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84375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蔡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程,发展农村新经济,增强农村新动能,助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商务厅、扶贫办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通知(豫财贸2018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 总体思路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农村产品上行、电商精准扶贫,采取“统一规划、系统设计、领域侧重、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跨越发展”的建设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强化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推动县域农村产

2、品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网络上行比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全面开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脱贫增收。二、 组织机制为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统一组织领导机制。经县政府研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新蔡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落实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统筹协调保障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有序开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以乡镇(街

3、道)为单位,成立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电子商务工作小组。通过“一级一级抓落实,层层包干负责制”,强化上下联动,为全面推进工作凝心聚力。三是建立专人负责制度。依托县商务局电商办,配备5名电子商务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拟定、实施我县电子商务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推动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应用和创新,实施电子商务行业管理,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和流通秩序,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促进农村产品上行、服务农村电商发展、助推电商精准扶贫的“三大行动”(农村产品上行促进行动、电商公共服务提质行动、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行动

4、)、“七大体系”(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品牌培育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网络营销服务体系、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两大工程”(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网销精准扶贫工程)基本完成,全县农村产品上行基础坚实,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支撑有力,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应用、创新及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迈上新台阶,形成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支撑体系健全、产业战略地位凸显的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1.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本地农产品标准化、产品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农产品分级、保障、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年均电

5、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率达30%以上,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35%以上。2.电商物流体系畅通便捷。建成1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4个乡镇(街道)物流服务站、200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具有服务农村产品上行功能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物流体系高效畅达。3.电商公共服务网络健全高效。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4个乡镇(街道)电子商务服务站及2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形成以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引领,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为支撑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4.电子商务培训成效显著。三年累计完成电子商务基础普及性和增值培训1万人次以上,带动农村就业和创业1500人以上,孵化电商、微商10家以上,实

6、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培尽培,全县电子商务人才数量和能力基本满足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农村产品上行促进行动1.建立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推动大米、芝麻、红薯、棉花等生产基地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促进猪、鹅、鸭、鸽等畜禽养殖大户、养殖企业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逐步扩大标准化种养殖覆盖面。在农牧局的指导下,推进“三品一标”等产品认证工作。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引领,根据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表,研究建立我县主要网销农产品产品质量、分等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开展农产品电商标准宣传培训,加强农产品电商标准服务,推动农产品电

7、商标准化试点示范,促进农产品电商标准的推广应用。2.建立“双品牌”培育体系。挖掘和包装我县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研发设计包括产品识别、地理标识识别、防伪识别、渠道识别、认证识别等统一识别的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标识,推进顿岗大米、棠村三粉、新蔡白芝麻等区域公用品牌成为网络畅销品牌。深度挖掘老鳖一特醋、蔡洪坊系列酒、陈店竹编、“牧王”牌挖花挂毯等传统特色产品加工技艺,开发满足网络营销需求的电商品牌,持续推进商标战略,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注册农产品商标,建设电子商务品牌,培育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网销品牌。3.建立农村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8、从食用农产品、食品着手,建立由数据库、终端平台等组成的高度开放、共享共用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基础数据库记录“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检测、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设置系统预警,并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途径发布信息。平台赋予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执法机构、生产经营主体及农产品消费者使用权限,逐步实现主体管理、产品流向、监管检测和公众评价投诉等相关信息可查询、农产品管理可追溯。争取2-3年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示范合作社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4.建设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依托我县蔡州古城、水韵天街古镇、新通电商物流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客流、商

9、流中心,建设具备网超条件的O2O展示展销中心。加快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深度合作,积极打造线上“新蔡特色馆”,完善充实云书网“新蔡特色馆”等现有线上特色馆的产品品类和品种,借助知名平台流量优势,扩大本地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以“展示精品、打造品牌”为宗旨,将我县特色农村产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展示发布、宣传推介和精准营销。5.健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依托宋岗、余店、韩集、砖店、陈店等蔬菜、中药材、禽蛋、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连片生产基地,完善基于特色产品需求的分级、包装、预冷、初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配备品控检测的专业仪器和设备、农产品质量

10、安全追溯系统等必要的软硬件设备,提供农产品检测、电商化包装、农产品初加工、仓储中转等服务,推动我县重要农产品产地和销地跨区域衔接,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 6.完善农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一是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引导新通物流、河南京润等流通主体加快布局完善快件分拨中心、低温配送中心及分拣仓储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有效集聚物流企业、物流设施,强化提升区域中转、集散分拨、辐射周边的物流功能,融合转型打造集电子商务物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于一体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载体,开发建设集供需对接、车辆定位、货物跟踪、智能调度、交易支付、行业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

11、台,实现物流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共进。 二是健全乡村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发挥新通物流、邮政等乡镇物流快递主通道的作用,在全县24个乡镇(街道)及200个重点行政村,建设店头标识统一、店面装饰统一、物流设施齐备的乡村物流服务站点,提供农产品及快递包裹中转仓储、物流配送、代收代发等便民服务。三是建立农村物流资源整合机制。成立新蔡县物流行业协会,推动县域物流资源优化与整合。应用“电商产业园+物流园”的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物流快递产业链及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协同整合优化。普及推广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做强第三方物流,推动农村物流快递要素的有效凝合。统筹规划县域城乡物流通道,划分物流协同片区,

12、分区域设置物流专线,确保县级物流配送中心至村2天内完成配送。7.深化网销精准扶贫。依托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协会,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引导电商企业与贫困地区主导产品、主导产业对接,建立直采直供等网络销售方式,组织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建立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稳定的产销关系,通过“电商+贫困户”、“电商+农业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实现网络营销。利用“国家扶贫日”及“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特色节日,策划特色网络消费活动,推广营销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及文化节庆活动。开展贫困村网店示范创建,形成“一店带一村”、“一店带多户”的网店扶贫模

13、式。(二)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提质行动1.打造线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下设品牌培育中心、质量追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数据管控中心等分中心,配置独立的服务前台、线上体验区和电商企业孵化区、交流区,为网商、创业群体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创意、品牌建设、网络推广、金融信用和其他衍生增值服务等。2.开发线上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县内外电子商务行业管理、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宣传营销、仓储配送等电商服务资源,开辟行业资讯、政策法规、电商培训、产品展示、电商服务及扶贫专区等功能模块,提供

14、工商注册、远程培训、宣传展示、信息咨询、网络交易等服务,打造线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智慧升级版,构筑县域电商综合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3.建设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充分利用邮政便民服务站、“万村千乡”农家店、云书网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等场站资源,建设标识统一、平台开放、功能集约、服务规范的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站点优先覆盖有条件的贫困乡村,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代收代发、生活缴费、小额信贷等基础服务,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引导宣传、创业指导、农资供应、技术服务等跟踪。以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为基石,全县形成广泛覆盖、高效便捷的基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和电商精准扶

15、贫服务体系。 (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行动1.建设电子商务培育基地。一是建设电子商务公共培训基地。整合利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新豫商学院新蔡分院等资源,建设面向全县的电子商务公共培训基地,配置200平方米以上的培训教室、100平方米以上的实操教室,重点开展公益性、公共性的各类电子商务培训活动,打造成面向全县的电子商务公共培训基地。二是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新蔡县职业高中、新蔡县中等技能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场地,引进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以政校企合作的方式,打造系统性、专业性的电子商务培养基地。2.建立电子商务培训团队。一是组建培训工作团队。依托县电商办、县电子商务

16、公共服务中心,组建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团队,负责主持全县电子商务培训日常工作。包括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落实培训方案、制定考评办法、开展绩效考核、做好跟踪服务等。二是组建电商讲师团队。从郑州、武汉等地的高等院校、知名电商企业、电商行业协会中,邀请具有电商培训资质的电商专家;从我县电商龙头企业和基层电商创业典范中,组建一支既具备理论高度又富含实战经验的电商师资团队。3.实施农村电商培训计划。一是引进专业培训机构。公开选择培训实施单位,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形式,聘请电子商务行业知名院校、企业或专业机构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支持培训机构入驻新蔡,鼓励政校企联合培训,全方位支持电子商务专业培训。二是丰富电商培训形式。面向各级领导、基层干部、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贫困人口、残疾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信息员等群体,采取高峰论坛、专家讲座、会议、游学、公开课等不同形式,开展电商理念培训、素质提升培训、应用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