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819568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矿山安全预评价设计报告书文书(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前 言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位于某市榆中县来紫堡乡西坪村烧炭沟西段,拟建年生产规模为5万m/a,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矿石。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某国安全生产法、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根据某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甘安监综合20031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某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甘安监管一200475号)等法律、法规关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中的安全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安全技术标准、规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的规定,榆中

2、某石料厂委托我公司对其拟建的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我公司接受榆中某石料厂委托后,即成立评价项目组,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国家及安全评价的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评价过程自始自终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力争为项目决策和设计提出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评价结论和建议,以期与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共同为控制和减少今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危害因素,防止伤亡事故、职业病,创建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而努力。评价项目组在在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

3、研究、调查,并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结合有关法规、标准,编制了本安全预评价报告。 / 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 评价目的11.2 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依据11.3 评价对象及X围31.4评价原则41.5 评价程序4第二章 矿山建设项目概况6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62.2 矿产资源概况82.3 矿床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92.4 项目建设方案10第三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83.1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和过程183.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83.3 重大危险源辨识26第四章 预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274.1 确定预评价单元274.2 预评价方法的选择284.3 评价

4、方法简介28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335.1 矿区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335.2 露天采剥单元评价355.3 采装运输单元评价465.4 爆破器材的储存单元485.5排土场单元评价495.6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52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586.1 防止采场边坡滑落的安全对策措施586.2 预防高处坠落的对策措施596.3 预防机械伤害的对策措施596.4 预防物体打击的对策措施606.5 预防炸药爆炸及爆破伤害的对策措施616.6 预防车辆伤害的对策措施616.7 预防排土场发生滑坡的对策措施626.8 粉尘危害防治对策措施636.9 防止噪声的安全对策措施636.10 安全工程设计方面

5、的对策措施636.11 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65第七章 安全预评价结论677.1 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677.2 建设项目应重点防X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677.3 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677.4 评价结论68附 件69第一章 概 述1.1 评价目的本次评价是对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采矿工程项目的安全预评价,目的是通过分析预测该项目建成后,在开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定性或定量评价危险、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可接受程度,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以便项目在设计或建设阶段充分考虑并落实

6、本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到安全设施的“三同时”,以提高该项目建成后的本质安全水平,降低该项目的投资风险和项目建成后的安全运行风险。1)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备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规定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2)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定性或定量分析本项目在建成投产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评价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可接受程度。3)提出清除、预防或减弱危险、危害的对策措施,提高项目的本质安全水平。4)为本项目建成后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5)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1.2 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依据1

7、.2.1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某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某国矿山安全法 (国家主席令第65号) 中华人民某国劳动法 (国家主席令第28号) 中华人民某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某国矿产资源法 (国家主席令第74号)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国家安监局令18号) 中华人民某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某国劳动部令第4号)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第375号令)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30号令) 某省安全生产条例 (某省人大2

8、006年第37号公告) 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某省政府第61号令) 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某省安监局 甘安监管200475号) 关于在中小型露天采石厂推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785号)2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一200944号)1.2.2 技术标准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2006) 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2006) 矿山电力设

9、计规X(GB50070-2009)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200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矿山安全标志 (GB14161-2008)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X (GBJ87-85)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X(GB50187-1993)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200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9002-200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

10、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8196-2003) 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GB/T5817-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8002-2007)1.2.3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安全预评价委托书榆中某石料厂营业执照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采矿许可证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开发利用方案1.3 评价对象及X围本次预评价的对象是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评价X围为露天开采系统系统及其辅助设施。1.4评价原则本次预评价工作将以国家及地方颁布

11、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程序,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根据本项目的开发利用方案,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和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可靠性。具体原则如下:1)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2)遵循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所规定的评价程序及与其合理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价;3)评价人员遵循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1.5 评价程序本次评价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是接受委托,成立评价小组,进行项目调研,收集有关资料;第二阶段为对项目实施评价阶段,通过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2、选择适合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划分安全预评价单元,实施评价。经过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安全预评价结论;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一、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及建议,完成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预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选择评价方法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图1-1 安全预评价程序框图第二章 矿山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1.1 项目名称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号矿。2.1.2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榆中某石料厂来紫堡乡西坪村建筑用石料矿

13、号矿位于祁连某段中低山地带,南距榆中县城约25km,行政隶属榆中县来紫堡乡西坪村管辖。采矿区位于来紫堡乡西坪村烧炭沟西段,国道312线以及省道101线等主干交通线路从勘查区南部通过,西坪村与省道309线相连,有简易公路通往矿区,区内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地理坐标东经:10403071040309;北纬:360525360527。矿区境界由四个拐点坐标控制,平面上呈东西向布置,东西长约152m,南北宽约 106m,面积0.0163km2,呈不规则的四边形,拐点坐标分别为:拐点号XY13994923.618413618.223994959.318413795.933994860.818413793.7

14、43994817.018413673.92.1.3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地处祁连山造山带东端,地貌成因与构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受新构造运动以来的中祁连地块上升和流水切割作用的影响,区内地貌形态呈中低山地貌。整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程15001792m,相对高差80150m。区内冲沟较为发育,沟谷多呈“V”字形,沟坡坡度4060,局部近直立。矿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北部温带半干旱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夏热而无酷暑,冬冷却无严寒,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裕等气候特征。据榆中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低气温-241,极端最高气温39.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4.51mm,

1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70.8mm,最大冻土深度126cm,相对湿度63。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3.5%,且多以大雨、暴雨形式出现。最大日降水量98.1mm,小时最大降水量为35.3mm,1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16.4mm。榆中县属黄土丘陵区,沟谷较为发育,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黄河在境内流长12km,沿途有柳沟河、宛川河、桑园河、烧炭沟、麇鹿沟、红沟、大狼沟、苦水沟等l4条水流注入,这些河沟多为间歇性河流,仅雨洪季节有水流通过。矿区所在地烧炭沟位于黄河右岸,为季节性洪水冲沟,仅雨洪期有洪水通过。有地表径流,估算径流量为0.0048 m3/s,属基岩裂隙水。据榆中县2008年统计资料,榆中县2008年实现国内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