,244平方千米。根据各分区量算统计,全县年平均降水总量35.97亿方,年平均陆面蒸发总量20.18亿方,年平均陆地径流总量(产水量)15.79亿方。信江流入境水,多年平均流量175.66亿方。余江最大的水资源地是鄱阳湖,在县内的面积达640平方千米。3、历史沿革与文物遗存余干历史悠久。据考古证实,原在新石器时代,县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属楚。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伐越,并吞吴国旧地,取江南15邑,余干在内。至此,本县已成城邑。当地河流古称“馀水”,居民利用馀水灌溉,结馀水两岸居住。自居民点的形成,

10、经聚落以至城邑的建立,均在馀水流域,即馀水之涯,故称其城邑为馀干(干,解作涯)。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本县以城邑之名为馀干县,隶属于九江郡。县名从西汉至西晋曾改称馀汗、治干。隶属关系,清以前,先后属豫章郡、饶州府、鄱阳郡、寻阳道。民国时期,先后属江西省第四行政区和第六行政区。解放后,先后属江西省鄱阳专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1966年2月1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简化汉字,县名为余干。1968年,专区改为地区,余干属上饶地区(今上饶市)。浓厚的历史积淀,给余干带来了丰富的文物遗存。迄今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古文化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古建筑和石刻等三十余处;出土文物近一千

11、四百件,尤以1958年在县城出土的西周铜 ,被郭沫若等专家鉴定为国宝,印证了余千作为古代置县最早的城邑之一。这些都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虽历经沧桑,却“有体有魄”,以生动、真实、丰富、直观的实物资料,充分显示着余干辉煌灿烂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发挥文物在旅游业中的特殊优势,会让中外游客感受到宝贵的旅游文化价值。4、社会经济余干县地处鄱湖之滨,山川秀丽,物产丰饶,素称“鱼米之乡”。解放后,各项建设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业进一步发展,工业稳定增长,在切实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下,经济结构有了改善,在国内生产总产值中,工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大,

12、农业所占比重逐年相对减少。林业、水产业潜力进一步被挖掘,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现在余干县已成为全省商品粮、鱼基地。截至2003年底,余干县总人口9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163,800万元,财政总收入14,725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3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16元/年,国有单位年平均工资7,548元/人。二、旅游业发展概况余干县有得天独厚的湖泊生态资源和一定的乡土历史文化及古代军事历史资源。以鄱阳湖为主体的水域风光湿地生态,以康山忠臣庙为主体的军事历史文化景观,以及数量众多的生物景观构成了余干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002年成立余干县旅游局,旅游业走上“政府管理

13、”的道路。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发挥“两大优势、做强三大经济”,其中假日经济和鄱阳湖经济都与旅游业有关。先后邀请江西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省社科院的领导、专家,前来指导、考察旅游工作,进行旅游资源的专项普查。虽然政府加大对旅游产业扶持,也专门成立了行业管理机构,旅游业发展迎来大好机遇,但余干县旅游业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旅游基础要素发展都很不完善。目前,余干县内还没有一家专门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没有经营性的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全县旅游资源尚处于未开发利用的自然状态,未能产生经济效益。全县现有宾馆9家、社会旅馆18家,拥有床位900张,接待的大多是公务、商

14、务和探亲访友等方面的客人,观光度假及纯旅游性质的游客极少。同时,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比较低,经营者的旅游行业意识模糊,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旅游行业结构不够协调、均衡,服务六要素不够配套。三、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分析1、资源优势余干旅游资源中,康山候鸟保护区和鄱阳湖的水域风光,构成了其资源的亮点。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前后在县内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和丰富的民间传说,成为了其资源的特色。此外,素有“文化甲江南”之美称的余干,历代杰出人才辈出。西汉长沙王吴芮,是江西人在我国正史上立传的第一人,被史家称为“江西历史第一人”;南宋丞相赵汝愚,明代理学家胡居

15、仁,清代才女钟令嘉,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等都是余干人。他们更加增进了余干的文化底蕴。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旅游资源,为余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条件。2、生态环境优势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余干县以农林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工业发展程度较低,一方面固然有其经济发展迟缓的不利因素,但另一方面又赋予其相对优良的生态环境。余干河流众多,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受工业和城市污染的程度较轻,总体环境质量高,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余干县持续、稳定发展旅游业最宝贵的资源。3、区位优势余干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

16、,鄱阳湖东南岸,上接千年瓷都景德镇,下连交通枢纽鹰潭,毗邻省城南昌,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规定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是;“以京九铁路为主轴,配套建设好九江-庐山-鄱阳湖-共青城-南昌-吉安-井冈山-赣州旅游线,加强景德镇、龙虎山、三清山和赣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逐步形成南北成线,东西成环的旅游网络。”余干县的旅游资源开发正是赣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将使江西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此外,环鄱阳湖经济的全面启动,南昌、景德镇、鹰潭三地市的拉动作用,必将使余干县成为21世纪江西经济发展中极具生命力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