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82900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解析A项中石油裂解得到各种烃,得不到氯乙烯;B项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项中CH4中不存在碳碳单键。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

2、成4个CC单键解析植物油为油脂属酯类,A项不正确;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B项正确;乙烯不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项不正确;当形成环状化合物时,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最多可形成5个CC单键。答案B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CH4与Cl2在充分光照时可生成CCl4,CCl4不溶于水,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项正确;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组成的复杂的

3、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B项正确;乙醇与Na2CO3溶液互溶,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乙酸乙酯与Na2CO3溶液互不相溶,分层,C项正确;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苯可以被O2氧化,如苯的燃烧,D项错误。答案D4下列物质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水乙醇碳酸醋酸ABC D解析水、乙醇、碳酸、醋酸分子中都含羟基,羟基上的氢原子都可发生电离,电离程度由弱到强的顺序为乙醇水碳酸醋酸。答案C5下列各组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解析A、C项分子式、结构都分别相同,属同种物质;B项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

4、分异构体。答案D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C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解析1 mol乙醇燃烧需O2 3 mol,1 mol乙酸燃烧需O2 2 mol,故B项不正确。答案B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由此推测它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发生水解反应B能被新制Cu(OH)2氧化C能使溴水褪色D能加聚得高分子化合物解析该有机物含C=C键,可加聚,也可使溴水褪色;有机物含酯基可水解(属取代反应);有机物不含醛基(CHO),不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答案B

5、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解析A项中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2=CH2,双键不能省略,A项错;B项中苯生成硝基苯、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均为取代反应,B项对;C项中有的油脂中有不饱和的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项错;D项中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为碳原子数小于4的烃,不是甲烷,D项错。答案B9今有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B1C1x D无法计算解析乙酸和乙酸乙酯的分子式分别为C2H4O2,C4H8O

6、2,C、H质量比为6:1,C%x,则H%,所以O%1(x)1x。答案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纯净物B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C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D人造丝、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都是(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使它们都是混合物,A项不正确;含有不饱和烃的油脂能与溴加成而使溴水褪色,B项不正确;人造丝是纤维素,蚕丝是蛋白质,D项不正确。答案C11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相似B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二者最简式相同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燃烧耗氧气量不同解析要正确区分单体与高聚物,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

7、聚乙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二者的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乙烯可使溴水褪色,聚乙烯不能,A项错;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二者的最简式都可写成CH2,所以C项正确;二者的最简式相同都为CH2,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答案C12在丙烯氯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A BC 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丙烯、甲苯分子中都含有甲基(CH3),甲基(CH3)中的C、H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而氯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结构与乙烯分子相似,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苯分子的结构为平面形,所有原子均共面,因此B项正确。答案B13如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

8、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7NO2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解析由球棍模型可得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式为C3H7NO2;分子中NH2与COOH之间能脱水缩合成为高分子化合物;有COOH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有NH2和COOH,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答案C14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学平衡体系中加入含重氢的水,再加入浓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除水外,体系中含有重氢的化合物是()A只有乙醇 B只有乙酸C只有乙酸

9、乙酯 D乙醇、乙酸解析酯化反应是个可逆过程,加入含重氢的水后,根据题意,它的逆反应是(重氢用D表示):答案D15下列有关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不正确的是()A苯与浓硝酸反应:制备TNT炸药B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尿糖检测C醋酸能与CaCO3、Mg(OH)2等反应: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D乙烯和水反应生成乙醇:制取工业酒精解析甲苯与浓HNO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TNT),TNT是一种烈性炸药,A项不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2分)作为国家正在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终点站,上海将逐步改变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这对解决城市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10、目前,上海大部分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浦东新区居民开始使用东海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2COO22CO22H2O22H2OCH42O2CO22H2O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_,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_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做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_。管道煤气中含有烃类,除甲烷之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下表。乙烷丙烷丁烷烷点/183.3189.7138.4沸点/ 88.642

11、.10.5试根据表中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严寒季节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_。解析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可看出,若都燃烧2体积气体燃料,管道煤气消耗1体积O2,而CH4要消耗4体积O2,显然天然气消耗空气的体积较大。对灶具的相应改进措施应是增大进风口或减小进气口,否则易造成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不但浪费燃料而且易产生CO等有毒气体。从表中沸点数据可看出,冬季丁烷易液化造成气流不畅。答案天然气增大天然气因不能充分燃烧而生成有毒气体如CO丁烷遇冷凝结为液体,使管道内气流不畅17(18分)有机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根据所学有机物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限

12、塑令”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措施。有机物A是合成食品包装塑料袋的原料,它的产量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在一定条件下,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塑料袋材料的化学方程式为_。A可跟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将一根光洁的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然后伸入盛有B的试管中,铜丝变化的现象为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有机物C的化学式为C2H4O2,它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的主要成分,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与B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反应类型为_。(3)北京“祥云”火炬用的燃料是丙烷,某有机物E跟丙烷同类,其化学式是C4H1

13、0,写出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解析由“A的产量为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确定A为乙烯。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乙醇,C的化学式为C2H4O2,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为乙酸。E与丙烷同类,化学式为C4H10,E为丁烷,其同分异构体为正丁烷和异丁烷。答案(1)nCH2=CH2CH2CH2紫红色的铜丝先变黑后又变为紫红色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3)CH3CH2CH2CH3 18(15分)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_。_。(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解析因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