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82781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初步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能初步运用“对立统一”观点了解有关概念的辩证关系)。3、初步学会用箭头符号正确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知识讲解】本节重点是用化学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节难点是用箭头符号表示和分析p 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1、仅从物质类型分为无机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学反应。2、既从物质类别又从物质反应前后种数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

2、解反应。3、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4、按反应中微粒形态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反应)。5、按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如热量的变化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初中化学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初步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有许多反应尽管没有氧参与,如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NaCl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碳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表面上似乎只有碳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那么什么物质失去了氧呢?谁被还原了呢?“失氧”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再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的反应:+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

3、应前后保持-2价没有变化,实质上起氧化作用的是+2价铜元素,并不是-2价的氧元素。因此得氧,失氧观点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确切的一种说法。其实在化学反应前后,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升必有降,这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和特征。由于元素化合价数值与正负跟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或形成共用电子对数目及其偏移状况有关,所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成对”概念及其辩证关系以下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成对”概念既相互对立又紧密相联缺一不可,都统一于同一反应之中才具有意义。(1)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相应元素化合

4、价升高)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或称“被氧化”);物质得到电子(相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或称“被还原”)。如: ;在一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则必然有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二者尽管表现不同,但必走同时存在于某一具体反应中。 (2)氧化剂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是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必须强调的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是指反应物,二者必定同时存在,两者既在不同种反应物中,也可以在同一物质中,甚至可以存在于某一单质中。两者既是对立的(争夺电子)

5、又是统一的(共依共存)。 (3)氧化性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夺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或称氧化能力);还原剂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或还原能力)。所谓氧化剂的强弱,就是指它的氧化性强弱;所谓还原剂的强弱,就是指它的还原性的强弱。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这一对概念只针对生成物而言。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后的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生成物称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相对同一反应的氧化剂具有较弱的氧化性;还原产物相对同一反应的还原剂具有较弱的还原性。上述四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如下: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氧化性强)(还原性强)

6、 (还原性较弱)(氧化性较弱)得电子,化合升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也可概括为六个字“失高氧,得低还。”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有:(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_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酸化KMnO4。 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1、Fe等。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等。一般情形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共存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弱氧化剂与弱还原剂则较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

7、法:(1)用双线箭头符号表示(方程式两边同一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形 失22e 得e得3e (2)用单线箭头符号表示(仅在方程式左侧反应物上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形)e 2KMnO4K2MnO4+MnO2+O2第三节硫酸教材分析p :本节教材包括硫酸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硫酸是在初中学过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讨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硫酸的用途。浓硫酸的特性主要介绍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教学中特别强调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通过实验对浓硫酸的还原产物进行有效检验。在介绍硫酸的用途时,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认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已有的离子反应、稀硫酸检验及氯

8、离子检验知识为基础,学会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原理及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 2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3使学生掌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氧化性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述法、比较发现法、例举法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课型:新课 课时:2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新课的准备:复习稀硫酸的性质,指出具有硫酸的一切通性。引出课题。 新课进行: 第三节硫酸一、硫酸比较:纯硫酸、浓硫酸、稀硫酸 发现:纯硫酸中只有硫酸分子,浓硫酸中为水合硫酸分子,稀硫酸中有氢离子及硫酸根离子。(重点学习浓硫酸)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

9、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硫酸的吸水性三种形式: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吸收气体中水蒸气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实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红色说明吸水性。 硫酸的脱水性炭化(变黑)【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实验6-4】蔗糖(加几滴水)中加入浓硫酸。 结论:这几种有机物均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强调:C12H22O12C11H2O;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根本区别;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10、,沾上皮肤如何处理? 硫酸的强氧化性说明:稀硫酸与铜、木炭均不反应,与浓硫酸反应不反应呢?【实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分析p 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Cu2H2SO4=CuSO4SO22H2O 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CO22SO22H2O 强调: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Fe、Pt、Au,说明不同)。3、浓硫酸的用途,指导学生读135页图示,说明硫酸的用途。 新课的延伸:1、足量的铜与50m(转载自第一WTTL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停止后,被还原的硫酸为2、设计一个实

11、验,检验碳与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的方法。 教学小结:浓硫酸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作业 :P137二、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新课的准备:1、回答:浓硫酸的特性: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比较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2、浓硫酸与铜反应时,起氧化剂与酸作用的硫酸物质的量比为多少?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3、浓硫酸与碳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4、提问:检验Cl方法。 新课进行: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设问:硫酸与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可以发生反应,能否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硫酸根离子呢?【实验6-6】要求学生注意比较实验现象

12、?稀硫酸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三支试管Na2SO4 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Na2CO3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按课本要求,填写表6-2 加入BaCl2溶液 加入盐酸或稀硝酸 稀硫酸 现象 化学方程式 Na2SO4 现象化学方程式 Na2CO3 现象 化学方程式强调: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检验SO42的方法,可溶性钡盐稀盐酸或稀硫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CO2H2O 说明:实验室通常用先酸化再加入可溶性钡盐的方法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13、讨论题: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与Na2CO3溶液? 介绍选学内容:硫酸钙CaSO42H2O 2CaSO4H2O,石膏绷带、调节水泥凝固时间; 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被_射线穿透,“钡餐”、白色颜料。 新课的延伸: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有以下多种选择,哪些是可行的? 稀硝酸硝酸钡溶液稀盐酸硝酸钡溶液 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硝酸钡溶液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硝酸钡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教学小结: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 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化学原理。 作业 :P137 一、课堂巩固三、四作业课后小结:人教版高中化学分为必修两本,选修6本 高一基本就

14、是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前两章 目录如下: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重点是蒸馏和萃取操作)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的基本计量方式,很多人就是这里不适应的,多做题,是高中化学的第一道槛) 归纳与整理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胶体,内容比较独立,可以上课的时候再听,影响不大)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高考必考一个选择,重点)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绝对重点,重点中的重点!记住后面学习第三章第四章具体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时候都基本都需要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考) 归纳与整理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主要是四种

15、金属:钠、镁、铝、铁)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如果你是暑假自学的话我建议到第三章就差不多了,贪多嚼不烂,这一章非金属涉及到的性质更多,计算也多,结合前面的也多,前面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贸然接触容易产生挫败感)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归纳与整理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